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南安府太守杜宝,一心只为仕途奔波,家中礼教森严。他的独生女杜丽娘,年方十六,生得花容月貌,才情出众,却被父亲拘于深闺之中,每日只能对着那高墙大院,寂寞度日。
春日的一个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杜丽娘的闺房里。她坐在妆台前,看着镜中自己青春娇艳的面容,心中却满是对外面世界的渴望。贴身丫鬟春香,生性活泼伶俐,见小姐整日愁眉不展,便笑着说:“小姐,今日天气这般好,老爷又不在家,我们不如去后花园逛逛,也散散这多日的闷气。”
杜丽娘心中一动,犹豫片刻后,终是点了点头。于是,两人瞒着夫人,悄悄来到了后花园。一进园子,只见繁花似锦,绿草如茵,蝶舞蜂飞,春色满园。杜丽娘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她漫步在花丛间,轻轻抚摸着那些娇艳的花朵,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杜丽娘轻声吟唱着,心中感慨万千。她感叹这美好的春光无人欣赏,也感叹自己的青春年华被锁在这深闺之中,无人知晓。
春香在一旁采着野花,笑着说:“小姐,您看这花多好看,就像您一样美。”杜丽娘笑着嗔怪道:“就你会贫嘴。”两人在花园中嬉笑玩耍,不知不觉间,日头渐渐西斜。
玩累了的杜丽娘回到闺房,坐在榻上休息。许是春日的暖阳太过惬意,许是花园中的美景太过迷人,她竟不知不觉睡着了。在梦中,她来到了一片牡丹花丛中,花团锦簇,香气扑鼻。一位手持柳枝的俊美书生缓缓走来,他风度翩翩,气质高雅,眉眼间透着一股深情。
书生笑着对杜丽娘说:“小姐,我已在此等候多时。”说着,便轻轻牵起杜丽娘的手,两人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他们一同赏花、吟诗,互诉衷肠,仿佛相识已久。杜丽娘心中满是欢喜,她从未感受过这般甜蜜的爱情。
然而,好梦总是短暂的。就在杜丽娘沉浸在幸福之中时,一阵敲门声突然响起,将她从梦中惊醒。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才发现自己刚才是在做梦。回想起梦中的情景,她的脸颊微微泛红,心中既羞涩又失落。
从那以后,杜丽娘便整日魂不守舍,梦中书生的身影总是在她脑海中浮现。她试图再次回到梦中,寻找那份美好的爱情,却始终未能如愿。她的身体也因此日渐衰弱,茶不思,饭不想,每日只是对着窗外发呆。
夫人见女儿如此,心中十分担忧,便请来了南安府最有名的陈最良先生,为杜丽娘诊治。陈最良是个老学究,他把了脉后,摇头晃脑地说:“小姐这是情志不畅,气血郁结所致。只需放宽心,多休息,再辅以药物调理,自然会好。”
然而,药物并未能治好杜丽娘的病。她心中的思念越来越深,病情也越来越重。终于,在一个深秋的夜晚,杜丽娘带着对爱情的遗憾,香消玉殒。
杜宝夫妇悲痛欲绝,他们将女儿葬在了后花园的梅树下,并在墓前修建了一座梅花庵观,让一位老道姑看守。
时光匆匆,转眼间三年过去了。一日,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路过南安府。因天色已晚,他便来到梅花庵观借宿。当晚,柳梦梅在庵中散步,不知不觉间走到了杜丽娘的墓前。月光洒在墓冢上,四周一片寂静,唯有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墓旁的花草。
柳梦梅正准备转身离开,突然听到一阵轻柔的歌声:“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歌声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柳梦梅心中一惊,他顺着歌声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位美丽的女子正站在墓前。月光下,女子的面容若隐若现,宛如仙子下凡。柳梦梅定睛一看,发现这女子正是自己梦中多次出现的人。
“姑娘,你是谁?为何在此?”柳梦梅问道。女子微微一笑,说:“我乃杜丽娘,与公子梦中相见多次,今日特来与公子相会。”柳梦梅又惊又喜,他握住杜丽娘的手,说:“原来真的是你,我在梦中也常常思念着你。”
两人互诉衷肠,才知道彼此的心意早已相通。杜丽娘告诉柳梦梅,自己本是太守之女,只因梦中与他相遇,从此相思成疾,香消玉殒。如今,她的魂魄不愿离去,只为能与柳梦梅再续前缘。
柳梦梅听后,感动不已。他说:“丽娘,你放心,我定会救你还阳。哪怕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辞。”杜丽娘眼中含泪,点了点头。
此后,柳梦梅每日在墓前为杜丽娘诵经祈福,希望能感动天地,让她早日还阳。终于,在一个月圆之夜,杜丽娘的魂魄告诉柳梦梅,明日便是她还阳的时机。只要柳梦梅打开她的棺木,她便能重生。
柳梦梅欣喜若狂,他按照杜丽娘的嘱咐,在第二天清晨,带着工具来到了墓前。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棺木,只见杜丽娘面色红润,宛如熟睡一般。柳梦梅轻轻呼唤着杜丽娘的名字,不一会儿,杜丽娘缓缓睁开了眼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