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让你治理北疆,没让你一统世界

第126章 食盐提纯工艺

  “没错!甚至可以说有慢性毒害作用。”李恪斩钉截铁道。

   不论是矿盐、湖盐还是海盐,里面都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物质。

   若是不处理就食用,不但会给肾脏造成巨大的负担,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那该如何处理?难道就是殿下接下来的提纯工艺?”大家纷纷猜测道。

   “没错,各位看好。”

   李恪不再说话,在木桶里倒入过半清水,加入市面上的粗盐。

   紧接着用木棍搅拌,让盐分充分融进水里,待溶液饱和,加入生石灰。

   “加入生石灰,目的是为了将将里面的可溶性杂质析出。”

   此时加入生石灰,是生石灰遇水会产生氢氧化钙(CaOH)。

   氢氧化钙与溶液中的氯化镁(MgCl)反应,形成氢氧化镁Mg(OH)2沉淀。

   不过,当加入生石灰后,众人纷纷退避,明显被吓了一跳。

   好在各位都非等闲之辈,这才没有破口大骂‘妖术’之类的。

   “殿下,加了这白色的‘生什么灰’为何会有此等奇异现象?”

   乍一看去,整个铁锅里不断冒泡,还散发出大量热气,可不奇异么!

   “这个就涉及到另一个学科的知识了,本王称之为化学。”李恪嘿嘿一笑。

   众人没有再问,这涉及到知识盲区,不是一会儿能弄明白的,现在最重要的是记住步骤。

   “用木棍不断搅拌,等里面白色沉淀物不再产生以后,开始第一次过滤。”

   说着,李恪就将木桶里的盐水慢慢倒入麻布中,过滤掉里面的固体沉淀物。

   过滤完第一道工序,他再次往溶液中倒入草木灰。

   “加入草木灰,进行第二次祛除杂质的工序。”

   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K2CO3),目的是除去刚才产生的CaCl2以及多余的BaCl2,生成CaCO3和BaCO3沉淀。

   加入草木灰以后,李恪又不断用木棍搅拌,等待沉淀物出现。

   等搅拌得差不多了,李恪才停了下来。

   “静置这段时间,等上方的水清澈了,咱们再进行第二道过滤。”

   过了好一会儿,木桶里的水终于清澈了些。

   李恪这才将木桶里的盐水慢慢倒入麻布中,过滤掉草木灰以及沉淀物。

   这时候得到的溶液呈现的是浅灰色,重复了几次就可让液体愈发澄清。

   “木炭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可以让盐变白。”

   李恪用锤子将木炭砸碎,变成十分细小的颗粒,又把木炭粒用四层麻布包好塞进漏斗,挤得严严实实。

   紧接着又找了个架子,把漏斗固定在架子上,将溶液缓缓倒进漏斗。

   随后用勺子舀起一勺液体,缓缓倒入漏斗中。

   如此往复,用了不短的时间才将整桶液体都过滤完毕。

   过滤出来的液体呈现透明色,总算是满足了李恪的要求。

   程中虽然损失了一些盐,但可保证制作出来的盐绝对安全,可靠!

   “接下去就是最后的一步了,熬煮蒸干水分就行。”

   架起铁锅,把溶液倒进锅里熬煮。

   “真的能出白色的盐?”

   王忠看着溶液在锅里缓缓冒泡,有些激动。

   他们都很清楚在大唐食盐的利润有多么可怕,但是目前的盐生意都是被门阀垄断的。

   因此,大部分百姓家里根本吃不起食盐,都用醋布来解决。

   “看着吧,事实胜于雄辩,等会保证你们能吃到雪花盐。”

   李恪伸了个懒腰,信誓旦旦地说道。

   所有人都双眼发光,雪花盐!!想想都不可思议!

   要知道,目前大唐最高级的就是青盐,而且都是用来净口的,根本舍不得吃。

   那玩意儿至少要500文一斤,只有勋贵世家之人才能用的起。

   铁锅里的水分逐渐蒸发干净,锅底缓缓出现一层白色的晶体。

   等水分差只剩下一点,李恪就让人将铁锅从煤球炉上抬了下来。

   最后的这点水分,必须得用余温来蒸干,不然盐又容易发黄。

   “真的雪花白的食盐!太神奇了!”忠叔咋舌道。

   不知为何,几个人眼眶竟有些发红,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风迷了眼。

   有老头儿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伸手进锅里搞了一点盐塞进嘴里。

   “唔…没有苦涩味,只有纯粹的咸味了,好吃!”

   “呔!恶不恶心,手脏不脏,起开,让老夫来。”

   说着,又一人伸手搞了一点来品尝,每个人都格外迫切地尝试起来。

   在这之前,他们也没有见过如此白皙的食盐。

   “我们墨村这次是真跟对人了!殿下果然是我们的有缘人。”

   “可不是么,这种利国利民的事业,老夫反正去定了,你们别跟我抢啊。”

   “不行,老夫去,你们等殿下的其他项目吧。”

   这些老头儿一个个争着抢着要去,尽管一个个咸得扭曲了,但没人舍得吐。

   “忠叔,您挑一个跟着您吧,到时候我派军队驻守在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