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

第518章 大赦天下,免赋三年

  第五百一十八章大赦天下,免赋三年

  “这...”

  “按照规矩,确实要大赦天下。”

  武帝点了点头。

  无论册封太子,还是皇后,确实是天大的喜事。

  大赦天下,也未尝不可。

  问题是,武帝想破头也不明白,老九到底在干什么。

  不过,他既然答应跟李龙鳞演双簧,那就不用想那么多,顺着话头,继续往下说就行。

  李天启也懵了。

  什么鬼?

  李龙鳞为什么忽然要大赦天下?

  难道,他见到情况不妙,选择屈服?

  这是好事啊!

  沈轻舟被关在天牢之中有一段时间了,若是大赦天下,岂不是能恢复自由之身?

  还有自己的生母吕皇后。

  是不是也能从冷宫里放出来,恢复自由?

  一直以来,李天启很讨厌李龙鳞,认为他德不配位,不配当太子,更不配登基为帝,君临天下!

  可是,如果李龙鳞大赦天下,那么李天启一定举双手双脚赞同。

  “太子。”

  李天启十分激动,对李龙鳞的称呼都变了:“如果你真的大赦天下,施展仁政,这是大夏之福,社稷之福...”

  李龙鳞瞥了这位废太子一眼:“大赦天下?你没睡醒,还在做梦呢?”

  沈轻舟、杜文渊、老四李玄,这一堆仇人可都在大牢里面管着呢。

  特别是沈轻舟和杜文渊这俩货,关在天牢里面,还搁那搅动风云。

  若是把他们放出去,保准祸国殃民,天下大乱。

  李天启懵了:“明明是你自己说!”

  李龙鳞笑道:“我问问不行吗?难道,问都不能问?”

  李天启勃然大怒:“你...”

  武帝揉着发疼的太阳穴,训斥道:“你们两个别吵了!要吵,回去再吵!毕竟是亲兄弟,这么多人看着,家丑不可外扬!”

  其实,他心里面也清楚。

  李龙鳞和李天启的矛盾,已是极其尖锐,不可能调和。

  武帝所能做到的,只是将矛盾暂时掩盖下来,拖延下去。

  为了一点琐事,闹到兄弟反目,实在太难看。

  李龙鳞笑嘻嘻道:“父皇,儿臣知错了!其实,儿臣问的不是这个!儿臣既然立了大功,当了太子!儿臣记得,当时父皇答应,许给儿臣一个心愿,您不会忘了吧?”

  武帝一怔。

  朕许给你的心愿多了,大部分都没兑现呢,你说的是哪个?

  当然,在祭天大典这种场合,李龙鳞提出心愿,有点携功要挟的意思,武帝心中有些不悦。

  但武帝转念一想,倒也释然,点了点头:“朕当然没有忘!你立下了的功劳太多,朕对你的亏欠也太多,你有什么心愿就说吧!”

  “朕若是能够做到,那就一定满足!”

  现在的局面,儒门咄咄逼人,不肯善罢甘休。

  李龙鳞的一番操作,虽然成功煽动民意,展现出高超的帝皇屠龙术。

  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并没有什么效果。

  儒门拥有千载底蕴,根深蒂固。

  儒门的超然地位,绝不是李龙鳞三言两语,就能撼动的。

  因此。

  武帝推测,李龙鳞的所谓心愿,无非是让朕下旨,派兵镇压儒门。

  罢了!

  朕年事已高,不中用了!

  这一生勤勤恳恳,案牍劳形,却依然落得暴君的名号。

  既然如此。

  那朕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暴君!

  哪怕朕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也要用雷霆手段,一扫沉疴!

  至少给老九留下一个干干净净的大夏,让他可以大展拳脚。

  帝皇一怒,血流漂杵。

  武帝已下定决心,要为李龙鳞扫清一切障碍。

  “父皇。”

  李龙鳞微微一笑:“儿臣自己,倒是没有心愿。只是,儿臣想要为天下万民,讨一个心愿。”

  他的声音并不大,却清清楚楚,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中。

  百姓们全都愣住了。

  所有人都很好奇,太子殿下自己许愿就算了。

  他还要为天下人许愿?

  到底会选择什么愿望?

  苏凤翎的一双美眸,也是死死盯着李龙鳞的身影。

  这狗东西,到底打算干什么?

  武帝颔首:“太子,你说吧!什么心愿?”

  李龙鳞声如洪钟大吕,在每个人耳畔响起:“现如今,恰逢多事之秋!外有蛮夷虎视眈眈,侵犯我大夏河山!内有贪官污吏横行,鱼肉百姓。”

  “百姓们苦不堪言,仅仅是为了活下去,就已是竭尽全力。”

  一番话,说到了百姓的心坎里。

  不少人眼眶泛红,哽咽起来,甚至有人捂着脸,放声大哭。

  百姓苦。

  谁都知道,谁都会说。

  秦汉阳为首的大儒,也是天天写文章,吵嚷着百姓苦。

  可是百姓到底怎么苦?

  这些肉食者若是能够说出来,就不会有何不食肉糜的笑话了!

  唯有太子殿下,真的知道百姓有多苦,而且还肯站出来,替百姓说话。

  这十分难得。

  古往今来,那么多帝王将相,那么多太子。

  又有几个能做到?

  武帝深以为然,点了点头,感慨道:“老九,你说的不错!民生多艰,百姓辛苦!朕每每想起此事,就夜不能寐,掩面痛哭!”

  “你这么小的年纪,就懂得百姓之苦。”

  “日后登基,一定是仁君,可造福大夏!”

  李龙鳞朝着武帝深深一拜:“儿臣希望,皇上父皇,免我大夏百姓,三年赋税!儿臣替天下黎民百姓,谢过父皇!”

  天坛周边的人加起来,足有十万之众,此刻却一片鸦雀无声。

  无论是大臣,还是儒生,亦或是百姓。

  此刻全都惊呆了。

  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武帝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寒霜。

  老九!

  你在搞什么鬼东西!

  免赋三年?

  简直是异想天开!

  大夏国库亏空有多严重,你心里没点数吗?

  全靠各地交上来的税赋,才勉强坚持到现在。

  大夏马上还要跟北蛮重新开战。

  银饷的问题,武帝还发愁呢。

  朕不加赋税,就已经够好了。

  你倒好!

  不是减赋,而是直接全免!

  而且一下就是三年!

  朕就想问问你,没有银子,这三年时间朝廷怎么熬过去!

  难道让满朝文武,全都辞官回乡,扛着锄头种地去?

  不可理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