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第802章 不准赎罪

  怡红院两侧,摆着两行正当花季的菊花,这是极为少见的粉色大菊花。

   粉嫩的花朵簇拥在枝头,远望过去如云似霞。

   院里的绿植,虽在秋季,依然难掩绿色,翠绿的枝条肆意的伸开,随风轻摆。

   宝玉在书房,透过木窗向外看,眼睛为之一亮。

   顾依儿端着茶盘从廊下走过,一身淡青色衣裙,腰束蓝色汗巾,越发显得腰身的纤细。

   顾依儿身后是芳官,也端着托盘,里面盛了几份点心。

   芳官是袭人安排的,让她跟着一起进去伺候宝玉写字。

   两个和尚,没水喝?

   宝玉最大的特质,是“尊重女子”,从来不将丫鬟当成“随意支使的工具”。

   或许,这是个虚伪的谎言,但是,不得不承认,宝玉相对其他纨绔子弟而言,显得更“尊重女子”。

   虽然,宝玉和其他纨绔子弟一样,玩弄女子,荒淫无道,宝玉也朝三暮四,不过,宝玉还是有底线,他从来不用强。

   相对其他人,宝玉算是尊重女子的意愿。

   …………

   贾赦的一番操作下,兵部王子腾、汪文静的配合,蜀王府的人,顺利的拿到兵部五品武库司郎中的职位。

   这个结果,让王子腾心中轻松了一些,只等着蜀王完成承诺,将王仁放出来。

   只等王仁放出来,王子腾打算将王仁赶回金陵,以后不给他来京城惹事生非了。

   没想到,蜀王府将王仁送回刑部大牢当天,刑部查过卷宗,马上就宣判了。

   王仁非法殖货,贪图厚利,违反朝廷的禁令,发配工部营缮清吏司服刑。

   工部营缮清吏司,有督修京城或直隶辖区内外城修建劳役,王仁被判罚修城墙,限期三年,功满方可开释。

   刑部特令,不准其赎罪。

   还不给王仁花银子赎罪?

   王家上下顿时都傻了。

   刑部判王仁,修城墙三年?

   还不准赎罪,要王仁老老实实做满三年劳役。

   蜀王府是负责侦办这案子的,他们可是答应了上交材料给刑部,对于王仁的过错,会尽可能的淡化其罪责?

   怎么会如此?

   难得是蜀王出尔反尔,戏耍了楚王系?

   王子腾很是不解,派人去询问了蜀王府。

   蜀王府回话,已经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尽可能在卷宗里面,轻描淡写记录王仁的过错。

   至于,刑部为何还会重判王仁,是蜀王府没办法掌控的。

   蜀王这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让王子腾很是愤怒。

   王子腾他们已推荐蜀王的人,坐上兵部五品郎中一职,你现在是翻脸不认账吗?

   王子腾、汪文静、冯唐、还有丁忧在家的保宁侯,都是楚王系在兵部的势力,他们能推荐蜀王的人,坐上兵部郎中一职,自然也能拉你下马。

   王子腾还找了关系,想留王仁在京城附近的县修城墙,京城步军统领衙门,还是有些关系的。

   王子腾走了一些关系之后,王仁却还是被工部清吏司丢去通州服刑,去通州水营配合修缮城墙,两日内出发。

   让王家头疼的事,还没完。

   御史台的御史,上折子弹劾王子腾。

   一,劾其治家无方,约束不严之罪。

   身为朝廷重臣,位列九省都检点,受国厚恩,尊荣已极,然其家族子弟,疏于管教。

   二,劾其顾念私情,有亏臣道之罪。

   王仁之罪,证据确凿,刑部依律判决,并无异议,王子腾其侄犯罪之初,既未大义灭亲,主动举发,判决之后,其态默然,视若无睹,子弟犯法,重臣缄默,只顾保全官位体面,至国法纲常何地。

   三,劾其寡情薄义,德行有亏。

   王家长子早逝,长子之子王仁,已三十出头,终日无所事事。王子腾为其叔父,未尽叔侄照顾之情,让其堕落至违反朝廷禁令,非法殖货牟利,未尽长辈维护一职,天性凉薄,何以宣扬我朝以仁孝治天下之美德?

   朝廷内阁大学士将这几封奏折,上呈给皇上。

   皇上看了奏折,并未表态,轻飘飘的说了一句,让王子腾上折子自辩。

   之后,王子腾只能上折子认罪,承认疏于管教王仁,痛心疾首的承认了所有错误。

   皇上也没太为难他,只让他引以为戒,以后不可再犯。

   …………

   秋日已至,寒风萧瑟,京城城门外的官道上,一队刑部的差役,停在官道凉亭休息。

   有的犯人是走路的,王仁得了优待,可以坐在牢车里。

   因为王仁在刑部大牢,被刑部督捕司用了刑,身上的伤还没好。

   贾琏骑着马,身后跟着一辆青帷马车,七八个长随,还有两名仆妇。

   王柏、王德也和贾琏一起来给王仁送行。

   王熙凤从马车上下来,素面朝天,眼睛哭得红肿了。

   走近了囚车,不过几日光景,王仁仿佛老了好几岁,往日油光水滑的脸上,如今胡子拉碴,眼底乌青,在刑部大牢吃了不少苦头。

   “兄长……”王熙凤开口,声音有些哽咽,“这一去,你要保重………”

   王仁放声大哭,道:“妹妹,妹夫,你们要救我啊,我冤枉啊,我就做了点小买卖,哪里知道什么蒙古人………,那些人分明是故意给我身上栽赃的。”

   贾琏去找押解犯人衙役头子,给了十两银子,让他路上照顾一二。

   从京城到通州也不远,三四十里路,一天就到了。

   王熙凤见王仁哭得可怜,心中不忍,小声宽慰,贾琏已经找人疏通了。

   在通州服刑期间,尽可能给王仁找轻松一些的活,不会太受罪的。

   王熙凤还给了王仁一个包袱,里面有一些干粮,有两件衣服,衣服里面还夹有几十两的银票。

   王柏、王德也上前与王仁道别,讲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王仁冷淡的望着他们,压抑着心中的怒火,他觉得,自己落到如此地步,二叔他们都负有责任。

   王熙凤流泪不止,贾琏拉着她,道:“行了,回去吧,天冷了,别妨碍兄长上路了。”

   王熙凤道:“二爷,我兄长能不能熬过这三年?”

   贾琏皱眉道:“说什么话呢?我昨晚去找了环哥儿,他说自己不好直接帮忙,他给过薛蟠一封信,介绍薛蟠认识通州水营许和,我已经派人去了通州,你兄长在通州这三年,不会太受苦的,只要他老老实实,就能熬过去的。”

   王熙凤从来没有如此柔弱过,贾琏扶着她,上了马车。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