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中祖:朱慈烺

第370章 张献忠坐不住了

  但因建奴初次入寇时,作战不利,被罢官归乡,崇祯十六年张献忠入川,他自发组建民团,驻守营山,招抚群寇抗击张献忠,但被时任四川巡抚廖大亨认为是和流寇同流合污,逮捕入狱。

   后廖大亨在四川缉税过急,导致民变,被罢黜,甘良臣得以赦免归乡。

   而甘良臣所说的朱化龙,前文介绍过,乃潘松镇守副将,镇守潘松一直并未被大西军攻占,而詹天颜,乃是龙安府知府。

   詹天颜乃贡生出身,历任石泉知县,擢升龙安知府,日前樊一蘅收到奏报,詹天颜同朱化龙已反攻龙安府,收复龙安,整军待旦。

   “不妥,督师,标下以为,当稳固地盘,向南平定各地,彻底收复川南各地,一是不给张献忠召回各地守军的机会,二是切断张献忠南下流窜的可能。”

   游击将军侯天锡则认为当南下巩固势力,再图北上,成都按当下形势来看,已成瓮中捉鳖,不急一时。

   侯天锡乃前四川总兵侯良柱的养子,勇武过人,侯良柱与李自成血战殉国后,自发组建一军,誓要为父报仇,彪悍敢战,乃一虎将。

   “下官也认为侯将军所言不错,当求稳为妥,下官闻张献忠还有水师在手,难保不会趁机南下,顺长江东进流窜。”曹勋所部的蜀王军,监军范文光也是附议南下。

   “嗯。。。诸位所言,都有道理,虽然目前有海军巡弋江上,但难保张献忠会钻空子东窜,要是流窜到湖广,我军就铸成大错了。”

   “横竖张献忠已是瓮中捉鳖,本督意,分兵南北齐攻,北上眉州、邛州,南下收复各城,再看张献忠有什么动作,我军再应对不迟。”

   “督师明鉴。”

   “既如此,本督就给各位分配任务,务必尽快拿下。”樊一蘅面容一整,严肃的说道。

   “请督师示下。”

   “余朝宗。”

   “标下在。”

   “本督命你领军三万,北上进取邛州,拿下后等待本督命令,不得有误。”

   “标下领命。”

   “杨展。”

   “标下在。”

   “本督命你领军三万,北上进取眉州,拿下后等待本督命令,不得有误。”

   “标下领命。”

   “贾登联。”

   “标下在。”

   “本督命你领军一万,北上进取资州(资中),切断张献忠南下水道,不得有误。”

   “标下领命。”

   “杨维栋。”

   “标下在。”

   “本督命你领军一万,北上进取资阳,驻守水道。”

   “标下领命。”

   贾登联乃播州总兵官,杨维栋乃播州土司杨应龙二子,播州之乱平息后,杨应龙兵败身死,杨维栋被招抚,二人皆是樊一蘅西进之时,从播州征调。

   “侯天锡。”

   “标下在。”

   “本督命你领军一万,北上进取简州(简阳),驻守水道。”

   “标下领命。”

   樊一蘅也是刚硬务必,不光从西南方向向成都逼近,成都南下的沱江沿线三城,也要收复驻守,防止张献忠南逃。

   “高明佐。”

   “标下在。”

   “本督命你领军三千,南下收复泸州,驻守水道,泸州有海军协助,三千军足矣。”

   “标下领命。”

   “马应试。”

   “标下在。”

   “本督命你领军五千,南下叙州府,收复各城。”

   “标下领命。”

   “甘良臣、顾存志、莫宗文、曹勋、屠龙、白侯、王万春,你们随本督坐镇嘉定,率本部两万余中军待命,以资不测。”

   “标下领命。”

   值得一提的是,顾存志乃大明开国功勋,滕国公顾时九世孙,莫宗文乃贵州人氏,一路平叛升任四川副总兵。

   “传命松潘副将朱化龙,命他们暂且驻守龙安府,等待本督军令。”

   这一下,樊一蘅四面出击,直逼成都,搞得张献忠一下子就慌了神。

   张献忠入川比较突然,把本就散乱在四川各地,没有准备的明军,凭借军力优势,摧枯拉朽的击散了,但还是那句话,川地太大了。

   而且川地水系、山系、土司密布,被逐个击破的明军并未消散,而是在各地张献忠触碰不到的地方蛰伏了下来,如今两边登高一呼,各地明军从者如潮。

   轻轻松松就在川地聚起数十万大军,而大西在川地的治理并未牢固,百姓仍然心向大明,认为大明才是正统,反攻收复事半功倍。

   是以,在起事后短短不到两个月,张献忠在四川的政权已经摇摇欲坠,岌岌可危了。

   这并非是朱慈烺穿越来这个世界影响了川地多大的动静,事实上,川地的作战,朱慈烺基本没有任何部署,本就是意外之喜。

   除了派海军稍作协助,并发了一些军费外,朱慈烺并未插手什么。

   历史上,四川的反攻本就是如此,而且同样迅猛,杨展、曾英各在川东、川西迅速壮大,各聚兵十数万,逼得张献忠逃离成都北上,遭遇清军战死。

   现在这一切,本就是在按照原有的历史行进,只是比历史上早了一年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