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清溪村酣饮识豪杰,燕藩世子谋虚实 i25zw.com
此时一旁的周虎 “腾” 地站起来,他一脸不可思议地瞪着吴天翊,手里的酒盏晃得厉害,酒液洒出些许都浑然不觉!
愣了一会,对着吴天翊大声问道:“您就是燕藩那位单枪匹马闯万千敌阵、救回被困亲卫的吴世子?!”
话音未落,他忽然仰头大笑起来,拍着大腿道:“好!好啊!没想到咱这偏僻山村,竟能亲眼见到你这般少年英杰,痛快!真他妈的痛快!”
说完,他仰头将碗中残酒一饮而尽,随即拎起酒壶,又给自己斟满一碗,大步走到吴天翊面前,碗底重重一磕矮几,豪爽道:“世子!我周虎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你这般有勇有谋的好汉!这碗酒我敬你,你可别嫌弃我粗鄙!”
吴天翊见状,也不推辞,拿起自己的酒盏起身,顿了一下,随即伸手从周虎手上拿过酒壶,笑着挑眉道:“与周兄这般豪杰对饮,用盏哪够痛快?”
话音未落,他便直接举起酒壶,对着壶口仰头饮下,酒液顺着嘴角淌下几滴,他却毫不在意,抬手一抹,眼底满是畅快。
周虎见状,也跟着哈哈大笑,干脆放下酒碗,也拎起另一壶酒直接对饮,两人你一口我一口,酒壶碰撞间满是不拘小节的热络,席间气氛瞬间从方才的震惊转为酣畅淋漓的痛快。
一旁的周靖远看着这一幕,见吴天翊丝毫没有世子的架子,反倒与自家粗莽儿子喝得投契,浑浊的眼眸里闪过一丝暖意,不由得捻着花白的胡须轻轻点了点头。
而王顺站在原地,脸上满是担忧 —— 吴世子身份尊贵,周虎这般没有尊卑之分的模样,万一冲撞了对方可如何是好?
他刚要上前劝阻,周靖远却悄悄伸手拉住他的衣袖,递了个眼神过去,凑到他耳边低声道:“让他们年轻人多亲近亲近吧!”
望着席间肆意对饮的两人,周靖远眼底泛起复杂的神色 —— 所谓知己莫如父,他又何尝不知自己那儿子是块天生的虎将料子,一身蛮力与冲劲,若在军中打磨几年定能成为勇冠三军的猛将。
可自从自己遭诬陷隐姓埋名,周虎也跟着从将军府的少将军变成了乡野村夫,空有一身武艺却只能在庄院里练拳,连提刀上阵的机会都没有。
每当看到儿子对着旧铠甲发呆,或是抱怨 “一身力气没处使”,周靖远心中便满是愧疚 —— 是自己连累了他,让这匹本该驰骋疆场的野马,困在了这方寸山村。
可他有苦难言,南楚奸臣张敬仍在朝中掌权,当年参与陷害他的势力盘根错节,只要他敢暴露身份,不仅自己性命难保,整个清溪村的乡亲都会受牵连。
这些年他看似平静度日,实则暗中派心腹收集各国情报,尤其是大乾的政局动向 —— 大乾中枢腐朽,藩镇割据,表面上燕藩是几大诸侯中最弱的,所辖之地狭小、兵力不足十万,可从近年的一系列举措来看,却藏着惊人的潜力!
这位燕藩世子横空出世,以弱胜强大败北蛮,在燕藩三郡推行屯田制让燕藩粮草渐足!
不拘出身提拔寒门将领,连降将都能委以重任,更有 “千里护嫂” 的情义、计杀权宦曹进忠的智谋,桩桩件件都证明这位世子绝非外表那般青涩稚嫩。
虽然他从不认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这个看似只有十六岁的少年世子独自促成,背后定然有谋士辅佐、将士用命,但这少年能凝聚人心、明辨良策,更能在关键时刻拍板定夺,绝对是一个能够知人善任、驭下有方的主子。
尤其是此刻,见吴天翊身为燕藩世子,却能放下身份架子,与粗莽的周虎以酒壶直接对饮,毫无半点矜贵之气,周靖远心中那潭死水终是起了波澜。
他隐居多年,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懂领兵的将军,深知 “良禽择木而栖” 的道理 —— 吴天翊有勇有谋、胸襟开阔,正是他心中最理想的主公。
投效的心思一旦升起便难以压制,可他并不急着表态 —— 他要等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能让自己毫无顾虑、带着周虎和庄中旧部全力辅佐的契机!
这并非待价而沽,而是为了确保这份投效能真正实现价值,也为了给儿子铺一条能堂堂正正重返战场的路。
周靖远轻轻叹了口气,抬手将杯中冷茶一饮而尽,目光再次落在吴天翊身上时,已然多了几分审视与期许。
酒过数巡,周虎终究是年轻气盛,酒量撑不住性子,没多久便醉得满脸通红,舌头都打了结,拍着吴天翊的肩膀喊 “兄弟”,最后更是直接趴在桌上呼呼大睡。
吴天翊见状,也适时地晃了晃身子,手撑着额头露出几分醉态,在孟七和李山的搀扶下,脚步虚浮地回到周靖远早已备好的客房。
待孟七等人轻手轻脚退下,房门刚一合上,吴天翊便缓缓睁开眼睛,眼底哪还有半分醉意 —— 这时代的米酒度数与前世啤酒相差无几,以他两世为人的酒量,怎会这般轻易喝醉?
他可不是原身那十六岁少年的心智,前世几十年的人情世故与城府,早已让他学会在看似随性的场合里藏起锋芒、暗中观察。
方才席间,他看似与周虎酣畅对饮,余光却始终留意着周靖远的神色变化,从最初的震惊到后来的审视,再到眼底深藏的期许,这位南楚名将的每一个细微反应,都被他尽收眼底。
只是眼下,他对周靖远的了解还仅限于孟七口中的传奇与周虎酒后的只言片语,大多是浮于表面的战绩与遭遇。
燕藩如今缺兵少将、粮草军备皆不充裕,说是 “一穷二白” 也不为过,可正因为缺,他才更不能急功近利、来者不拒。
周虎自然是可用之才,孟七已暗中提点,周虎的武力值虽略逊于赵一,却已是亲卫中的顶尖水准,一身蛮力与战场上的冲劲更是难得,收为麾下做个先锋将领绰绰有余。
可周靖远不同,若孟七所言非虚,这位老将才是他此刻最急需的 “帅才”,甚至能成为自己倚重的左右臂膀。
并非林霄、萧晋、欧阳源一等人不够出色 —— 林霄虽够稳重,心思缜密且擅长骑兵布局,却在全局统筹、平衡各方资源上稍显不足,难凭一己之力撑起整场大战的调度。
萧晋精于谋划后勤、稳固后方,把粮草军备、民生安抚打理得井井有条,却从未真正领兵上过前线,缺乏临阵决断、应对战场瞬息万变的实战经验。
欧阳源一虽然忠心耿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可是无论从行军布阵的谋略,还是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应变无方,都与独当一面的将才存在差距,更遑论统帅三军。
他们各有专精,都是燕藩不可或缺的助力,却都难担 “帅印” 之重,无法做到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的全局把控。
而周靖远不一样,他镇守南疆三十年,历经大小战役数百场,既有 “红河大捷” 以步制骑的经典战例,也有 “瘴林之战” 破解蛮族诡计的智谋,更懂军队管理、军心凝聚之道。
尤其是在弱旅破强敌、绝境求生方面的经验,正是眼下燕藩最需要的!
这样一位身经百战、兼具谋略与威望的老将,若能真心归附,燕藩的军事实力必将迎来质的飞跃。
只是,招揽这样的人物,不能仅凭一时热血,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与筹码,更要让他看到燕藩的未来与希望 —— 这一点,吴天翊心中已有了盘算。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孟七口中的传奇、周虎酒后的真言皆为实情,周靖远确实是那位能堪大用的南楚名将。
这一夜,吴天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窗外的月光洒在地上,仿佛铺上了一层银霜,可他却无心欣赏这宁静的夜色。
周靖远的事情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让他焦虑万分。
他不断地在脑海中思索着,如何才能揭开周靖远的真实面目,这个可能关乎南楚命运的关键人物,到底是真如孟七和周虎所言的真的是蒙冤而隐,还是另有隐情?
突然,吴天翊的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他想到了与自己有盟约的江湖势力 ——“焚天宫”。
“焚天宫” 在江湖中势力庞大,消息灵通,眼线遍布各地,若是能借助他们的力量,或许能更快地了解周靖远的情况。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便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吴天翊越想越觉得可行。
想到这里,吴天翊的心中有了初步的计划,他决定明日便修书一封,派人送往 “焚天宫”,向他们说明自己的意图和开出的条件。
在信中,他会详细阐述周靖远一事的重要性,以及对燕藩未来的影响,让 “焚天宫” 明白,帮助自己调查周靖远,也是在为他们自己的未来铺路。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吴天翊便早早地起了床,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显然是昨晚一夜未眠的结果,但此刻他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定和决绝。
简单洗漱后,他唤来李山,从怀中取出一封写满密密麻麻数字的信纸——这是他与焚天宫约定的加密方式,数字对应着双方秘藏的《大日莲华经》中页码、行数与字数,外人即便截获也只会视作乱码。
而知道这解密的方式除了宫主墨夫人外,就只有身为“玄机堂”堂主的苏绾卿也就是凌霜知道。
此时就见吴天翊神色凝重地将信纸折好塞进李山手中:“这信关系重大,你务必亲自送到焚天宫堂主手上。”
“途中小心谨慎,若遇危险,立刻将信销毁,切不可落入他人之手!”
李山郑重地点了点头,接过信,对着吴天翊一拱手说道“放心,小王爷卑职定不辱使命!”说完转身快步离开了房间。
吴吴天翊望着李山离去的背影消失在院门外,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那不是单纯的疲倦,更像是一种被无形重担压着的沉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