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渣的逆袭

第29章 情义难偿

明渣的逆袭 浮沉的命运 2098 2025-03-15 23:06

  窗外,上百株茉莉花占据了小半个院子,密密麻麻,爬满了枝头,清香扑鼻,鲜灵,纯净,与周围的回廊、亭阁相映成趣,若是漫步其中,不免沉醉。

   “鲁大人,你就不怕我败了,满清朝廷秋后算账吗?”

   大堂中,王和垚哈哈笑了起来。

   义军只是占了浙江大部,天下大势尚不明朗,鲁又翁等人跟着他,无疑也是在冒险。但也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旧派官员,对满清朝廷的前程,并不看好。

   “将军,下官饱读圣贤书,也知夷狄之别,春秋大义。下官以将军马首是瞻,定做好分内之事,襄助将军完成抗清大业!”

   鲁又翁颤声道,话里有了些读书人的傲气。

   胡无百年命。长江以南,如今大都已脱离满清朝廷的控制范围,以旗人区区不过百万人,还能坐稳江山吗?

   “鲁大人所言极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遍地膻腥,我等誓要洗涤干净。”

   王和垚正色道:“鲁大人无需怕性格耿直得罪同僚,也无需担心因公事顶撞在下,有我王某人一日,便会保你放心做事,不受任何人掣肘。”

   “多谢将军抬爱!”

   鲁又翁黑脸泛红,肃然一礼。

   单看王将军这表态,便知他大概率跟对了人。

   王和垚看向了二人:“包大人、鲁大人,杭州府及钱塘仁和二县的案卷,都带来了吗?”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第一步就是要澄清冤假错案,安民除恶。

   “回将军,带来了!”

   包世宁与鲁又翁,纷纷将案卷呈了上去。

   王和垚看着厚厚的案卷,眉头一皱。

   他虽不是审案高手,甚至对此一无所知,但也知道,高压之下,吏治难明,这案卷里面,不知多少血淋淋的冤假错案?

   “将军,我军虽占了杭州城,但仍有许多漏网之鱼。尤其是汉军旗的一些官员将领,民愤极大,还需抓捕。”

   王和垚翻看案卷,包世宁一咬牙,硬着头皮说道。

   “包大人,以仁和钱塘二县的公人,能将他们抓捕归案吗?”

   现在才禀报此事,这位包大人,似乎太圆滑了些。

   为官者都是士族,左右逢源,审时度势,都是聪明人。

   这位包大人不到三十岁,年纪轻轻,难道说,他身上的棱角,已经被世俗磨平了?

   “将军,恐怕有些难办。”

   包世宁讪讪道:“杭州城一府两县,罪人若是流窜逃避,或藏于官宦豪强之家,抓捕就会难上加难。”

   王和垚微微一怔。

   这个包世宁,一语道破治安恢复正常的玄机。

   “包大人,两县各自抓捕,确实互相掣肘,各扫门前雪。但若是杭州府抓捕,若你是杭州知府,能将他们抓捕吗?”

   若你是杭州知府!

   包世宁血往脸上涌,心脏砰砰跳了起来。

   “将……将军,下官若能调遣全城公人,定会做好此事,将所有奸佞之徒抓捕归案,还杭州府一个安宁。”

   “好!包大人,若能肃清奸佞,你就是杭州知府了!”

   王和垚断然道:“包大人,本官用人不计前嫌,你放心做事即可。我军甫入杭州城,本官麾下没有信得过的民政官员,日后还要倚重于你等。咱们同心协力,共谋大事吧。”

   包世宁圆滑,却能做事,可以一用。

   还是那句话,发现不行,换了就是。

   “下官谨记!谨遵将军之命!”

   包世宁脸飞潮红,拱手行礼。

   有王和垚这位杭州将军撑腰,他还担心什么?

   至于杭州仕宦豪强,有谁敢挡他升官发财的道,他绝不会手下留情。

   “如今长江以南,包括四川,都已脱离满清,大厦将倾之时,诸位为天下人请命,将来必会名留青史。二位若是数典忘祖,甘为异族驱驰,在下绝不会手下留情!”

   恩威兼施,王和垚也不例外。

   鲁又翁与包世宁,都是慨然领命。

   以如今天下的大势来看,这个险值得一冒。

   包世宁下意识问道:“敢问将军,将军接下来意欲何为?要挥兵北上吗?”

   义军如今募兵练兵,看起来虎虎生风,不知道王将军是不是明主,有没有长远的筹划。

   “将军,清军主力如今汇聚于荆州岳州等地,虽调兵于京口,却是水师,以备耿精忠郑锦沿海而上,效当年国姓爷攻打南京故事。满清朝廷内忧外患,恐难以抽调大兵南下。将军宜募兵练兵,以备来日不时之需。”

   鲁又翁跟着道。

   既然现在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要为主公出谋划策。毕竟,他们也担心义军失败,日后被清廷清算。

   “兵卒需要操练,兵器辎重都需要补充,最快对外用兵,也要等到秋日。至于是进江西,还是一路顺运河北上,本官还需斟酌一番。”

   他摇头叹道:“可惜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没有海船,要不然挥兵北上,直扑北京,端了紫禁城,康熙就败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