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青春甜的要命

第79章 父亲说十几年来最开心的一天

青春甜的要命 良渚酋长 1980 2025-09-08 06:24

  一

   志平的房子过完手续快一个月了,中介说的尾款也快到账了。志平便在附近的四海小区里找了一套出租房,先租一年。等他去杭州买好房子,再把户口迁过去,女儿就能上幼儿园了。

   至于自己的工作,倒是一言难尽。志平觉得有学历,做过会计,跑过业务,办过瓦厂,又能开货车,这些本领随便拿一项出来找工作,也不会太难吧?

   但现在看来,大专文凭烂大街,会计从业资格证好多年都没年审,早已失效,况且会计知识也变更了,而跑业务无异于耍嘴皮子,老板是要看你能否带来订单的。至于瓦厂管理,一个厂还不如一个车间的人多,况且一直都是父母在那里帮忙,又能有什么什么需要管理的?驾照不是B证开货车能算是职业吗?

   志平本来以为五项全能仔细拿出了一一分析,没有一项是合格的。

   去了杭州,到底能做什么呢?40岁的年纪本来就很尴尬,因为看书多,仗着一副文艺青年的气质,但两天不刮胡子,就会暴露了年龄,即使每天起来刮一遍野火吹又生的胡茬,但下巴铁青的模样只要瞅一眼,也就是大叔了!

   志平想来想去毫无头绪的时候,就不愿意多想,走一步是一步吧?车到山前必有路,去了杭州,即使人脉皆断,关系重修,他也不再是年轻。他早已在市场上锻炼的皮糙肉厚,唾面自干了。人只要能放下孔乙己的长衫,撸起袖子加油干,哪怕苦一点累一点,工资低一点,工作怎么可能会没有呢?这样一想?志平心里又坦然多了!

   这两天事情少,志平去了一趟杭州,看看妹妹推荐的几套房子,具体位置和户型。他现在总是在地图上扒拉扒拉,早已对杭州的东南东西南北及周边的郊县都感觉很熟悉了,除了不会杭州话,要不然从哪里到哪里,简直像是个老杭州呢?

   杭州是一座山水城市,着名的西湖风景区,是三面环山的所在,自宋室南渡以后,这里便是南宋的首都。一座城市,只要一旦成为都城,那便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了,何况自古繁华的钱塘,即使现在杭州城里,依然可以看到中原文化的影子。

   而此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张志平也像一只鸟一样,选择把窝搭在这棵大树上。

   妹妹们一心只想着哥哥在附近选一套,这样的她们以后走动起来也很方便。志平看了临平区的高房价倍感压力,老家巢州的房子只卖了80几万,这里选的价格也都在九十万左右,不能超过100万。

   至于以后的工作,他毕竟不年轻了,身体也有慢性病,想找个相对轻松的工作,最好能每天有点自由时间才好,哪怕工资低一点,但能养活自己和孩子也就够了,所以不考虑房贷。

   许多人说住在杭州可能一年也去不了一趟西湖,那么多年轻美好的时光只是在拥挤的地铁上早出晚归的赶路,这是一个大城市的通病,志平便毅然否决自己以后要过这样的生活,他选择离市区更远的瓶窑或者老余杭。

   在老余杭镇上,有个世贸开发的新楼盘,不管是开发商的实力还是周边的环境,都让志平满意。楼盘背靠凤凰山,前面是南湖,志平几乎想都没想,就定在这里。

   当算起来总价时,比临平房价还低很多。虽然临平是区政府所在地,文化教育上要比这里强势,但志平一点也不介意。

   只要没多少负债,自己再找一份自由的工作,有充分的精力去辅导女儿,这样不愁成绩不好。孩子成绩上去了,什么样的重点高中甚至名牌大学读不了呢?

   有些人把家安在名校隔壁,但背负几十万的房贷,只会在未来几十年里小心翼翼的工作,没时间去逛西湖,陪孩子的时间更少的可怜。那与其这样还不如降低房子的标准,只要住的舒服,有大把的时间陪女儿就足矣!

   志平忽然觉得自己理性的思考事情,都让自己佩服起自己。他在安徽的几十年见到太多太多虚情假意的伪装,而在这一点上志平相信以民营经济为支柱的浙江民风一定是踏实肯干的。

   王志平回来把购房书给妹妹与妹夫看,他们也没有反驳,只稍稍叹息远了一点。至于工作,那新房子要一年后才能交付。

   “过来后就在附近租个房子够住就行,工作慢慢找呗!”妹妹很满意地说,看到哥哥迈出这一步,深感欣慰。

   志平想到巢州的货还没卖完,虽然亚飞说过你什么时候走,剩下的货他全部接收,但志平还是想把这个夏天卖完,啤酒经过他们遍地开花的找客户也能卖掉两车,想到这些便说“工作的事情,不着急,先把仓库里的货处理完,父母在家的农田如果能承包就承包给种粮大户,让父母也跟着过来。我们买的房子是新户型,可以做三房一厅,父母过来住起来也很方便。”

   妹妹说“那最好,那就是这么说,我晚上跟父母打电话。”

   志平整理好买房子交付的定金合同以及票据说是明天再去一趟去银行和房管局办按揭手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