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

第470章 无耻文人

  第四百七十章无耻文人

  三天后。

  紫禁城,长乐宫。

  武帝从温柔乡中醒来,只觉得神清气爽。

  好久没有这么舒坦过了!

  武帝跟林皇后告别,精神抖擞来到御书房。

  “魏伴伴!”

  “大皇子把一千万两银子,送来了吗?”

  武帝在椅子上坐下,第一件事就是问银子。

  魏勋连忙双手呈上一方锦盒:“禀告万岁爷。一大早,大皇子就把银子送来了,请您过目。”

  武帝迫不及待,立刻打开锦盒,看到里面白花花的银票,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一百万...”

  “两百万...”

  “...”

  “九百万,一千万!”

  “足足一千万两!”

  武帝像是一个守财奴,把银票点了一遍又一遍,确定是一千万两银子,忍不住仰天大笑:“朕有银子了!哈哈哈!”

  “大皇子,这一次立了大功!”

  一直以来,武帝对大皇子李天启,都有着极深的成见。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总觉得李天启会造反。

  这一次,李天启却给朝廷送来了一千万两银子。

  这说明,李天启真的变了!

  毕竟,没有银子,怎么造反?

  魏勋低声道:“万岁爷,这一千万两银子如何处置?是入内帑,还是入国库?”

  武帝一怔。

  他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把这些银子入国库,暂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但是,武帝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

  大夏朝廷,贪官污吏横行,到处都是硕鼠。

  否则,国库里的银子也不会亏空成这样,一直都入不敷出。

  如果把这一千万两银子,直接入国库,不是白白便宜那些贪官污吏?

  武帝思索片刻,终于打定主意:“入朕的内帑!”

  魏勋愕然道:“万岁爷,入内帑的话,恐怕大臣们不同意...”

  武帝冷哼一声:“不同意,那就给朕憋着!这些银子,是大皇子孝敬给朕的,这是朕的银子,凭什么入国库,白白送到硕鼠嘴里?”

  魏勋连连点头:“万岁爷,您所言极是!”

  武帝更衣沐浴之后,用过早膳,正打算上朝。

  魏勋迈着小碎步过来,神色有些慌乱:“万岁爷,不好了!儒生们又在皇宫外闹腾起来,足有上千人,说要见您...”

  武帝眉头紧皱:“上千人?这些读书人,怎么不知死活,又来闹事!”

  沈轻舟是大夏闻名的大儒,桃李满天下,在儒门地位崇高,被誉为半圣。

  自从沈轻舟入狱之后,就经常有大儒带着儒生们,在皇宫外静坐闹事,逼迫武帝饶恕了他的罪过。

  不过,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这些儒生们虽然嘴上喊的厉害,实际却雷声大,雨点小。

  根本不用管他们,到了晚上,他们就该回家回家,该吃饭吃饭,跟上班差不多。

  武帝也就懒得管他们。

  没想到,他们闹得越来越厉害了。

  居然来了上千人!

  显然闹大了!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武帝纳闷道:“以往充其量不就几十个吗?”

  魏勋支支吾吾道:“这一次,宋青鸾亲自来了!他门生众多。”

  武帝一怔,愤怒道:“宋青鸾,书院的院长吗?他在翰林院任职,就不怕朕免了他的职位?”

  宋青鸾这样的大儒,往往在翰林院中挂名,吃着朝廷的俸禄,经常去国子监经筵。

  他虽然是清贵,但是在朝堂中的名望极高。

  宋青鸾不爱惜羽毛,亲自带着儒生来闹事。

  难怪武帝生气。

  “朕知道,宋青鸾和沈轻舟同为大儒,是故交好友。”

  “可是,朕绝不能徇私情,放了沈轻舟!”

  武帝的态度很坚决。

  其他事可以谈。

  要朕放了沈轻舟,做梦去吧!

  魏勋忙道:“万岁爷,您误会了!这一次,宋青鸾带着儒生来闹事,不是为了沈轻舟,而是为了大夏文报!”

  武帝一怔,诧异道:“大夏文报?老九办报纸,管他们什么事?轮得着他们指指点点吗?”

  魏勋解释道:“他们指责太子殿下,说大夏文报是抄袭书院的告示。还说,大夏文报妄议朝政,祸乱朝纲。还说什么,大夏文报品味低俗,有损大夏国体。要皇上封禁了大夏文报!”

  武帝听完之后,简直瞠目结舌。

  都说文人无耻。

  他今天算是见识了。

  你们书院的告示,那是什么东西?

  跟大夏文报,除了都是白纸黑字只玩,哪有半点相似?

  至于妄议朝政,更是无稽之谈。

  大夏文报有宣讲的作用,可以让百姓知晓朝廷政策,以及国家的发展方向。

  有没有害处?

  当然有!

  如果被有心人利用,当然会诽谤朝廷,污蔑皇帝!

  可是这报是太子李龙鳞办的。

  太子难道不该议论朝政?

  简直是可笑至极!

  若不是老九这小子,太过惫懒,死活不愿意上朝,为朕分忧。

  何止是议论朝政。

  朕早就让老九监国,直接让他处理朝政!

  唯一靠谱的攻讦,就是这个品味低俗。

  其实,武帝一开始也觉得,柳如烟写的话本小说《红楼梅》,确实有点狗肉不上席,上不了大场面。

  可老百姓喜闻乐见,武帝也不好多说什么。

  更让武帝震惊的是。

  皇太后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搞来了一份大夏文报。

  她对《红楼梅》极其喜爱,戴着老花镜,把前两回看了一遍又一遍,如痴如醉。

  每看一次,她都要哭的稀里哗啦。

  皇太后的眼睛不好,到了晚上,戴上老花镜也看不清楚,就让识字的宫女,给她一遍遍念。

  前两回看腻了,皇太后就让贴身宫女过来,一次次的来找武帝,问他什么时候有新版的大夏文报,第一时间给她送过去。

  武帝的耳朵都磨出茧子,提议不如让柳如烟进宫,把《红楼梅》后面的故事,讲给皇太后听。

  结果皇太后还不让,说什么追更才有意思,还亲自下了懿旨,赏赐给柳如烟上千匹绫罗绸缎,让她不要慌,一定把后面的故事写好。

  武帝是一个大孝子。

  就凭皇太后喜欢《红楼梅》这一点,哪怕是儒生们吵破天,这大夏文报也一定要办下去。

  封禁大夏文报?

  做梦去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