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幻 皇子外放十八载,返京已是陆地神仙

第228章 道家好奇怪

  黑木崖,山巅。

   一身玄色蟒袍,周逸迎风而立。

   他双手背负身后,深邃双眸投向遥远苍穹。

   司玄站在他身后,手握腰间龙雀宝刀,探身看向脚下无底深渊。

   两只苍鹰在下方盘旋,好歹有点东西可看。

   头顶只有蓝天一片,他实在不明白周逸在看什么。

   “咻——”

   楚霸王的身影,紧跟着闪现出来。

   他知道,皇太孙为何在此抬头望天。

   “通天树?”

   周逸似是喃喃自语,“爬上树顶,就可以进入天庭?”

   “……”楚霸王答不上。

   通天树,具体怎么通天他也不清楚。

   于是,他只能把他所知的信息,重复一遍:

   “在我们那个年代,此山名为黑木崖。”

   “季天帝把我封印到山底地下后,将名字改为通天峰。”

   “殿下可以看到,整座山如同烧焦的黑色树桩。”

   “因此,名为黑木崖。”

   “其实,它就是一整块矿化的黑色木头。”

   “我们脚下,便是清晰的木质纹理。”

   “至于怎么通天,怕是无人知晓。”

   ……

   周逸不语。

   他放出神念搜索遥远的天穹,并无任何发现。

   如果说,以前可以通过通天树进入天庭。

   那么,天上总应该有入口吧。

   然而,他什么都探测不到。

   通天树,在前世确实有此传说。

   说不定,真有其事。

   这次过来,他顺便探查一番。

   毕竟,不能把希望只寄托到南天门。

   “如果,能复活通天树就好了。”司玄惋惜地说。

   他总算知道,周逸在搜寻什么。

   楚霸王瞥一眼司玄,道:

   “死去千万年的树,怎么可能复活?”

   “除非,有观音净水瓶里的无根水。”周逸笑了。

   “那水,可曾经复活过人参果树。”

   观音?

   人参果树?

   那是什么东西。

   司玄,楚霸王对视一眼,不知道周逸在说什么。

   殿下真是奇怪,总知道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二人正要请教,空间一阵密集波动。

   咻,咻,咻……

   仙盟各门派的掌门人,一齐瞬移而来。

   他们站在低处,向周逸行礼:

   “见过皇太孙殿下!”

   “咦,你们怎么在这里?”司玄奇怪地问道。

   周逸斩杀祝安世后,将武道盟改名大乾仙盟。

   并且,任命姬玉为盟主。

   前些日子,姬玉已经返回皇城。

   据他汇报,各门派掌门人各自回宗门。

   他成了光杆盟主,因此弃黑木崖回皇城。

   药王谷孙邈,青云宗吴之道,神剑门李云霄……等等。

   诸位掌门人,解释道:

   “我等回宗,只为晋级陆地神仙。”

   “姬盟主,或许是误会我等。”

   “天下大乱之际,我等自是以皇太孙马首是瞻。”

   “皇太孙有何吩咐,仙盟各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周逸点点头,并不怀疑众人的话。

   赢皇炼天时,他们曾赶去皇城支援。

   虽未帮上什么忙,却已是尽心尽力。

   “殿下,听说您要重开南天门?”

   “是啊,殿下真的吗?”

   “重开南天门,岂不是说以后可以飞升天界?”

   “那,我们可成仙啦!”

   ……

   众位掌门人一脸兴奋。

   之前数千年,飞升无门。

   修士们晋级到天人半仙圆满,便只能蹉跎岁月,等待大限来临。

   如果能飞入天界成仙,寿命肯定可以再度延长。

   而且,天界的日子,也肯定会更精彩。

   飞升之事,与普通百姓无关。

   只有这些顶级修士,才会迫切期望。

   “孤确实在尝试。”周逸点头道。

   “太好了!以后可以飞升天界!”

   “皇太孙殿下,真是天下修士的大恩人呐!”

   ……

   虽然南天门尚未开启,众位掌门人已经感恩戴德。

   南天门重启,这些陆地神仙必是最早受益者。

   “此山名为通天峰,古时曾是一株通天树。”

   周逸手指脚下山体,道,“你们来此时多留意,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我等遵令!”众掌门人齐声应允。

   “殿下,听说百家诸位圣人抵达皇城。”

   药王孙邈道,“我等愿赴皇城,为朝廷助威。”

   所有人言辞恳切,众口一词:

   “为皇太孙,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壮志豪气,直冲云霄。

   周逸轻轻一笑,道:

   “孤,自会处理。”

   “……”司玄张张嘴,欲言又止。

   诸子百家,已经要求关闭地府。

   而且,还要将大乾朝分成无数小国,重回群雄并立时代。

   所以,他们肯定不可能同意开启南天门。

   ……

   皇城。

   围在街旁的人群,陷入疯狂状态。

   所有人,都向自己的偶像疯狂招手。

   诸子百家,古圣先贤,这可是传说中的人物。

   如今,竟然横空出世,而且亲至皇城。

   “至圣,孔圣!”

   “至圣,孔圣!”

   ……

   走在最前头的马车,是儒家孔圣的车驾。

   孔子身材魁梧健壮,头扎儒巾,刚毅脸庞须发飘逸。

   他神情严肃,却又不失和蔼,整个人透散出圣人的智慧。

   与他同乘的人,他的两位学生。

   ——子路,子贡。

   孔圣人,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

   被称为儒门七十二贤。

   子路,子贡是其中的佼佼者。

   “子路,勇猛善战!”

   “子贡,能言善谈!”

   “哇,二贤真乃我儒生楷模!”

   ……

   人群之中,三人收获如潮欢呼。

   “看,科圣墨子!”

   “墨圣,推动社会发展的制造大家!”

   “善攻者,为墨攻!”

   “墨圣!墨圣!墨圣!……”

   紧接进入城门的墨家众人,同样引起一阵尖叫。

   古圣先贤,跨越朝代流芳万古,在百姓心中地位极高。

   不客气的说。

   在很多人心中,他们比皇帝更受尊崇。

   因此,欢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兵圣,孙子!”

   “法圣,韩非子!”

   “阴阳家,邹谈天,邹子!”

   “鬼谷子……”

   ……

   “咦?道家呢?”

   人群之中,一道声音不合时宜地响起。

   众人这才注意到,道家好像没出现。

   道家与儒家,算是百家双雄。

   照常说,应该最早进城才对。

   “是啊,道圣老子呢?”

   “还有庄子。”

   ……

   排在末流的小说家,已经进入城门。

   看来,道家要缺席这场盛宴。

   “哎,最后,那不是道家的马车嘛!”

   “还真是!”

   “道家,道家来啦!”

   人群一阵欢呼,重新热闹起来。

   然而,欢呼声很快落下,取而代之的是疑惑的询问声。

   “马车里坐的,不是老子啊?”

   “是啊,那八位老人是谁?”

   ……

   一道声音响起:

   “淮南八公!”

   “淮南王的门客!”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