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初到宝地,打草惊蛇
贾环、朱康站到小胖子韩王旁边。
秦遇调动护卫拿着武器冲出去,刚刚跳上船的七八个官兵,当场打倒在甲板上。
剩下的官兵都懵了,船上的人,不对劲啊,拿的都是制式兵器,凶悍无比。
到底谁是官兵啊?
这可是扬州城,钞关有几百城卫,附近还有一个军营,
这三艘船要干什么?
公开殴打官兵?
要造反吗?
疯了吧!
此时,太监小五站在船二层甲板上,朗声道:“谁敢造次?这是韩王府的船,韩王殿下就在船上,殿下是奉皇上旨意巡视江南,来扬州查贪官,惩治腐败盐商的。”
“…………”
什么情况?
来查贪官?
查盐商?
就这么大喇喇吗?
如此肆无忌惮?
大摇大摆的进城,跟扬州城的官员与盐商说,我要来查你们了。
不是大傻子?就是另有目的?
监督梁辛走过来,上了船上,小五与朱康拿出令牌,给梁辛看一眼,证明身份。
还真是六皇子,韩王殿下。
梁辛给小胖子见礼。
韩王才十七岁,皇上真的是派他来扬州查贪官与盐商吗?
太儿戏了吧?
看着两位衙役,被打到满脸鲜血,躺在船甲板上。
钞关监督梁辛疑惑的道:“韩王殿下,这是……?”
朱康道:“殿下奉旨巡视江南,这两个混蛋玩意,竟然敢诬赖殿下的船是拉货的,想要收好处,强收商税,被我们拿下了。”
监督梁辛是不会为这两个人说情的,为了两个上不了台面的小喽啰,冒险实在不值得。
亲王的颜面,也不是自己能冒犯的。
梁辛小声问了朱康,朱康自报家门是韩王府总管。
梁辛低头道:“朱总管,这两个不开眼的衙役,是下官带回去治罪?还是………”
朱康完全不给面子,道:“不必了,我们还要带回去审问,这两人卡商船,威胁要好处,应该不是第一次了,我们要好好审一审,到底是谁教的?”
监督梁辛眼皮直跳,你这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啊。
梁辛也不留着,自讨没趣了,下了二层,来到一层甲板上,走近两个衙役,小声的道:“马三,你的家里人,我们会照顾好的,你敲诈韩王的事,要老实交代,别想着抵赖,老老实实的,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要想清楚,好好交代。”
朱康在监督梁辛的旁边,听他话中有话的威胁两个衙役,也不在意。
…………
秦遇带着两百三十多名护卫,押着两个衙役,去巡盐御史衙门。
船开到指定的地方停泊,留下几十名护在船上。
钞关上的各路人马,已将韩王殿坐船来扬州的消息,传遍各方势力。
…………
小胖子韩王、贾环、曹竹斋、朱康还有小五等十几个人,边走边看,去了钞关后面的街道。
钞关后面的商铺林立,绸缎庄、茶楼、酒楼、当铺、金饰铺子、画廊、书店、繁华的街道。
行人衣着光鲜,女们梳着时兴的发型,佩戴金银首饰惊喜,江南富庶之地,果然名不虚传。
街道地摊也不少,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派繁荣景象。
左边再往前,就是青楼街了,扬州最负盛名的就是醉仙居了,多为达官贵人,盐商巨富光顾。
这里的歌姬,姿容出众仅仅是入门,还需要精通诗词音律,琴棋书画,能与文人吟诗作对。
扬州盐商富甲天下,奢靡之风盛行,青楼文化也随之繁荣。
青楼不仅是风月场所,更是文人雅士、商贾名流的社交中心,歌姬舞女多才多艺,甚至影响了当时的文化风尚。
“扬州瘦马”就是这一特殊时代的产物。
典故出自于白居易的诗:
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
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
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
三年五岁间,已闻换一主。
借问新旧主,谁乐谁辛苦。
贫苦家庭中的女孩营养不良,多显瘦弱。于是当时人们就借用白居易的这首诗,把买来的幼女比作“瘦马”。
挑选“瘦马”时,有严格的标准。仅对“三寸金莲”就有七个选拔标准:“瘦、小、尖、弯、香、软、正”。
总体而言,就是底子、资质要好。一般为七八岁的幼女,面容、肤质、骨架身材好,没有生理毛病,聪明伶俐。
培训课程丰富、严苛,有形体训练、养颜、美容化妆、琴棋书画、歌唱舞蹈、女红等,甚至烹饪、记账管事、家政技能,以及察言观色、讨好及驾驭男人等及社交技巧。
把瘦马驹养大、变强壮后,被主人以高价卖出换钱,成为畜力工具。而用心培养小女孩歌舞才艺,长大后作为妓女高价卖出,也是同理,隔几年就换一个主人。
白居易感叹社会百味。
江南富商和官员们饱暖思淫欲,以各种方式消费女性——买奴婢、纳小妾、捧优伶、逛青楼。
………
贾环咳嗽了一声,惊醒了望着青楼街的小胖子韩王。
“殿下,现在时辰还早,咱们先找个地方填饱肚子,去衙门见了林大人。”
小胖子笑嘻嘻的道:“也好,既然来扬州了,少不了要见识一番,咱们先找个小馆子吃午饭。”
大雍朝的扬州,茶馆的特殊饮食文化非常盛行,跟现代粤菜的茶点文化很相似。
冶春茶社、富春茶社、锦春园、卢氏盐商住宅酒楼、庆升茶社都是当时很出名的食肆。
来到了冶春茶社,分坐了三桌,韩王、贾环、曹竹斋、小五、朱康五人坐一桌。
上了一桌扬州特色的美食,蟹黄汤包,以蟹黄、蟹肉、猪肉为馅,皮薄如纸,汤汁丰盈,,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的吃法,盐商宴席上的珍品。
大煮干丝,淮扬菜的代表,豆腐丝干切细如发丝,配以虾仁、火腿、鸡汤煨煮,刀工精细,汤鲜味美,文人雅士尤为推荐。
狮子头,又称葵花斩肉。
三丁包,以鸡丁、肉丁、笋丁为馅,咸甜适中扬州早茶的经典。
盐水鹅,当时扬州人嗜鹅肉,皮滑肉嫩,咸香四溢。
还有千层油糕。
韩王府的人在享受美食,四周围的人,有在暗中跟随的,起码有四五路的探子,在盯梢。
(劳烦,帮用爱发电,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