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影综穿越诸天靠蹭女主角气运活着

第141章 金榜题名,状元及第

  陈新系统的把自己的文章,跟老师讨论了一遍。

   这些事实,不管是殖民地,还是大航海,都对林如海的冲击力太大了,他沉思良久才说道:

   “行知,你这篇策论文章,怕是争议会很大。”

   对于这一点,陈新自然也知道,尽管他在文章中已经很含蓄了。

   根本没提殖民地,和大航海的事情。

   但他知道自己那篇策论里提的冰山一角,也足够引起诸多争议了。

   但有争议,就会有变成焦点,大庆又不是防民防汉的辫子王朝。

   自然有睁眼看世界,不装聋作哑的人。

   但现在进士既然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自己信口开河一次也没什么。

   陈新现在要开始,为自己下一步当官做准备了。

   陈新这么做,也是为了给自己立人设。

   慢慢的给自己立一个熟悉海务,了解海疆,精通番事的人设。

   场面上混,什么最重要,人设最重要。

   以后遇到此类的问题,其他人自然会第一时间想到自己。

   正如师徒俩说的那样,陈新的文章,在最后议定排名的时候,引起了几个读卷官的争执。

   其中一个头发胡子都花白的直接说道:

   “此等文章,简直就是哗众取宠,危言耸听。

   既然前朝的郑成功能赶走荷兰人,难道我们泱泱大国还怕几个城邦小国不成。”

   一个年轻点的立刻反驳道:

   “佟国老,此言差矣,此文乃警示之作。当然可以畅所欲言,敢想别人只不敢想。”

   几个读卷官争论不已,但讨论的都是里面的内容,文章的质量获的几人的一致认可。

   到最后到几个读卷官,争到最后都看向礼部尚书马奇,还有户部尚书苏图。

   马奇看向苏图,想看看他的看法,这篇文章的笔迹他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毕竟这特殊的馆阁体,自己会试刚刚点了此人为会员。

   苏图人老成精,立马抢先一步说道:

   “马大人,如此锦绣文章,那怕稍有一些夸大其词,也应列为一等,交由圣上圣裁才是。”

   马奇看了一眼,这个历经三帝而不倒的老狐狸,果然是人老精,鬼老滑,他是两样都占了。

   “苏大人所言甚是,理当交由圣上圣裁才是。”

   至于是那个圣上圣裁,俩人都没表现出来。

   反正两个都是圣上,这种原则性的低级错误,可不能犯。

   殿试的第三天有一个“读卷”仪式,在文华殿举行。

   这天早朝后,皇帝赵祉来到文华殿,读卷官们各持一份试卷,东西序立。

   然后按官职的高低依次跪在御前读卷。

   每读完一份,即由司礼监官将试卷收于御案。

   一上来只读了三份众人评出来最好的。

   可惜赵祉听了这三份试卷,都不怎么满意,就下旨再读。

   各位负责读卷的大学士,则继续读卷,一直到读到第七份,也就是那份争议比较大的试卷,才下旨免读。

   然后,司礼监周沫,依次将试卷收上来放在御案上,读卷即告结束,读卷官退门外候旨。

   至此,前三名的人选和排名就看赵祉御笔钦定了。

   以往情况是,如果内阁与皇帝及司礼监关系融洽,那么最先由三位大学士读的卷子就为一、二、三名。

   今天读的前三张试卷,赵祉明显不怎么满意。

   可前三个都是太上老臣,赵祉也不敢把名次全都打乱,就选了自己中意的那份放在了第一。

   等选出前三,试卷留下,其余试卷被退回东阁。

   读卷官也回到东阁,进行二甲第一名以下排列,然后拆卷填写黄榜。

   等二甲,三甲的排名全都定好,一、二、三名依次拆卷。

   在早已写好二、三甲的榜单上,填上一甲三人,尚宝司官员在皇榜上用印。

   随着鼓乐声,执事官将金榜卷好交付翰林院官员,后者捧至奉天殿等候。

   皇帝赵祉由导驾官引导,由华盖殿来到奉天殿升座,文武百官按常朝侍立,作堂下乐,鸣放鞭炮,传胪开始。

   这时,陈新等贡士们,早已在殿外两边的拜位上排列。

   翰林院大学士拿着皇榜登台,高唱道:“有制!”

   陈新等一干贡士,立马在拜位上跪倒。

   “辛未科第一甲:

   第一名江南江宁县人贾瑛。

   第二名浙江仁和县人吴鸿。

   第三名江西广昌县人饶学曙。

   第二甲:第一名浙江嘉善县人周澧。

   第三甲:第一名浙江仁和县人叶蕃。”

   唱完这五个人,翰林院学士就不再挨个念了,让中进士随着礼仪官口令行礼四拜。

   执事官举着皇榜出奉天殿左门,将皇榜长安门左门外,众进士跟着一起出来观榜。

   陈新这位新科状元,则被顺天府的官员,用伞盖仪仗送回了御赐的新科状元府邸。

   让陈新意外的是,这状元府邸竟然就是,自己宅子旁边那个,自己本来想买下来的那个五进官邸。

   更让陈新意外的是,这用华盖送自己回府的顺天府尹,竟然就是贾雨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