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暴政如乌云,压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大泽乡的一声怒吼,点燃了反秦的烽火,各地起义军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在这风云激荡的乱世之中,有一位少年英雄,项羽,正悄然崭露头角。
项羽出生于楚国的贵族世家,自幼便力大无穷,天赋异禀。他身形高大魁梧,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浑身散发着一股与生俱来的霸气。他的双眸犹如寒星,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项羽的叔父项梁,深知这个侄子绝非池中之物,从小便对他悉心教导,传授他兵法和武艺。项羽虽对读书识字兴趣缺缺,但在兵法和武艺上却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他刻苦钻研,日夜苦练,很快便练就了一身绝世的本领。
这一年,秦军的主力在章邯的率领下,如凶猛的虎狼之师,向赵国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赵国的军队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都城巨鹿被秦军重重包围,危在旦夕。赵王紧急向各路起义军发出求救信号,希望他们能伸出援手,共抗秦军。
此时,项羽和叔父项梁正率领着楚军在各地与秦军作战。接到赵王的求救信后,项梁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商讨救援赵国的事宜。
“诸位,赵王的求救信已至,巨鹿危在旦夕。我们该如何应对?”项梁目光扫视着众人,神色凝重地问道。
一位将领站起身来,说道:“秦军势大,我们若贸然前去救援,恐怕是以卵击石。不如先按兵不动,等待其他起义军的行动,再作打算。”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然而,项羽却猛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叔父,不可!秦军残暴,赵国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若坐视不管,岂不是有负天下苍生?如今正是我们奋起反抗,推翻暴秦的大好时机,怎能畏缩不前?”
项梁看着项羽,眼中露出一丝欣慰的神色,但他也深知此次救援任务的艰巨。他沉思片刻后,说道:“羽儿,你所言虽有道理,但秦军实力强大,我们必须谨慎行事。我决定先派一部分军队前去试探秦军的虚实,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项羽听后,心中虽有不满,但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项梁派遣了一支先锋部队,由宋义率领,先行前往救援赵国。而项羽和他的楚军主力,则暂时留在原地待命。
宋义率领着先锋部队,一路缓缓前行,当他们到达安阳时,却突然停止了前进。宋义安营扎寨,一住就是四十多天,丝毫没有继续前进的意思。项羽心急如焚,他多次前去催促宋义,希望他能尽快进军,解救赵国之围。
“宋将军,如今赵国危在旦夕,我们应尽快进军,与秦军决一死战。为何在此停留不前?”项羽满脸焦急地问道。
宋义却不以为然地说道:“项将军,急什么?如今秦赵相争,我们正好坐收渔翁之利。等他们两败俱伤之时,我们再出兵,岂不是事半功倍?”
项羽听后,心中大怒:“宋义,你这是贪生怕死!赵国百姓正在遭受秦军的屠杀,我们怎能如此自私,见死不救?”
宋义脸色一沉,说道:“项将军,注意你的言辞!我是主帅,一切行动都由我来指挥。你若再敢违抗军令,休怪我不客气!”
项羽强忍着心中的怒火,转身离开了宋义的营帐。他回到自己的营帐后,越想越气,他深知宋义的懦弱和自私将会给赵国带来灭顶之灾,也会让反秦的大业功亏一篑。
“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赵国灭亡吗?不,我绝不能坐视不管!”项羽心中暗自下定决心。
就在这时,项羽的谋士范增走了进来。范增是一位足智多谋的老者,他一直对项羽寄予厚望,也深知项羽此刻的心情。
“羽儿,我知道你心中的想法。宋义此人胆小怕事,不堪大任。如今唯有你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范增目光坚定地看着项羽说道。
项羽看着范增,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亚父,我决定了,明日一早,我便去斩杀宋义,夺取兵权,亲自率军救援赵国!”
范增点了点头,说道:“好,我支持你!不过此事事关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
第二天清晨,项羽早早地便来到了宋义的营帐前。他手持利剑,大步走进营帐。宋义正在营帐中饮酒作乐,看到项羽突然闯了进来,不禁大惊失色。
“项……项将军,你这是要干什么?”宋义结结巴巴地问道。
项羽怒目圆睁,大声说道:“宋义,你身为楚军主帅,却贪生怕死,畏敌不前。如今赵国危在旦夕,你却在此饮酒作乐,置天下百姓于不顾。你这是背叛反秦大业,罪不可恕!”
说完,项羽一剑刺向宋义,宋义还来不及反抗,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项羽提着宋义的首级,走出营帐,大声喊道:“宋义私通秦军,背叛反秦大业,我已将他斩杀。如今,我暂代主帅之位,带领大家救援赵国,推翻暴秦!”
楚军将士们看到宋义已死,又听闻项羽的一番话,纷纷表示愿意听从项羽的指挥。于是,项羽正式接管了楚军的兵权,他立即下令,全军拔营起寨,火速向巨鹿进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