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张天探索出来的心灵境界,入静、入定之后,就是虚极、心照、神游等。
但小短腿到了“入定”层次后,继续深入,却不是“虚极”境界。
而是入定越来越深。
就像是在一个深渊里,无限下潜。
张天心念一转,顿时推演出原因。
虚极、心照等境界,是基于人类的智慧,用来推演宇宙规律的精神境界。
小短腿没有人类的智慧,无法进入这种精神境界。
只是依据本能,不断加深“入定”这个层次。
人类的精神境界,每一个层次都难以穷尽。
就像入定,在精神境界划分中,只在第二层。
修为浅的人,只能入定半天功夫。
而修为高深之人,可入定十天半个月。
更有传说的神仙人物,能入定十年八年,甚至几百上千年的。
传说菩提达摩在嵩山一处山洞面壁,双腿曲盘,两手结弥陀印,五心朝天坐禅入定,一定就是九年。
一般来说,这种入定并非一口气坚持九年。
而是先入定,然后醒来,之后吃点东西,活动一下四肢,然后再次入定,如此反复进行。
之所以要中断,其根本原因是肉身顶不住。
每一个心灵层次,都需要极强的体能支撑。
否则,一个入定,好几天没醒来。
不会辟谷,或者身体弱的人,可能会衰竭而死。
到了“虚极”之境,就连大宗师都只能坚持几个瞬间,唯有突破凡人界限的磁力境能够稳定维持。
到了“心照”之境,对体能的要求就更高了。
磁力境就算修炼到这个境界,也会感到很吃力。
与围棋AI的那一战,仅仅进入心照几个瞬间,就差点抽干许智渊。
事后就算醒来,十有八九也废了,不可能晋升磁力境。
好在当时张天在身边,否则一代宗师就像流星一样,仅仅照亮星空一瞬间就陨落。
随着小短腿“入定”下潜得越来越深,张天感到对身体的负荷也越来明显。
在这个层次,每停留一分钟,几乎就能抽干一个大宗师的体能。
好在张天与小短腿的体能都非常人可比,这点消耗还不算什么。
很快,下潜的深度越过了“虚极”,追平了“心照”。
张天感应到小短腿的心思越来越少。
之前还有一些喜悦的情绪,到了最后,几乎只剩下本能了。
这股本能,是最纯粹的动物本能。
是所有动物最原始最至高无上的生存欲望。
一切的行为,捕猎,搏斗,撕咬,都是为了生存。
张天能够感应到小短腿那强烈无比的生存欲望。
一般来说,人如果在入定中出现强烈的欲望,就代表着出现心魔。
小短腿也一样。
生存的欲望,会带来焦虑,但也会带来更大的动力。
张天隐约捕捉到,小短腿脑海里出现当年在埃及的自天而降的四足神龙。
小短腿此时仿佛在梦魇里,想飞起来,却又被困在地上,一动不能动。
眼睁睁地看着四足神龙载着张天离开,充满无力感。
然后又仿佛看到等不到主人来见自己。
最终化为一堆枯骨,盘在登仙台上,周围下满了薄薄的雪花。
终于,这股生存焦虑强烈到了极致。
小短腿的心思猛然突破“入定”的极限,进入到一个更为纯粹的精神境界。
渺渺冥冥之中,只剩下一个最纯粹的念头,那就是自我的存在。
这是所有生物灵性的开始,知道自己的“存在”,然后才有认知,才会产生智慧。
在最纯粹最底层的精神深处,小短腿的身体渐渐发生变化。
纯粹的精神,不断催化体内的基本元素。
小短腿不知道这些元素是什么,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物理公式来计算。
只凭着最纯粹的精神本能,让自己身体发生变化。
原本半衰期为5700年碳-14元素,加速衰变。
释放出电子和反中微子等基本粒子,以及能量。
在β衰变的能量作用下,其他碳-12元素,则缓缓组成类似石墨烯的生物结构。
即是谢青生命名的——神龙碳基。
虽然神龙碳基增长很慢,但日积月累之下,数量在不断增长。
然后慢慢替换血管、筋骨、鳞甲等生物组织。
…………
张天一直同步着小短腿的脑电波。
骤然被小短腿拉扯到这个神秘境界,顿时感觉到精神与肉体的负荷猛增。
一些杂质心思,被全部挤压出去。
即使是在虚极、心照等境界,张天也从没感受到心灵如此纯净。
无边无际的心灵空间,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最纯粹的念头——我。
除了“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念头都没有。
仿佛人类智慧最初始的灵光,今日方知我是我。
张天不知道沉浸在这个最纯粹的境界多久了,脑海之中,时间已失去了意义。
直至本能地觉得,自己能够稳定进入这个境界。
张天的心灵,才开始泛起其他念头。
念头一起,犹如纯净的识海滴入了一滴墨水。
张天顿时退出了这个境界,退到第四境的“心照”。
一句偈语自然浮上心头: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生死本是虚幻,圆寂并非终结,而是回归本真。
这个境界,就叫“归真”吧。
张天不确定历史上有没有像鲁智深这样的开悟高人。
如果有的话,估计进入“归真”这个境界短短时间,就足以抽干一个壮汉的体能。
像鲁智深那样的猛人,无病无伤,最终也会坐化圆寂。
对于普通人而言,能够窥见“归真”之境,也算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张天已经初步掌握了三种基本力,体内能量近乎无限。
倒不怕在“归真”境界中抽干体能。
张天没有忘记在这次的目的,在“心照”中推演了一会。
随即带着一个念头,无限下潜,再次进入“归真”之中。
原本渺渺冥冥的识海之中,张天似乎看到了无数球体。
大如拳头,却又不是死物。
每个球体之外,环绕着一圈光华,像一团团高速旋转的云朵。
张天的意念一接近,这圈光华云朵顿时化为几颗光点,变得清晰可见。
“电子云?”张天心念一动。
原子外层的电子并非像“行星绕太阳”那样沿固定轨道运行,而是以“概率云”的形式存在。
云密度越高的区域,电子出现的概率越大。
这样的“概率云”,一旦被“观察”或者测量,就会发生坍缩,化为一个具体的粒子。
张天的意念靠近,相当于有了一个“观察”的动作。
量子状态下的电子,顿时坍缩成确定的粒子。
这是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核心特征之一。
张天控制意念远离。
只一瞬间,那几个电子,瞬间恢复成一团高速旋转的电子云。
张天时而靠近,时而远离。
那团电子云在粒子与云状之间来回切换,似乎不需要时间。
至少以张天现在的境界,依然看不出从粒子状态到电子云状态,是否有加速的过程。
如此玩了一会,这团电子云突然崩溃。
几个电子向四周散射,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