首页 历史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第393章 谢牧伯教诲

  了解完乐安国的情况后,张新没有直接南下去距离较近临淄,而是继续向东,沿着莱州湾经由北海国境内的都昌、下密二县,前往东莱郡的郡治黄县。

  说起来,他来青州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来到东莱郡的境内。

  巡过东莱,张新重新折返到北海国境内。

  北海国有两个地方要去。

  一是郡治剧县,二是郑玄所在的高密县。

  郑玄天下大儒,声名隆重。

  这次张新宰了那么多人,其中不乏与郑玄相识之人。

  先前郑玄还给他写过信,为那些人求情。

  虽说张新以‘民意难违’为由,拒绝了他的求情,但像郑玄这种人,在官府中没有实权,在民间的威望却是很高。

  若因此事引得他对自己不满,到处批判,那就难搞了。

  杀了吧,对名声有损,而且还是大损。

  不杀,那就是放任他动摇自己在青州的统治基础。

  因此张新便趁着此次巡州之机,过来当面确认一下郑玄现在的态度。

  顺便还能看看诸葛亮。

  抵达高密后,张新没有急着去见郑玄,而是先到县衙沐浴更衣,换了一身士子服,并让人去街上买了一些礼物过来。

  做完这些,他带着典韦等几个穿着便装的亲卫,来到郑玄家中。

  在距离郑玄家还有百步的地方,张新下马步行,以示尊重。

  此时已是二月,学生们都过完年回来了。

  隔着老远,他就听到了郑玄院内传来的读书之声。

  “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来......”

  “哦?郑老头这是在教《尚书》?”

  张新悄悄润了进去,找了个角落站着,看了高台上的郑玄一眼,便将目光转移到了别处。

  很快他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诸葛亮坐在靠中的位置,专心致志的跟着师兄们诵读。

  “亮亮今年才十二岁吧?尚书这么难的东西,他能听懂么?”

  郑玄面对大门,在张新进来的时候就发现他了。

  见到张新,郑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不过他并没有暂停教学,而是等学生们读完课文后,开始讲解。

  张新也没有出言打扰,权当是复习功课了。

  “嗯,不愧是经学大家......”

  张新赞许的点点头,“讲得比我家老头还是要好那么一些的。”

  郑玄与蔡邕虽然都是当世大儒,但二人侧重的方向却有所不同。

  蔡邕玩的比较花。

  除了传统的经学以外,他还喜欢吟诗作赋,书法音乐,天文数学。

  而郑玄这辈子就只做一件事。

  那就是研习儒家经典。

  一个是文娱两开花,一个在经学方面深耕五十年。

  单论经学,郑玄的水平确实要在蔡邕之上。

  “今日就到这里吧。”

  过了足足一个时辰,郑玄结束了今天的教学。

  “多谢老师。”

  学生们起身行礼。

  “阿亮,你留一下。”

  郑玄叫住诸葛亮。

  “诺。”

  诸葛亮留在原地。

  学生们有序离开,不少人看到张新,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之色。

  待人都走的差不多了,郑玄起身,带着诸葛亮朝张新走来。

  (今儿老家事多,太累了,困困,先睡,明儿补在这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884.icu。笔趣阁手机版:https://m.d884.icu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