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 重生天龙截胡段誉虚竹的机缘

第491章 江湖从未风平浪静过

  段正淳连连告饶,才好不容易哄好几位夫人。

   叶匪便将谷中停留五天的事情再度告诉了四个丈母娘。

   李青萝几人除了惊讶称奇之外,却也想不明白。

   叶匪忽然面色一变,问道。

   “这五年,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段正淳被他这样一问,顿时沉吟半晌。

   “江湖中么,倒是没什么大事,这几年下来,逍遥派如日中天,隐隐已有天下第一派的趋势,江湖中还算风平浪静,大事没有,小摩擦不断。”

   这几年时间里。

   北乔峰已远遁大辽,南慕容销声匿迹。

   丐帮群蛇无首,南面分舵更是被方腊连根拔起,早无昔日乔峰所在的鼎盛辉煌。

   少林寺玄慈自杀,扫地僧离开,玄澄接任方丈之位后,更是紧闭寺门,几乎不掺和江湖任何事物。

   反而是明教与逍遥派在江湖中的声望愈发高重。

   明教声望高是因为两件事。

   一是以逐月为首的明教,在西域愈发强盛。

   二是以方腊为首的明教,在江南唯我独尊。

   然而,这两者在吐蕃、大理、大宋三国交界处经常搞事,或者今天你偷袭我的分坛,或明天我暗杀你的高手。

   两个本是一家的庞然大物,时不时的便来上一场血拼,打的有来有回,倒是把江湖一半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而逍遥派,纯纯的是为了寻找掌门叶匪,所以这几年门下弟子在江湖中格外活跃。

   尤其是独孤、游坦之、阿七、努儿海、九翼道人,康广陵、范百龄、苟读、吴领军九人。

   这九人个个武功精湛、身怀绝技,或内力高强,或轻功绝顶,或刀法卓着,或剑法精绝,或暗器无双....

   已经被江湖称为逍遥派下一代的新秀领军人物。

   有人曾言,逍遥派有此九人在,自可再兴盛百年。

   更有人说,独孤、游坦之、阿七三人的成就,不消三年,便可超过“北乔峰、南慕容。”

   尤其是年纪最小,天赋最高的独孤,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当属天下第一。

   然而最最令江湖中人闻风色变的,却是星宿堂的“绝命三子”。

   摘星子,当年星宿派丁春秋的首席大弟子,如今逍遥派的星宿堂堂主。

   此人不显山不露水,如同黑暗中的王者。

   据小道消息,方腊在巴蜀处七座分坛之所以能被逐月一夜扫平,是因为前一天七名坛主全部暴毙的缘故。

   而这正是摘星子的手笔。

   提起游坦之,江湖豪客会竖起大拇指:“义薄云天,当世高手”!

   提到阿七,群雄会说一句“孤傲剑客”!

   提到九翼道人,更会赞一声“轻功绝顶!”

   康广陵四人因为行事潇洒,被称作“逍遥四仙”。

   可是提到摘星子,却江湖瑟瑟,无人敢评价一句。

   随着逍遥派第四代弟子的崛起。

   逍遥三老天山童姥、李秋水、李沧海的声名反而无人知晓。

   莫名其妙消失的吐蕃国师鸠摩智更是已在江湖中销声匿迹。

   而逍遥派的第三代掌门叶匪,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已经逐渐被人遗忘。

   江湖就是这样。

   每天都有满怀憧憬的少年步入江湖,每天也有落寞的高手退隐山林。

   一代新人一代天。

   江湖的热血,便是由这些朝气蓬勃的少年人的刀剑、或者拳脚打来得之。

   而这些,本就在叶匪预料之中,他反问道:“那朝堂呢?”

   “朝堂?””

   段正淳叹了口气。

   “时局动荡,政事不稳,辽国还好,有萧峰在,宋辽之间还算太平,不过这些年吐蕃倒是蠢蠢欲动,而大宋却乱事四起。”

   说道这里,段正淳眉头紧皱:“我大理本就边陲小国,如今也只好做到保境安民,不被战事波折.....”

   “大宋出事了?”叶匪追问。

   段正淳点点头。

   “河北有田虎,占据河北五州五十六县,自称晋王;淮西有王庆,占八州八十六县之地。”

   “还有明教方腊,这些年宣传明教教义,积蓄力量多年,去年揭竿而起,占据江南八州二十五县,虽说地盘虽少,却是江南繁华之地,兵精将广,战力凶悍,已成为宋国的心腹之患。”

   “大宋数次派兵征剿,却次次大败而归。”

   “可知征剿的官中,有没有一个叫做黄裳的?”

   “黄裳?”

   段正淳做沉思状:“倒是听说有个叫黄裳的文官,替徽宗皇帝刻录《万寿道藏》,却不知是不是同一个人。若是他的话,此时应该还在皇宫里。”

   说着他又是摇了摇头,叹道:

   “可惜,大宋皇帝无心国事,醉心书画,更是喜爱花石、大兴土木,日渐奢靡荒淫,.........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叶匪根本不意外。

   宋徽宗不这样就不是他了。

   不过他关心的倒不是这些,叶匪皱着眉头。

   “家父在宋朝为官,不知......”

   段正淳苦笑道:“大宋官家重用奸臣,你父亲因为数次直言进谏,劝皇帝提高武将地位,减免赋税,固边境之安,两年前已经被免去官职,如今早已赋闲在家。”

   叶匪一声轻叹,想不到父亲竟然将那日自己的话听了进去。

   不过,这烂了的大宋,仅靠几根独木,如何能支。

   想到这里,他不禁心头一乐:如此也好,省的掺和这些乱事。

   段正淳却满脸疑惑:“我怎么感觉,听到此事你反而很开心。”

   “没有,你肯定是看错了。”叶匪神色一正,“不知家父仍在汴京还是......”

   李青萝插嘴道:“放心,已经回了曼陀山庄,方腊虽然起事,对曼陀山庄倒是秋毫未犯。”

   “这样也好。”

   然而叶匪却如想到什么一般问道:“山东没有梁山好汉起义?”

   段正淳沉吟片刻,摇摇头:“这倒没怎么听说过。”

   阮星竹抿嘴笑道:“怎么没有,我可是听说过,有一伙强人占了水泊梁山,时不时劫掠周边,不过却只是一群毛贼而已,莫非你对他们有兴趣?”

   叶匪心头微微放松,便站起身来,正色道:“请将我的消息传信给缥缈峰,我有要事,可能要过段时间才回去。”

   段正淳怔道:“你不回去?”

   叶匪看向北方,淡淡道:“我有要事,要先去北边一趟。”

   “怎的?什么事情比回缥缈峰还要重要?”秦红棉没好气的问道,一想到自家女儿茶不思饭不想的模样,顿时又是气不打一处来。

   “的确有要事,不过不会太久。”

   秦红棉又要言语,被段正淳摆手打断。

   “男人嘛,总有自己的事情,他心里肯定有数的,且由着他去。”

   还是老丈人靠谱。

   叶匪心中念着扈家姐妹,给老段一个感激的眼神,便要动身离去。

   就在他刚出门之际。

   段正淳又叫道:“险些忘记!一个叫黎苏的姑娘一直在长春谷附近等你。”

   “黎苏?”

   叶匪霍然转身。

   “不错,这五年里,她一直守在这里,半步不曾离去,你若是........”

   话音未落。

   “多谢告知!”

   叶匪身影已经消失。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