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第797章 刘家村丰收

  曾川与王乾各分管两位侍讲、侍读,还有一位修撰。

   下属办差出彩,上司自然也是有指导之功,没有贾环的时候,曾川对陈砚之还是很满意的。

   人经不起比较,还没进翰林院,贾环就开始为皇上献计献策了。

   贾环的能力摆在那里,曾川也只能羡慕王乾的好运气。

   陈砚之不甘心的道:“曾大人,贾侍读未免也太霸道了,怎能召集这么多庶吉士?他用得了这么多人吗?”

   翰林院对庶吉士主要是以培养为主。

   相当“半差半读”的储备官员,在翰林院的生涯,选拔—培养—考核—授职。

   庶吉士跟随翰林院大儒学习儒家经典的同时,需要学习处理政务,和处理繁重的文书工作,给翰林院的文官做助手。

   “陈大人,翰林院的庶吉士,可自由选择跟随官员学办差,如今,贾侍读那边有朝廷安排的差事,忙不过来,招多一些人,也无可厚非。”

   陈砚之一副为曾大人鸣不平的样子,道:“可他一位侍读,使用的庶吉士,比曾大人身边的人,还要多一些,未免太狂妄了。”

   曾川脸上依然平静如水,淡淡的望向陈砚之,如此明显的挑拨离间,如何能看不穿。

   “哼,翰林院是做事的地方,如若贾侍读是要修大书,就算再使用再多的人,本官也不能说什么。”

   曾川自然是在说气话,修大书,领衔主编的官员,不是顶级大儒就是朝廷重臣,岂能是六品侍读能干的。

   也在暗示陈砚之,你有功夫眼红别人,还不如多想想,如何办好差事。

   陈砚之道:“曾大人,燕王府替朝廷接待英格兰使节,和罗马教廷教会的传教士,让属下帮查阅他们的资料。”

   唔?

   燕王?

   曾川抚须沉吟,这可不好办了。

   今年科举已经过了,招的庶吉士不算很多,该分配的都分配了,最多只剩下四、五名庶吉士,还没有官员选。

   “陈大人,你想召多少人?”

   “曾大人,下属大概需要十个人。”

   “没这么多了,我想想办法,最多能给你找六七人,你先用着吧。”

   曾川值房也有十几个人在办差,其中有两三个是榆木疙瘩,不太开窍的读书人,可趁机分给陈砚之,留着也是碍眼。

   …………

   京郊外,刘家村里,一个小院子里,刘姥姥、王成(狗儿)、刘氏、板儿、青儿正在吃早饭。

   院门没关,两名青年壮汉口中喊着“大哥”,就走了进来。

   进来的是王山和王林,是狗儿的二弟、三弟,也都分别成家了。

   狗儿是家中老大,自从王父去世后,王家的土地,兄弟三人平均分了。

   不过,王成娶了刘氏,刘姥姥没有儿子,刘家的土地也给了狗儿,狗儿的日子要比两位兄弟要过的好。

   进屋后,王山、王林恭敬的喊了刘姥姥,这次也多亏刘姥姥进京,拿到药丸,老二王山的身体才治好了。

   “坐,一起吃一口。”

   王山连连摆手,笑道:“我们俩都吃过了,还有两个月就过年了,我俩赶马车去镇上买点布匹和年货,来看看兄长,有什么要带的?”

   今年刘家村大丰收,王氏兄弟也赚了一些钱。

   板儿跳起来,叫道:“二叔、三叔,我也想去镇上。”

   狗儿骂道:“别胡闹,二叔他们是去镇上买货,你去干什么?”

   板儿想去镇上玩,刘姥姥心疼外孙子,就说自己有些东西也想买,要带着板儿、青儿一起去。

   刘家村距离镇很近,只有几里路。

   在镇上逛了半日,刘姥姥花了几个铜板,板儿、青儿的肚子吃的滚圆。

   王山兄弟俩都买齐货物了,准备回家,经过镇上的告示栏,不少人在旁边观看。

   有人在大声议论,道:“这蒙古人的细作,怎么是个汉人的样子?”

   “这有什么奇怪,什么时候没叛徒?听说,蒙古人的细作,什么人都有。”

   “我要是看见他,就发财了,这蜀王府竟然悬赏二百两银子?”

   “哼,就怕你没命花这银子,蒙古细作一个个都是心狠手辣的,手上不知沾了多少人命?”

   王山的马车缓缓经过,板儿盯着告示上的嫌疑人画像,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说话。

   …………

   棋盘街几百户商户,没十天半个月,蜀王府的人是排查不完的。

   贾环也回到韩王府,朱康一脸惊喜的跟韩王禀报道:“殿下,我的人盯着朝鲜国使节,他们五天后,还有一批银子运来京城。”

   马盛光兴奋的道:“咱们是不是等这批银子运到了,再动手?”

   章童道:“老盛,恐怕是等不了,明日,朝鲜国使节要买绸缎,过了今晚,银子就少一大半了。”

   众人一齐望向章童,惊讶的问道:“你怎么知道?”

   章童道:“昨日,朝鲜国使节去了我二叔的绸缎庄,跟他们订了一批绸缎,明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韩王站了起来,道:“这怎么行?这可是我们的银子。”

   马盛光、章童、朱康、黄大江都笑了。

   贾环只好道:“那今晚上,咱们就去拿回殿下的银子吧。”

   马盛光、黄大江两人摩拳擦掌,尤其是黄大江,已经很久没活动活动了。

   午后,韩王进了一次宫,拿到了令牌,从城外调了一百名护卫,偷偷分批进京,加上韩王府的人,也够用了。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