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藏局

第145章 真假之辨

藏局 赤色 3359 2025-03-20 09:11

  能用这么珍贵的盒子收纳,还层层包裹,这里头的东西,一定不一般。

   我小心翼翼的打开红木盒子。

   心里却没太在意,很是平静。

   可见到里面东西的第一眼,我瞳孔一缩,心头狂震。

   红木盒子里,有两件东西。

   一块玉圭,一块玉璧。

   若只是如此,我还不至于如此。

   关键在于。

   这玉圭和玉璧,和我手里那两件,一模一样!

   不论型制、大小、其上的纹路,都没有半点差别!

   这怎么可能?!

   我手里那两件玉器,可是瘦猴和他兄弟,历经千难万险,才从重叠汉墓里夹出来的。

   因为这个,他们险些丢了命,还和册门中人做过一场。

   若说瘦猴他们狼心狗肺,拿假东西糊弄我,更加不可能。

   因为,是我将他们救出来的。

   当时情况紧急,连人带东西,都是我带下的山。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西汉墓里的东西,早就被夹走了,留在墓里的东西,只是册门中人弄的赝品,用来糊弄鬼的。

   是了。

   之前白菲菲登门,就和我说过,黄三爷早就打过蚯蚓洞,用微型摄像头,探明了某座墓里的东西,乃至放出风,想用其中的两件玉器,让白菲菲两姐妹中的一个给他做小。

   如此一来,眼前的一幕,就说得通了。

   但有一点,我还是想不通。

   我手里的玉圭和玉璧,我曾仔细看过。

   分明是真货。

   怎么又变成假的了?

   难不成,黄三爷早派人盯上了我。等我一离开,他们立马潜入我住的地方,将东西拿走了?

   亦或是……幺姐卖了我?!

   真要是这样,那今天这顿饭,就是专门给我下的套。

   所谓的生意,商品就是我!

   古玩古玩,玩的不是物,而是人。

   难不成,我今天被玩了?

   一连串的疑问,让我几乎没办法定下心思考。

   我绷紧了面皮,尽量让自己的表情没有太大变化。

   以免黄明昊看出异常。

   事情的真相如何,尚且不清楚。

   眼下,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心里保持最高的警惕,明面上若无其事。

   我将红木盒子里的玉圭和玉璧拿出,打开高光手电筒,往上一照。

   马上,我就察觉到不对劲。

   这两件东西,绝不是我手里的。

   哪怕型制、纹理都相同,但还是有区别。

   最大的区别,在材料本身身上。

   这两块玉器用的玉料,确实是古料。

   所谓古料,又可以称为老料。

   玉石这种东西,大多是包裹在石皮里。不是这方面的行家,压根区分不清玉石和普通石头的区别。

   纵使行家老手,面对石皮包裹的玉石,也不敢确定,时不时就会中招。

   因为玉石这东西,讲究太多。

   除了石皮,还有种水的区别。

   好的种水,指甲大小那么一点,就价值不菲。

   坏的种水,不比石头高太多。

   也是因为如此,才会有赌石这种行为,才会有一刀穷一刀富的说法。

   而玉石老料,也不是指玉石本身形成的时间长短,关键在于玉石切掉石皮的时间。

   许多珍贵玉石,在被切开石皮后,因为太过珍贵,玉料主人万分珍惜,不愿轻易雕琢成器物,反而会珍藏下来。

   这一藏,或许只有几年几十年,却也可能千百年不曾动过。

   这样的玉料,就是老料。

   眼前这两件玉器,用的就是老料,料的时间还不短。

   以我的判断,至少在秦以前。

   当然,我判断的依据,不止料的新老,还有玉料上的沁色。

   一块玉料,无论是未经雕琢,还是早已成型。

   放置久了,就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被其他物件的元素侵蚀,形成和玉料本身不同的颜色。

   这就叫沁色。

   因为沁色无法控制,所以每块玉料,沁色的形状都不相同。

   眼前这两件玉器,上面的沁色,就和我手里那两块的有区别。

   即便这两块玉料是千挑万选,沁色大致形状和我那两块一样。

   边边角角,细微的差别,还是能一眼能瞧出来。

   我原本躁动不安的心,瞬间变得平静。

   我懂了!

   黄明昊的这两件玉器,是两件赝品!

   他好大的胆子,也好大的赌性!

   此刻,我已经将整件事想通。

   因为瘦猴和我的原因,他原本口出狂言放出风,用来威逼利诱白菲菲姐妹的两件玉器,最终没有到手。

   但他不甘心。

   他不是单纯的好色,他打白菲菲姐妹俩主意的真正目的,是侵吞白家的产业。

   这么大一口肉,眼看就要得手,却突然飞走了,放谁身上也接受不了。

   于是,他找来两块历史久远的老料,将其雕琢成玉圭和玉璧的模样,想借此继续谋划白菲菲她们。

   可这么古老的老料,价值本身就不一般。

   一旦补过加彩的师傅出一点错,不仅他的目的达成不了,整块玉料都会废掉。

   哪怕造假最终成功,可师傅的手艺,也不一样。

   若是被轻易看穿这是新雕的,整个计划也会坏掉。

   极大的造假难度,以及对造假师傅手艺的考验,让这件事,显得胆大包天。

   不过。

   正如那句话,风险越大,收获也会越大。

   一旦赝品做得好,做得让人真假难辨,获利比之这块玉料,何止翻了千百倍。

   至于他们通过幺姐,找其他鉴定师的原因,也很容易想得到。

   一般有点能耐的鉴定师,大多早就靠了码头,多为各大古玩店的坐馆掌柜。

   这些鉴定师,几乎都互相认识。

   要是直接找这些人,一旦事情出了岔子,瞬间就会传的人尽皆知。

   于是,他们才会找上幺姐这个行外人,让他联系不怎么相关的鉴定师。

   我抬起头,将目光从两件玉器上面移开。

   正好对上了黄明昊和那老头的眼神。

   他们目光灼灼,浑身紧绷,看起来很是紧张,又尽量伪装得一两轻松。

   尤其是那老头,我的每个动作,都会引起他的高度注视。

   很显然,这赝品,就是出自他的手。

   不得不说,他造假的本事十分高超。

   哪怕是我,单从技艺上,也没法轻易鉴别出真假。

   若非那两件真品在我手里,我大概要着了他们的道。

   可惜,他们终究棋差一着。

   放下玉器,我就要开口。

   话到嘴边,一个想法从我脑海里瞬间闪过。

   不到一秒钟,我做了一个决定。

   于是我脱口而出:“商周时期的玉圭和玉璧,鉴定为真!”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