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幕僚凑上前,谄媚道:“大人,咱们不能坐以待毙。”
“如今土地国有化的风声一传出,咱们的财路眼看着就要被截断了。”
“要不,咱们暗中散布消息,就说土地收归国有后,粮食必然大幅涨价。”
“再联系河南的那些豪绅们,让他们在市面上故意哄抬粮价,如此一来,必定能造成百姓的恐慌。”
开济眼睛一亮,身子不自觉前倾,脸上露出一丝阴鸷的笑意。
“此计甚妙,既巧妙又隐蔽,不易被人察觉。”
“毕竟河南这些年天灾不断,百姓对粮食本就心怀担忧,咱们借此时机散布消息,可谓是事半功倍。””
“不过,光靠散布消息和哄抬粮价,还远远不够。”
“咱们得做得更加周全些,确保万无一失,绝不能给秦王留下任何转圜的余地。”
说着,他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脑海中飞速地盘算着每一个细节。
“不止要联络河南的豪绅,相邻的湖广豪绅也得一并联络上。”
“切记,千万不得说出老夫的身份。”
“告诉他们,在哄抬粮价的同时,务必制造出粮食短缺的假象。”
“让他们暗中囤积一部分粮食,大大减少市面上的流通量。”
“如此一来,百姓们看到粮价飞涨,又买不到足够的粮食,恐慌情绪必然会迅速蔓延开来。”
“等恐慌情绪彻底蔓延开来,百姓们必定会对改革心生强烈的不满。”
“到那个时候,朝廷为了安抚民心,稳住局势,说不定就会被迫暂停改革。”
“咱们还得想办法让那些去河南考察的官员,看到的都是混乱不堪的局面。”
“让他们如实禀报,给秦王施加足够大的压力。”
另一位幕僚思索片刻,上前一步,进言道,“大人,要不咱们买通一些人,在考察官员面前故意闹事,声泪俱下地控诉改革的弊端。”
“得让那些官员深信,这改革在民间不得人心,根本就行不通。”
开济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不错,不错,陛下向来爱民如子,最看重民心所向。”
“就这么办,只要能让朝廷觉得改革引发民怨,咱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他收起笑容,神色一凛,目光扫过在场的幕僚。
“你们几个即刻去办,记住,此事务必谨慎行事,绝不能让任何人察觉到是咱们在背后操控这一切。”
“稍有不慎,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幕僚们纷纷点头称是,眼神中透露出对开济的绝对服从,旋即鱼贯而出,各自奔赴秘密任务。
与此同时,经过这些时日的发酵,在靠近河南地界的区域。
无论是市井百姓,还是满腹经纶的学子,亦或是富甲一方的豪绅们,都听闻了河南推行土地国有化这一重磅消息。
一时间,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不胫而走,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开来。
在与河南接壤的湖广行省某县城,一群百姓围聚在茶馆里,神色焦虑,气氛压抑。
一位白发老者,满脸忧虑地说道,“这土地国有化,听着咋这么不靠谱呢?”
“咱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地,怎么一下子就成国家的了?”
“往后的日子,可该怎么过哟!”
旁边一位年轻后生接话道,“我听说河南那边都快闹翻天了,百姓们压根儿就不愿意。”
这时,角落里一个身形鬼祟的人,微微勾了勾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得意笑容。
此人正是开济派来湖广的幕僚,身负联络豪绅哄抬粮价、制造河南缺粮假象的任务,同时还要在湖广散布谣言,给河南的土地国有化改革加一把火。
他见众人议论纷纷,觉得时机已到,便添油加醋地说道,“可不是嘛,听说秦王强制推行这政策,百姓稍有反抗就被抓了不少。”
“现在河南那边人心惶惶,粮食价格都翻了好几番,好多人都快吃不上饭了。”
此话一出,茶馆里顿时炸开了锅,众人纷纷表示担忧,对土地国有化的恐惧愈发浓烈。
在一处豪绅府邸,庭院深深,几位当地有头有脸的豪绅正聚在宽敞的厅堂里议事。
家主周鼎铭面色阴沉,手中的折扇重重地敲在桌子上,打破了原本凝重的气氛。
“这土地国有化,分明是动了咱们的根基!”
周鼎铭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河南那边已经开始了,谁能保证咱们这儿不会有样学样?”
吴睿韬连忙附和道:“是啊,我听闻京城有不少大官都极力反对这事儿,咱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得想想办法。”
正说着,一名下人匆匆走进厅堂,神色恭敬地禀报。
“老爷,有个自称从京城来的人求见。”
众人先是一愣,而后相互对视一眼,眼中均闪过一丝狐疑,可又隐隐觉得这或许是个转机,于是赶忙吩咐下人将人带进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