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穿宋,我反了

第56章 北宋末年那些事6 i25zw.com

穿宋,我反了 彩色键盘 3178 2025-03-20 09:13

  靖康元年,一月二十八。

   姚平仲的父亲,姚古,率两万西军前来。

   种氏和姚氏都是山西将门大族,姚古担心功劳全被种师道抢去,便让自己儿子姚平仲向宋钦宗进言。

   “陛下,种师道迟迟不出兵,将士们皆摩拳擦掌,军心所向,此时出兵,定能重创金军,救回康王,拿回赔款,抢回割地诏书。陛下,此乃一举四得啊。”

   宋钦宗被姚平仲说动,而这一切李纲和种师道并不知晓。

   正在李纲和种师道查探金军情况,以求万全之策时。

   宋钦宗下了密旨,命姚平仲,杨可胜,各率领三万士卒做劫营的准备。

   以此同时,宋钦宗招募城中神棍,意图算出一个出兵劫营的黄道吉日。

   还真有一个神棍算出了出兵的黄道吉日:二月初一。

   这一天下午,内城封丘门,摆上了宋钦宗的玉座儿,可谓大张旗鼓。

   宋钦宗坐在玉座儿上,等今晚姚平仲和杨可胜凯旋而归,宋钦宗便可接受完颜宗望的跪拜礼。

   如此明目张胆的宣称劫营,被金军藏在汴梁城里的密探知晓。

   金国密探连忙回到金营,将此事告知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得知此事之后,心中疑惑:亲王宰相还在我手中,宋朝为何还敢发兵偷袭,莫非这亲王是假的?

   如今宋朝军队即将偷袭,也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完颜宗望立即部署,让所有士卒藏在营地周围,静待宋军偷袭。

   夜晚。

   在金军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宋军大败。

   杨可胜被生擒,翌日被砍了头。

   姚平仲发现战败,畏罪潜逃。

   与此同时,右相府,准备解衣入眠的李纲临危受命,再次穿上衣服,带着两万禁卫军前去救援被埋伏的夜袭军。

   禁卫军拥有神臂弓,成功救援几万溃兵。

   一夜乱战,直至天蒙蒙亮,一切才安静下来。

   完颜宗望帅帐中,康王赵构和宰相张邦昌被押了进来。

   张邦昌知道劫营失败,见到完颜宗望时,双腿打颤,害怕到极点。

   就连之前慷慨进言,不畏生死的康王赵构,也产生了恐惧。

   这也是他进入金营中,第一次感到害怕。

   昨晚的惨败,金军的凶猛,他历历在目,也为他后来性格的改变打下了基础。

   有的人,确实是能一夜之间得到改变的。

   完颜宗望见宰相害怕得全身颤抖,又看见康王相比之下勇敢许多,更加坚定了他认为康王是假的猜测。

   在他看来,宋朝建国多年,这些皇子应该柔弱不堪,贪生怕死。可这假康王不仅勇敢,还能拉弓骑马,实在不符合常理。

   于是完颜宗望派使臣进入汴梁,质问宋钦宗不守信用的同时,要求换亲王。

   宋钦宗打了败仗,哪敢不同意,反正康王跟肃王都一样,于是让肃王赵枢前往金营当人质。

   金人让我感觉到他们还有一丝信誉,得到肃王赵枢之后,把康王给放了。

   康王赵构被放之后,夺路奔逃。

   至一个无人的道观,他累得不行,便呼呼睡去。

   梦里,金军来追他了,他便被噩梦惊醒。

   抬头一看道观门口,一只白马正看着自己。

   康王赵构二话不说,骑马继续跑。

   至一条不深的河流,康王赵构无论怎么抽打白马,白马死活不愿过河。

   康王赵构见自己耗不过白马,便下马独自过河。

   等走到河对岸,他再次扭头看向对岸时,那活生生的白马变成了泥马。

   泥马不能碰水,自然就不能过河。

   这便是泥马渡康王的故事,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此事,将此河起名为康王河。

   最终,康王赵构逃到了应天府。

   汴梁城,宋钦宗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将劫营失败的过错推给李纲。

   金使提议,为了议和大事能顺利进行,要求宋钦宗罢免主战派李纲。

   宋钦宗二话不说,直接将李纲罢免。

   主战派下去了,以李邦彦为首的主和派再次跳了出来。

   种师道再次进言,要求再次发兵征讨。

   宋钦宗驳回,同时罢免种师道。

   主战派的两人皆被罢免,金军又回到了汴梁城外,目的就是要拿到剩余的赔款。

   太学生陈东,得知李纲和种师道被罢免的消息。

   带领千余太学生在大殿外跪求宋钦宗,希望宋钦宗恢复李纲和种师道的官职。

   宋钦宗并不理会,最终得知此事的汴梁城百姓,也纷纷过来请求宋钦宗恢复李纲和种师道的官职。

   百姓十万有余,在宣德门呼声震天。

   最终,宋钦宗迫于压力,恢复李纲,种师道的官职。

   两个主战派又上来了,第二天,就发兵与金军来了场大战。

   双方皆损失惨重,金军又北退二十里地。

   李纲再次请求出兵追击,宋钦宗驳回。

   因为金使来到了汴梁,说完颜宗望愿意退兵。

   就这样,被打疼的金军,拿着金银,割地诏书,亲王宰相,北撤,虽然过河的三万金军只剩下不到两万,但可谓是满载而归。

   金军第一次围开封,就此结束。

   但杀戮还未停歇。

   金军北撤的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抓壮丁,年轻女子,不仅如此,金军还将老的,小的,丑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全杀了。

   可以说,金军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几天后,金军一路的恶行传入汴梁城。

   宋钦宗避免失去民心,派李纲前去护送金军撤退,其实就是去监视金军撤退。

   第二天,李纲便率领十万大军北上。

   第三天,种师道上书宋钦宗,希望李纲改护送为征讨。

   也就在这个时候,李邦彦上书宋钦宗,希望李纲不要轻举妄动,误了议和大事。

   宋钦宗见金军已经北撤了,不想再生变故,驳回种师道的请求,采纳了张邦昌的意见。

   宋朝跟其他朝代不一样,一兵一卒的调遣都要经过皇上。

   也就没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

   李纲十万大军北上,见到金军的恶行,宛如地狱般的人间,皆愤怒不已,却碍于宋钦宗的皇命不敢出手。

   金军得知此事,更加张扬跋扈。

   当着宋军的面,残杀宋朝百姓。

   都统制马忠的队伍里,一名士兵忍无可忍,抽刀杀死了一个金兵。

   马忠为了自己和军队的仕途,将这名杀了金兵的士兵砍了头,送到金军手中谢罪,这事便不了了之。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