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室韦和蒙古
次日一大早,杨忠嗣准备去招降室韦军。
李彻被吵醒,走出大帐见杨忠嗣只带了十几个亲卫就要往出走,吓得魂飞魄散。
好在有杨璇、陈平之等人死命阻拦,才没让杨忠嗣就这么走出去。
李彻可是见识过,那群室韦人虎了吧唧的,老杨带这么点人过去,再让人一狼牙棒给敲喽。
众人轮番相劝,但杨忠嗣执意要去。
李彻无奈,只得妥协:“只带着这些人怎么能行,至少从我的亲卫营拨去三百亲卫。”
杨忠嗣摇头道:“不可,室韦人尚武,带这么多人去会被视为胆怯的表现,他们不会向胆小之人臣服。”
“那就不劝降了。”李彻咬牙道,“区区十万人,等后续的部队到了,直接平了就是。”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李彻宁可不要这十万生力军,也不想失去杨忠嗣这尊大神。
杨忠嗣沉默了片刻,这才开口:“殿下,老夫入奉之后,您打算让我去做什么?”
“自是跟我回朝阳城,节制奉军全部兵马,当我的全军统帅!”李彻毫不犹豫道。
杨忠嗣摇了摇头:“老夫曾立过誓,终生不入宁古郡城。”
李彻顿了顿,想说现在的朝阳城已经不是宁古郡城了。
但转念一想,面对杨忠嗣这样心思坚定之人,实在没必要玩这种文字游戏。
“那您想要做什么?”
杨忠嗣回道:“老夫最擅长的便是领一军,镇守一地,保边境安宁。奉国各地,唯北方之地老夫最熟悉,若是殿下准许,老夫请命镇守奉国北方疆土。”
李彻叹了一声:“杨叔既打定主意,本王自无不允。”
“北方寒冷偏僻,奉军将士在此长期驻守难以适应,反而是此地原住民早已习惯了气候,以他们为卒更为便利。”
杨忠嗣认真地看向李彻:“殿下,奉国需要这十万人,老夫也需要十万士卒,此行老夫是一定要走一遭的。”
李彻知道杨忠嗣言之有理,难以反驳。
犹豫再三后,只得点头应下:“好!但杨叔也得答应我一件事。”
“殿下请讲。”
“不带亲卫就算了,您至少把这两只带上!”
“只是两人的话,却是无妨......嗯?等等,为何是两只?”
片刻后,李彻看着杨忠嗣带着十数骑向北而去,后面还跟着两只斑斓大虎,满意地点了点头。
杨忠嗣骑在马上,余光瞟向紧跟在自己身后的两只山君。
嘴角抽了抽,虽然脸上仍是云淡风轻,但身体却很诚实地加快了马速。
军营之中,霍端孝也笑着说道:“殿下放心,有二位虎将军在,杨帅必是安全无忧。”
李彻也咧嘴笑了笑。
一旁的王三春却是吐槽了一句:“我怎么越看越想,杨帅他们在前面跑,两只老虎在后面追呢?”
李彻笑容一僵,狠狠瞪了他一眼:“你这厮!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招揽室韦军队非常顺利,果然如杨忠嗣所说,室韦人天生慕强。
杨忠嗣把前任首领的首级往那一摆,顿时就有半数人生出了降意。
而且杨忠嗣这一年来在也闯下不小的名声,又有两只山君在侧壮声势。
愚昧的室韦人只当奉军有山神相助,对奉王敬若神明,哪里还有与其作对的胆子。
到了中午,李彻便看到大批室韦人扔下兵器,徒步走入奉营中投降。
李彻看着这群穿着鹿皮的汉子,操着和契丹人差不多的语言,乱哄哄地走进营地,心中不禁有些唏嘘。
谁能想到,曾经差点征服全世界的蒙古人,也曾是此等原始野蛮的模样。
没错,实际上室韦人就是蒙古人的先民。
蒙古的祖先是蒙兀室韦,9到10世纪,一部分室韦人逐渐西迁,到了鄂嫩河、克鲁伦河与土拉河三河的上源肯特山一带,从事游牧。
西迁后的蒙古部子孙繁衍,氏族支出,组成数十个部落集团,这些部落之间互相征伐,充满了仇恨。
直到那个男人横空出世,灭塔塔儿部,吞并其他部族。
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
那个男人就是成吉思汗!
想起这段历史,饶是李彻已经是手握数十万重兵的藩王,也不由得肃然起敬。
巅峰时期的蒙古骑兵真是冷兵器时期的巅峰战力,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以总数仅30多万人的军队,在50多年的东征西讨中,先后灭了40多个国家,征服了720多个民族,把亚欧大陆虐了遍!
在其鼎盛时期,蒙古帝国的版图面积超过了3500万平方公里,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俄罗斯诸公国,南达爪哇中南半岛。
如此广袤的疆域,占据了当时整个人类世界的五分之四还多!
成吉思汗很猛,李彻也很佩服,但为了奉国,还是让他老老实实在白山黑水间渔猎放牧为好。
至于那些惊人的战绩,便不劳烦他老人家了,自己自会替他实现!
。。。。。。
草原,辽国上京。
听着外面逐渐停歇的枪炮声,耶律原一声不吭地坐在父亲的王座上,手中紧握着一把弯刀。
弯刀上有金子镌刻的纹式,刀把有一条栩栩如生的狼头装饰。
拔刀出鞘,沉静的剑光如水般洒出,映照出耶律原血红色的眸子。
一名侍从跌跌撞撞地从殿外跑进来,看见耶律原还坐在王位上,顿时惊呼道:
“太子,奉军已经打进城来了,我们快走吧!”
耶律原看都没看他一眼,只是盯着这把代表辽国皇室的宝刀,思绪已经飘到几天前。
那时奉军刚刚兵临城下,还未完成封锁。
自己手中尚有守军三万,还有从战场上溃败下来的各族军队,共计十万人。
得知父汗战败的消息,耶律原震惊的同时,心中却也有些窃喜。
他已经当了二十年的太子了。
耶律大贺牢牢把持着朝政和兵权,他这个辽国皇太子看似尊贵,实际上和摆设没什么区别。
他不服,耶律大贺能白手起家,一统契丹诸部,重建辽国,他耶律原也能!
然而,很快现实就给了他沉重一击。
得知奉军由李霖挂帅,还有靺鞨诸部十余万人相助,浩浩荡荡向上京扑来。那些溃逃下来的部族首领全都被吓破了胆,根本不敢死守上京,只想着往西边草原逃窜。
有种的契丹军都跟着耶律大贺去北面了,这些逃到西边的多为贪生怕死之人。
短短三天时间,十万守军便跑得只剩下不到五万人了。
游牧民族向来如此,打得过中原王朝那就开始烧杀抢掠,打不过就往草原大漠一跑,茫茫大的天地又如何追得?
然而,所有契丹人都能跑,只有他耶律原不能跑。
因为他耶律原是耶律大贺的儿子,是辽国的储君,是部族的首领。
耶律原很清楚,耶律家族统治辽国数十年,这里才是他们的根基。
若是背弃人民,离开了这片土地,耶律家族的权威将不复存在,不再会有任何族人愿意追随他。
到那时,除了被其他部族吞并,再无任何结果。
耶律原没办法,唯有死战到底。
却未曾想到,奉军从攻城到破城,只用了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