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朱元璋到现代

第158章 父子俩飙戏

朱元璋到现代 米饭不顶饱 2115 2025-03-15 23:06

  朱标语毕,众人都在等待着朱元璋的回应。

   “太子所举荐的牛晓乾,咱也熟知确有大才。

   既如此,牛晓乾即日起便入东宫,辅佐太子。”

   御史听到朱元璋这般评价,心中虽仍有不甘,但也不敢再贸然进言。

   毕竟,圣意已明,再强行反对,便是违抗圣命,这是他万万不敢触碰的红线。

   朱元璋在安排牛晓乾入东宫后,神色一转,变得严肃起来,高声道。

   “毛骧,这几日涉及空印之事的官员,清查得如何了?”

   毛骧赶忙出列,恭敬禀报道,“陛下,臣已带领锦衣卫全力清查,日夜不懈。

   目前已掌握了部分涉案官员的名单及相关证据。

   只是此案牵连甚广,涉及诸多地方衙门及户部官员,错综复杂,还需些时日才能彻查清楚。”

   朱元璋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哼,空印之事,关乎朝廷律法威严,绝不容姑息。

   这些官员,竟敢无视国法,私自用印,如此胆大妄为,其心可诛!

   毛骧,你务必加快清查进度,一个都不能放过!”

   毛骧跪地领命,“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早日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此时,一位老臣站出来,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空印案牵连众多,涉及的官员遍布各地衙门。

   若大肆惩处,恐怕许多地方衙门将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进而影响地方政务的正常运转,还望陛下三思啊。”

   朱元璋目光冷冷扫向老臣,“哼,政务运转重要,还是律法威严重要?

   若不重惩这些无视律法的官员,何以服众?

   又何以震慑天下官员,让他们不敢再犯?”

   老臣被朱元璋吓得浑身一颤,连忙跪地,惶恐道,“陛下息怒,老臣只是担心此举会引发朝堂动荡,人心惶惶,最终于国不利啊。”

   朱元璋眼中寒意更甚,斩钉截铁道,“哼,对于那些确有贪腐、滥用职权的官员,咱要诛九族!

   让他们知晓,触犯我大明律法,绝无活路!

   我大明律法,容不得任何人践踏!”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间一片死寂,众人皆被朱元璋的狠厉决断所震慑,大气都不敢出。

   朱标见此情形,赶忙上前一步,扑通一声跪地,神色恳切地说道。

   “父皇,儿臣恳请您三思!诛杀九族,刑罚太过严苛。

   这些官员虽犯了大错,但其中不乏有一些家族子弟并无作恶之举,他们或许对长辈的罪行毫不知情。

   若一概而论,将整个家族诛灭,恐会寒了天下人的心,也会让诸多无辜之人遭受牵连。

   如此,天下百姓或许会认为我大明律法过于残酷,不利于民心所向。

   儿臣以为,对于罪大恶极者,诛其三族,以儆效尤即可。

   如此既能让其他官员看到父皇惩处贪官污吏的决心,又不至于刑罚过重。

   而其余受牵连者,可将他们流放偏远之地,让他们在艰苦之地反省过错。

   同时,他们也可为当地建设出力,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如此,既能彰显父皇律法威严,又能稍显仁慈,望父皇恩准。”

   朱元璋佯装不悦,眉头紧皱,双眼圆睁,呵斥道:“太子,你心善,咱知晓。可律法面前,容不得半点马虎。

   那些贪腐之徒,为了一己私利,全然不顾朝廷纲纪,肆意败坏朝堂风气。

   若不予以重惩,如何能让天下官员警醒,知晓律法的威严不可侵犯?”

   朱标并未因朱元璋的呵斥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地叩首在地。

   他语气诚恳,坚持说道,“父皇,儿臣明白律法的重要性。

   但此次案件牵连太广,若惩处过重,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地方政务也会陷入混乱,这对我大明的长治久安不利。

   儿臣恳请父皇,网开一面,给那些尚有可恕之处的人一条生路,这也是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着想啊。”

   李奥在一旁看着,心中暗自惊叹,差点就想鼓掌叫好了。

   “好家伙,好家伙,这父子俩开始飙戏了。”

   就在这时,宋濂心领神会,打着配合出列,向朱元璋恭敬地行礼后,附和道。

   “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严惩涉案官员,以儆效尤,确有必要,这是维护律法尊严与朝堂清明的关键举措。

   但刑罚过重,恐会引发动荡。

   诛三族,流放余者,既能彰显陛下的威严,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处,又能适当减轻刑罚力度,避免过度惩处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更为妥当。”

   刘伯温见状,也紧接着送出最后一个助攻。

   向前一步,神色庄重道,“陛下,宋大人与太子殿下所言,深合臣意。

   律法之设,其初衷旨在惩恶扬善,维护朝堂清明与社稷安稳。

   此次空印案,罪魁祸首自当严惩,以正国法,这是毋庸置疑的。

   然株连九族,刑罚过重,恐致朝野震动,诸多无辜受牵连,易生民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