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奉天城会谈
第 109章 奉天城会谈
杜光庭满脸疑惑地开口问道:“司令,为何此次要采取混编的方式开赴前线呢?如此一来,指挥岂不是会变得极为混乱和困难?”
就在此时,袁大牛沉稳地回答道:“这乃是咱们远东兵团长久以来所形成的独特风格。说得直白些,这种做法其实是以经验丰富的老兵带领新兵,通过实战迅速提升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一旁的张凤祥也赶忙补充解释说:“因为第十九集团军在此前只是一支普通的步兵队伍,但现在却已经配备了威力强大的重炮以及先进的坦克装甲部队。然而,对于‘步炮协同’和‘步坦协同’等等这类复杂的战术运用,还不够熟练。因此,安排我们第六集团军一同前往战场,目的就是帮助他们能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并掌握这些关键战术。”
听到这里,杜光庭等人顿时如梦初醒般地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其中缘由。紧接着,甘丽初迫不及待地追问道:“那么请问,此次出征作战的总指挥究竟是谁呢?”
只见张凤祥微笑着回应道:“本次行动的总指挥由袁大牛担任。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总指挥的职位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轮流制。”
戴炳阳闻言,随即又好奇地发问道:“司令,既然如此,那您心中是否已有具体派遣哪三个军出征的打算呢?”
袁大牛接过话头说道:“关于这些细节问题,司令并不会亲自过问。我们第六集团军这边,自然是挑选出平日里表现最为出色的两个军参与此次出征任务!至于你们第十九集团军,依照远东兵团一直以来的惯例,理应成为训练最为出色的一个军。”
听到这话,杜光庭、戴炳阳以及其他第十九集团军的人们,再一次被震惊得目瞪口呆。
只见袁大牛面带微笑地看着杜光庭等人,耐心地解释起来:“要知道,咱们远东兵团的干部晋升制度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那可是真刀真枪靠功劳说话!尤其是基层干部,想要往上爬,那就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战功来。而且呢,咱远东兵团不仅有着最精良的装备,还有一套堪称最优的训练模式。所以,和小鬼子打起仗来,那简直就像是白捡功劳一样轻松!如此一来,大家自然都抢着要去打头阵啦!”
袁大牛话音刚落,一旁的张凤祥紧接着接过话头说道:“可不是嘛!这么做既能够光宗耀祖、保卫国家,又能拿着小鬼子的脑袋瓜子换来职位晋升,简直就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儿!”
听完这番话后,杜光庭等人恍然大悟,心中的疑惑瞬间烟消云散。就在此时,袁大牛突然调侃起他们三人来:“我说你们这三位军长,如果连首批出征的名额都没抢到,我倒想看看王朝、马汉、郝金宝那些家伙会怎么跟你们闹腾!哈哈哈哈哈……”袁大牛说着便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下子,杜光庭、戴炳阳、甘丽初三人顿感压力如山,心中都暗暗发誓,等返回部队后定要狠下功夫,狠抓训练。紧接着,张凤祥又给杜光庭等人讲述了一遍远东兵团那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以及当初制定所有政策的良苦用心。待杜光庭等人听完后,除了对张凤祥、吴国伟等人的钦佩之情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之外,对于自己能加入远东兵团更是感到无比自豪,此刻张凤祥看着杜光庭、戴炳阳等人头顶那高达 99 的忠诚度,心中犹如吃了蜜一般甜。随着聊天的不断深入,不知不觉间,天空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轻轻剥开了面纱,慢慢泛起了鱼肚白。这时,张凤祥开口说道:“好了,天马上就要亮了,大家都回去休息吧!”随后,张凤祥又在锡亚尔特停留了两天,才开始踏上返回奉天城的归程,直到正月十八傍晚,才如倦鸟归巢般回到了奉天城内。简单地和父亲张天佑、二舅吴国伟用过一顿晚饭后,他便拖着疲惫的身躯休息去了。
二月二十三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房间里。张凤祥伸了个懒腰,从床上缓缓坐起,然后迅速穿好了衣服,洗漱完毕后下楼享用早餐。
餐厅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张凤祥一边与家人闲聊,一边享受着美味的早点。用过餐后,张凤祥被父亲张天佑和二舅吴国伟叫进了书房。
一走进书房,张凤祥便感受到一股严肃的氛围。只见张天佑坐在书桌前,表情凝重地看着他。待张凤祥坐下后,张天佑率先开口道:“凤祥,延州方面的人已经抵达奉天城整整一周了。经过这几天的商谈,有关经济合作以及北平、津沽两座城市共管的事宜都已基本敲定。如今只剩下军事方面的会谈还未展开,对此你可有什么计划?”
张凤祥微微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问道:“父亲、二舅,那延州方面对于军事防线会谈是否表露过一些主要内容呢?”
吴国伟点了点头,回答道:“有的,此次带队前来的二统领向我们提出,希望能在远东兵团与八路军接壤的地区减少兵力部署。此外,他们还一直在打听我方武器装备的生产情况,特别是对坦克和重炮的产量尤为关注。”
听到这里,张凤祥心中已然有了计较。他略作沉思,然后说道:“嗯,如此一来,我大概清楚对方的意图了。依我之见,不如将会谈时间定在明天。”
吴国伟表示赞同:“好主意!那明天上午九点就在远东兵团司令部举行会谈如何?”
张凤祥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行,那就这么决定了。咱们得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说完,三人又针对明日的会谈细节进一步商讨起来。
言罢,张凤祥霍然起身,如离弦之箭般直奔司令部,去处理那堆积如山的事务。次日清晨,阳光如碎金般洒落在远东兵团司令部的大门前。九时四十分,张凤祥如青松般挺立在门口,静候着延州方面代表的到来。三分钟后,三辆轿车宛如游龙般缓缓驶来,待车子稳稳停住,延州方面代表与吴国伟一同下车。吴国伟介绍完毕双方后,众人相互寒暄,而后一同迈入远东兵团会议室。待众人落座,张凤祥率先开口:“再次热烈欢迎二统领大驾光临!”二统领朗声道:“张司令,您实在是太客气了!远东兵团在这三四年的时间里,犹如春风化雨,持续不断地援助我八路军。我身为军事主官,早就应该登门拜访远东兵团了。”张凤祥微笑着回应:“咱们本就同气连枝,帮助你们,实则也是在助力我们自身。”二统领哈哈大笑:“在这整个民族之中,如张司令这般拥有高瞻远瞩之格局的人,实乃凤毛麟角!”张凤祥郑重地说道:“唯有咱们整个民族团结一心,方能如铜墙铁壁般抵御外敌的入侵。”
二统领面带微笑地称赞道:“说得好啊!那么按照当前的局势来看,不知张司令对此可有更为高明的见解呢?”
张凤祥微微颔首,目光深邃而凝重,缓缓开口说道:“依我之见,现今的局势应当称得上是自抗战开始以来最为有利的局面了。然而,令人忧虑的是,随着局势的好转,一些人的私心杂念也逐渐浮现出来。这种情况对于我们整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抗战可是极为不利的!”
二统领深表赞同地点点头,接着问道:“张司令所言极是,那么依着您的想法,究竟该采取何种措施来斩断这些人的私心杂念呢?”
张凤祥摆了摆手,谦逊地回应道:“贵方在此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出色了,我又怎敢在这里卖弄小聪明、班门弄斧呢!”
二统领苦笑着解释道:“我方也是迫于无奈,实在别无他法,才不得不使出这样的下策啊。”
张凤祥轻叹了一口气,感慨地说道:“我自然明白其中缘由。那些人呐,对内争斗倒是颇为在行,可一旦面对外敌却是束手无策,常常做出一些让亲近之人痛心、令仇敌快意的蠢事来。”
二统领连连称是,附和道:“张司令这番总结真是精准至极!想当初,远东兵团与国府并不相邻接,因此双方之间未曾产生过多少摩擦。但自从去年成功光复外西北之后,不知道贵部是否与国府的部队发生过摩擦和冲突呢?”
张凤祥一脸严肃地说道:“哼,那些胆敢跟远东兵团耍弄那些见不得光的小手段之人,西北马家军便是他们的前车之鉴!”听到这话,二统领不禁感叹起来:“远东兵团果真名不虚传,不愧是咱们国内实力最为强大的部队,行事作风就是如此硬朗霸气!相比之下,我们八路军可真是望尘莫及。”
张凤祥心中清楚,话题即将转入正题,于是紧接着说道:“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应该已经超越了国府军队了吧?”面对这个问题,二统领露出一丝无奈之色,缓缓回答道:“自从全面抗战爆发以来,我部始终都在与小鬼子展开艰苦卓绝的游击战。那个时候,武器弹药极度匮乏,战士们经常面临着无枪可用、无弹可发的困境。不过好在后来得到了远东兵团的慷慨援助,情况才逐渐有所改善。特别是在去年,得益于远东兵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我们成功光复了整个华北地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还没等我军彻底掌控住这些刚刚收复的区域,国府以及各地的地方势力便趁虚而入,使得如今的华北局势变得异常复杂混乱。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我部迫不得已只能选择扩军。但您也晓得,延州那边根本不具备制造枪炮子弹的条件和能力,所以又出现了许多新入伍的士兵无法配备武器的状况!”
这话一出,张凤祥惊得下巴差点掉到地上,要知道之前赠送给八路军的日械装备可是足够装备两百多万部队的,这时张凤祥瞪大双眼,满脸不可置信,连声音都不自觉地拔高了八度,急切地问道:“贵部如今究竟有多少部队?”
二统领心里暗自嘀咕,心想可不能如实相告,万一把张凤祥给吓到了,这场会谈恐怕就要黄了。于是,他挠了挠头,有些难为情地说道:“嗯……我们的正规部队大概有二百六十多万吧。”
张凤祥听了,眼睛瞪得更大了,简直像两颗铜铃一般,难以置信地追问道:“那要是再算上那些非正规的部队呢?”
二统领心头猛地一紧,暗叫一声糟糕,没想到张凤祥会追问这个问题,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呃……估计应该有四百五十万左右吧。”
张凤祥听完,忍不住抬手用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仿佛这样能让受惊过度的心脏平静下来似的。张凤祥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喃喃自语道:“怪不得都说延州招兵的速度快如闪电,果真是名不虚传!”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张凤祥又想起了一件事情,便好奇地问道:“我记得去年光复龙城的时候,贵部不是成功占领了那座兵工厂吗?据说那可是整个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兵工厂!现在情况如何了?”
二统领的脸色瞬间变得尴尬起来,他低下头,搓着手,支支吾吾地说道:“唉……实不相瞒,虽然我们占领了兵工厂,但是由于缺乏高级技术人员,导致很多先进的机器设备至今都还处于停摆状态,没办法正常运转。”
张凤祥一听,立刻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张凤祥无奈地摇了摇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既然如此,那你们为何不向我们这边寻求帮助呢?说不定我们可以派一些专业的技术人才过去协助你们。”
二统领面带愧色,略显尴尬地开口道:“当初,我们这边想法简单得很,就觉得只要能找来一批熟练工人,要生产出武器弹药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哪曾想到,少了关键技术,就算勉强弄出来些东西,也压根儿没法用。”说罢,二统领无奈地摇了摇头。
张凤祥听后,只觉一阵头大,忍不住伸手扶住额头,轻叹一声道:“得了,既然事已至此,那就这么办吧!等你们回延州时,我会让我爹安排一些机械、枪械还有火炮方面的高级技术人员跟着一块儿回去龙城。他们经验丰富,定能帮你们把这个兵工厂给顺利搞起来。”
二统领一听这话,两眼顿时放出光来,忙不迭地点头应道:“哎呀呀,那可太好了!太感谢张司令您啦!”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张凤祥摆了摆手,一脸严肃地接着说道:“不过呢,丑话说在前头,我这儿也就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可千万不能让这些个高级技术人员受一丁点儿委屈!他们可是我好不容易培养或者请来帮忙的专家,务必要好好对待。”
二统领赶忙拍着胸脯保证道:“请张司令放一百二十个心!这点事儿绝对不成问题!要是真让这些技术人员受了委屈,不用您动手,我自己都饶不了自个儿!”说完,还信誓旦旦地举起右手发誓。
见二统领如此郑重其事地表态,张凤祥微微颔首,表示满意。随后,他转头看向一旁的吴国伟,吩咐道:“二舅,这事儿就劳烦您跟我父亲去沟通协调一下,务必落实到位。”
吴国伟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好的,包在我身上!”
张凤祥紧接着又开口道:“二舅,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得麻烦您去办。您看看能不能安排那些技术人员研究一下,将龙城兵工厂改造一番,使其具备生产与我们相同制式武器的能力。”吴国伟听后,微微颔首应道:“行,回头我就去找技术人员好好商量商量。”
说罢,张凤祥转过头来,目光落在二统领身上,神情严肃地说道:“二统领,等您回到延州以后,有个关键信息务必要向贵方各级传达清楚。”二统领闻言,赶忙追问道:“究竟是什么信息呢?”只见张凤祥面色凝重地回答道:“科学技术乃是第一生产力,唯有依靠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方能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因此,衷心希望贵方日后能多多关注并重视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
二统领听完,迅速拿出笔记本,将这句话工工整整地记录下来。然后他一脸庄重地抬起头,对着张凤祥用力地点了点头,斩钉截铁地回应道:“请放心,张将军!您这番话我一定会原原本本地转达给延州上下所有的人。”得到肯定答复后的张凤祥满意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稍作停顿,张凤祥接着说道:“既然关于武器弹药的事宜已经基本敲定,那么不知道二统领您这边是否还有其他想要商谈的事项呢?”这时,二统领略加思索后回答道:“考虑到咱们两军目前关系紧密,接下来我想和张司令深入探讨一下有关双方部队在相互接触区域减少兵力部署的问题。”
张凤祥目光沉稳,缓声说道:“这个提议我个人觉得可行,但不知道贵方是否已经有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呢?”张凤祥的话语虽然平静,却透露出对细节的关注和谨慎。
坐在对面的二统领微微颔首,表示回应。只见他清了清嗓子,然后郑重地说道:“为了充分展示我们的诚意,我方决定在双方可能接触到的所有区域主动向后撤退整整五公里!而且,在这些区域方圆十公里的范围内,我方驻扎的军队数量绝对不会超过十五万人。”这番话一出,仿佛给整个谈判桌都带来了一丝缓和的气氛。
然而,就在这时,张凤祥突然抬起头来,眼神犀利地看向二统领,开口问道:“二统领,在下有一事想要请教您一下。”听到这句话,原本放松下来的二统领心里不禁一紧,还以为张凤祥并不满意刚才提出的条件,脸色也变得有些不太好看起来。但二统领还是强忍着心中的不悦,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有些不情愿地回答道:“张司令,请讲吧。”
张凤祥面不改色,继续说道:“假如现在咱们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国家,那么贵方在处理与它国的边界问题时,也是采取像今天这样的方式吗?”这一问犹如投石入水,瞬间打破了刚刚营造出的表面和谐。
二统领稍稍一愣,显然没有预料到张凤祥会抛出如此尖锐的问题。不过二统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正如张司令之前所言,咱们本就是同根同源的同胞兄弟,正因为有着这份血脉相连的情谊,所以才能够给出如此优厚的条件。可若是换成那些外族人,哼哼……那我必然会寸土不让、坚决扞卫每一寸国土!”说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二统领不自觉地提高了音量,同时用力拍了一下桌子,以显示自己坚定的立场。
张凤祥面带微笑,语气轻松地说道:“好!只要二统领能将我刚刚提出的问题以及您给出的答复签署成一份正式协议,那么我保证我们两军会各自向后撤退五公里,而且在前线驻扎的军队数量不会超过十五万人。”
听到这话,二统领毫不犹豫地回应道:“这当然没有问题!”紧接着,二统领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薄书丛,迅速吩咐道:“书丛,麻烦你按照张司令所说的内容,尽快拟制出一份详细的协议来。”薄书丛恭敬地点头应道:“好的,请二位稍等片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左右,经过反复斟酌和修改后的协议终于完成了。张凤祥和二统领认真阅读并确认无误后,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至此,这份象征着双方诚意与合作的协议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