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隆武:朱与孙,共天下?

第157章 既饮故国酒,再着故国衣。

  萧山,这个卡在杭州与绍兴之间的一座小县,因其与杭州隔江而望,在先前就被鲁藩政权用来屯驻兵马,作为守御钱塘江的大本营,而与清军成隔江对峙之势。

   之后清军马踏钱塘江,又与鲁藩明军在此激战,清军击败明军后,便将萧山霍霍的不轻,奸淫掳掠者,比比皆是。

   乱世人命如草芥。

   好不容易稳定了下来,结果明军又打回了绍兴,让萧山变成了清军的屯兵之地,而且还一下子来了三股清兵。

   这三部由满清闽浙总督张存仁,处心积虑拉起来的兵马,说白了就是三部残兵败将。你指望他们能抵御明军,那还有待商榷;但让他们去祸害老百姓,他们可是数一数二。

   古语有云:“匪过如梳,兵过如篦”,此时正是应证在了这些清兵身上。先有张杰所部强征壮丁,后又遭田雄和巴音纳纵兵劫掠,百姓但凡有不从者,动辄就是砍头分尸,残忍至极。

   萧山城中几乎家家都有亲人被清兵屠杀,以致于白幡遍地,哭声阵阵。

   清兵的肆意妄为,不仅让百姓民怨沸腾,而且还激起了萧山本地世家的不满。

   萧山项氏,自称先祖乃是故西楚霸王项羽,项羽兵败之后,其项氏族人世代隐居江东萧山。项氏在当地枝繁叶茂,历朝历代都有人出仕,是萧山当仁不让的名门望族。

   项家当代族长名叫项戈,今年已是知天命之年,他曾出仕崇祯朝,官至兵部职方司郎中,与曾任兵部侍郎的孙传庭乃至交好友。崇祯十六年,孙传庭战死陕州后,项戈因对昏乱的朝政感到失望而辞官归隐萧山。

   项戈归隐之后,他遵循世家生存法则,勒令族中子弟不得参与各方势力之间的斗争,想以此保得项家的安稳。即使先前鲁王监国绍兴之时,准备起复自己和征辟族中子弟进朝为官,项戈都没有同意。

   谁料清军如此野蛮,祸害萧山至此,再加上先前看到满清的施政方针,连项戈都无法再隐忍下去了。满清这已经不是在亡明朝,而是在亡汉人的天下,他这辈子都是不可能剃发迎清的。

   于是,项戈以项氏族长的身份,将全族子弟、家将壮丁召集在宗族祠堂,他当着历代先祖的灵位,断箭明志,决心起兵抗清,迎回王师!

   项氏崇文尊武,族中子弟个个能文尚武,又有宗族关系作为纽带,项戈顷刻间就将子弟们编组,武装成了一支八百人的项家军。

   但是仅靠这点兵力,还不足以同现在驻扎在萧山的一万清军对抗,必须得智取才行。

   项戈深思熟虑之下,决定效仿先祖,来一场“鸿门宴”。

   他在家中设下晚宴,并亲自带着三封请柬上门邀请汉军旗副将张杰、浙江绿营总兵田雄和蒙古固山额真巴音纳三人。

   项氏是本地的名门望族,项戈本人又曾出仕前明兵部,在这浙江官场来说也是地位崇高之人,清军要想守住萧山,笼络项氏那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故此三位清军的统兵大将都不好推却,均是应允了下来。

   是夜,项府张灯结彩,吹锣打鼓,庭院前面停满了马车和官轿,如同过新年一般,热闹非凡。

   张杰、田雄、巴音纳三位统兵大将,在各自亲兵的护卫下,被项戈迎入府内,落座席中。至于其他亲兵随从,也各有堂外席面款待。

   项家准备的席面丰盛异常,山珍海味、时鲜果蔬,应有尽有,特别是两大坛宫廷御酒,尤为引人瞩目,据说还是崇祯皇帝赏赐给项戈的。

   在这兵荒马乱之地,能准备这么多好东西,说明项家是真用心了。

   张田巴三人见项家这么礼遇,兴致都相当高。偏偏项戈又曲意逢迎,让三将心情颇为愉悦,各自畅饮了一番,浑然忘却了他们此刻身处战事前线。

   三将之中,田雄酒量最差,第一个就醉倒当场;巴音纳酒量稍好,但耐不住项家几个族老之间的车轮战,半坛御酒下肚之后,也被灌得醉醺醺的。

   唯独张杰是个辽东汉子,酒量极为雄厚,数番推杯置盏之下,竟是丝毫无有醉意,只是此时张杰的心中隐隐感觉有点不对味,这项家好像是存心要将众人灌醉一般,如此奈何?

   他按下心中疑虑,对项戈敬过来的酒水推辞道:“项老属实太客气了,只是本将今日已然喝高,不便再过多饮酒。此中美酒佳肴,还是留着下次再喝吧。”,说完就要起身告辞。

   项戈瞥了一眼下首,只见三将的亲兵也醉的如一摊烂泥,心中大定。

   他高举一个青花酒盏杯,隔着三五步距离,虚空遥敬张杰。

   “张将军既已饮我故国之酒,何不复我故国衣冠?”

   张杰闻言,面色大变,就要招呼亲兵护卫,奈何亲兵们都烂醉如泥,他又急忙去取自己挂在一旁武器架上的腰刀。

   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只见项戈将手中的酒杯猛地砸碎,藏匿在厅堂屏风和门外的项氏子弟,纷纷手持刀枪棍棒的涌进堂内,对着众醉酒清兵,就是一番滚刀肉伺候,堂内顿时血溅七步,血腥无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