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还说你不是神仙

第109章 无字信

还说你不是神仙 笔磨磨 3531 2025-03-20 09:12

  在农历二十八这天。

   南安朝上下,不知道是不是约好了似的。

   大小官员,排着长龙前来张天府宅拜早年。

   第一个来的是卓平,官方名义自然是代表皇帝前来“慰问”,送了一份厚礼。

   张天自然得给南安朝最高统治者的面子,请了卓平进去。

   卓平送上礼物,转达了皇帝的一些祝贺语。

   张天也说了一些客气话,让卓平带回去给皇帝。

   等过场走完,卓平借了个房间,换回一套平民衣服。

   一出来,就跪在张天面前,送上拜师礼,奉上一杯茶。

   “记名弟子卓平,拜见仙师。”

   “嗯。”张天喝了口茶。

   卓平又从衣袖里拿出一幅画卷,双手奉上,道:“仙师,弟子近日有新作,请仙师指正。”

   张天接过,展开一看。

   他的素描水平仅限于中学的那几节美术课,还比不上现在的卓平,于是,只能在3d立体感方面指导几句。

   又勉励了几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的话。

   如此,便算是完成拜师礼,收了这个记名弟子。

   “谢恩师指点。”

   卓平满心欣喜,很想留在张府不回去。

   那些大小官员,见了面喊他一声“中贵人”,但总时不时会露出一丝鄙视感。

   卓平身为阉人,对此最为敏感。

   那些官员以为掩饰得很好,却不想被卓平一一看在眼里。

   在展现《仙人擒蛟图》的时候,朝堂百官更是破防,连装都不装了,公然嘲笑。

   卓平知道自己的本分,那么多官员也恨不过来,只能藏在心里。

   但是,张天是例外。

   自始至终,卓平在张天这里都没有感受到一丝的歧视。

   日常聊天中,更是将他当作一位平常人,甚至是一位平等的人看待。

   这让卓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尊感,心中大为感激。

   最近更是获得了张天的传艺,令自己的画技突飞猛进,近乎再造之恩。

   若不是身份特殊,现在就可称为画画界的一代宗师了。

   这些种种,卓平真想永远在这里侍候张天,不愿回到那压抑的皇宫中去。

   可惜,他身份特殊,不得不离开。

   离开之前,卓平在原地踌躇良久,差点就要打圈圈了。

   “仙师,弟子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天一笑,小样,接下来你肯定以为我会说“但说无妨”吧?

   哎,我偏不讲,就是玩儿。

   张天眼神越过卓平,看向天空,语气空灵道:“当你不得不讲的时候再讲,讲给那不得不听的人听。”

   卓平一愣,略作思索,作揖道:“谢仙师指点,弟子懂了。”

   说完,带着2个随行太监离开。

   搞得张天都有些心痒痒,这家伙到底想讲什么?怎么突然又懂了?

   可惜碍于身份,不好将自己的话吃回去。

   卓平走后,接下来,就是蔡丞相和史尚书等一二品大员。

   这些人是官员中的代表,张天虽然不怕,但没必要无缘无故的甩人脸色。

   于是,亲自接待。

   不过,就没那个时间一位一位接待了。

   张天请蔡丞相、史尚书、太常侍少卿等几位大官一起进来,相互说一些拜年的客套话。

   客套话说完了,蔡丞相微微一叹,道:“张公子,不瞒你说,今天除了给你拜个早年,老夫还有一事相求。”

   当朝丞相当着几位大臣的面说求人,张天也不能堵他嘴,只好道:“但说无妨。”

   蔡丞相道:“老夫今年已经七十有二,家族之中,在老家已替老夫选好了坟地。”

   “老夫就怕什么时候一觉不醒,愧对皇上的厚望。”

   “是以愿来生做牛做马,继续报答皇上大恩。”

   “那个……阎罗王那里,不知张公子可否美言一二?”

   自古以来,华夏子民看待死亡这个问题就很奇怪。

   一方面非常忌讳,很多话不能乱说。

   例如,“死”不能直接说“死”,要说驾鹤西去。

   但是,另一方面又非常坦然。

   很多年老之人,会自己准备寿衣、棺材,甚至挑选自己喜欢的坟地。

   坦然迎接死亡。

   由此还诞生了“棺材本”这个词语。

   蔡丞相的话很直白,就是希望投个好胎。

   阳间的事情他都准备好了,但他权力再大,手也伸不到阴间去。

   所以,只能求张天这位所谓的“仙人”。

   从“起死回生术”、“过阳寿法”,再到像店小二似的将阎罗王召唤上来。

   桩桩件件,都在暗示张天的身份之高,可通阴阳。

   “嗯……”张天沉吟。

   当初为了安慰苏儿,搞出阎罗王的全息投影,张天就预料到会有被人求的这一天。

   只是,这类请求该如何处理呢?

   来者不拒,那肯定不行。

   那就显得自己这个“仙人”太廉价了。

   一律拒绝,也不太好。

   很多请求不答应,就相当于得罪人。

   自己在的时候自然不怕,但从长远来看,没有必要惹这个麻烦。

   若是自己回不去,在这个时代结婚生子,也得为子孙、弟子考虑一二。

   与其这样,还不如借着这个假象,做一些人情。

   如此一来,自己得了阳间的好处和人情,那些求的人得了心安,消除了对死后世界的恐惧。

   反正投胎转世,投的什么胎,转的什么世,也无从考证。

   只不过,眼前的蔡丞相,张天了解过,风评并不好。

   在很多清流、百姓口中,是个大贪官、大奸臣。

   张天有后世的视野,知道这是皇帝的帝王手段,其根源在皇家。

   所以,倒不像其他人那样义愤填膺。

   但是,也不能无视这个时代的风评。

   几位大臣见张天沉吟良久,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虽然他们比蔡丞相年轻,但终究会有这么一天,谁都想看看张天的态度。

   张天道:“你们可听说过武则天的无字碑?”

   “自然。”众人点头。

   史尚书道:“武皇为千古女帝,留无字碑,意思是功过得失,由后人评判。”

   “那就好。”

   张天叫徐经业拿一个信封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塞了一张空白信纸进去。

   并不封口,然后在信封外面写了“阎王阅,张天留”六个字。

   然后,让徐经业将信封转递给蔡丞相。

   “丞相,这封信在你百年之后,叫人在坟前烧了即可。”

   “至于里面的信纸,可写,可不写,写什么,不写什么,随你心意。”

   “这……”几位大臣面面相觑。

   想从同僚眼中找出答案来。

   可惜,这事莫名其妙,连张天自己都不知道答案,他们又怎会找到答案呢。

   张天只觉得这样高深莫测,很自然便这样做了。

   以己度人,张天怀疑很多神棍说的话听不懂,估计也是这个原因。

   若是普通神棍,遇到不信邪的人,说不定还会被呵斥一番,乱棍打出门去。

   偏偏几位大臣在张天面前,不敢有半点这方面的心思。

   反而一个劲地想,张公子给信之前,特意提了一下武皇的无字碑,这是什么意思呢?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