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第248章 真相令人不得不信

  

第248章 真相令人不得不信

   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这件事巩固人心。

   要知道这些英雄豪杰们跟随他,不仅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和复汉的理想。

   理想归理想,但也要实际的好处。

   这些人也希望跟随他建功立业,换取封赏传给子孙后代。

   现在大家舍命为你打拼出三州土地,你也得给他们个交代。

   你现在不过是个安东将军,底下这些人就算再晋升又能怎么样?

   顶多也就杂号将军罢了。

   只有你自己高升了,手下的人才能跟着水涨船高,得到提拔。

   刘备当然知道,只说空话是无法让这些豪杰心甘情愿跟随的。

   要想让大家心服口服,就得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地位,让他们感觉到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而且,现在的刘备心里也有了微妙的想法。

   这种想法在他恢复汉室的决心上悄悄地加入了一点野心。

   正是因为这种野心和各种利益权衡,他才下定了决心。

   深深吸了口气后。

   刘备面向众人,严肃地说:“既然我已经答应大家,自然不能食言。”

   “你们都起来吧,我会实现承诺,进位为公!”

   蒋华强笑了。

   文臣武将和其他豪杰们都如释重负。

   府内一片欢腾。

   刘备答应进位为公,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首要任务是要确定建立什么样的公国,称为什么公。

   虽然刘备是刘氏后代,但他肯定不能称为汉公。

   毕竟大汉还存在,没有道理再去设立一个汉公国。

   袁绍的地盘在冀州,他的都城邺城在魏郡,所以逼迫皇帝封他为魏公。

   而刘备起家的地方在徐州,许多官员都来自徐州。

   刘备最精锐的军队也都是徐州兵。

   而在古代,徐州大多时候属于齐国,可以说是一片齐地。

   因此,蒋华强建议刘备以齐为公国国号,成为齐公。

   刘备对蒋华强的建议一向重视,况且这个建议合情合理,文臣武将们也都同意。

   于是,刘备决定称齐公。

   几天后,由蒋华强牵头署名的劝进表送到了刘备手上。

   随后,刘备写了一份呈给皇帝的书信,说明自己是被迫顺从民心,请求晋升为齐公。

   使者拿着刘备的上书和文臣武将的请命书,前往许都交给皇帝。

   现在皇帝已经被袁绍控制,这份上书肯定不会得到批准。

   大家也知道袁绍不可能答应,但这程序还是要走的。

   那一年的冬天。

   刘备在襄阳城建立了祭坛,正式宣布进位为齐公,成立齐公国。

   接着开始分封文臣武将。

   蒋华强自然是功不可没的头号功臣。

   刘备下令授予蒋华强尚书令、军师将军等职位,负责处理齐公国的重要军政事务。

   陈登、糜竺、鲁肃、庞统等文官也被分派担任不同的职位,辅佐蒋华强管理国家大事。

   关羽作为仅次于蒋华强的人,在徐州镇守,被封为征北将军。

   张飞被封为征东将军。

   张辽被封为征西将军。

   张合则被封为征南将军。

   他们四人是刘备最早的随从,功绩最大,所以占据了四征将军的位置。

   之后,根据各自的贡献,太史慈、吕蒙、朱桓、黄忠、甘宁、纪灵、周泰、蒋钦等人也获得了相应的晋升。

   还有一些将领被任命为中护军、中垒军、中监军等职位,负责统领中军宿卫。

   分封的诏书传遍各地。

   刘备还下令开仓赏赐三军将士,并赦免了三个州的所有罪犯。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出后。

   士兵和百姓都非常高兴,三州上下沸腾不已。

   南阳郡的新野城里。

   十三万魏军已经占领了这座重要的城池。

   自从袁绍南下以来,原来归曹操管的叶县、博望、宛城等地纷纷不战而降。

   魏军几乎未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整个南阳郡。

   新野原来是刘表的地盘,但早先接到了刘琮的手令,要求改旗易帜投降袁绍。

   于是,袁绍轻易地攻下了这座关键门户。

   大军再往南行进就会到达樊城,沿汉水推进。

   到了夜晚,在新野城里的袁绍与部下一起喝酒。

   郭图笑眯眯地说:“主上南下以来,沿途各县纷纷投降,未有一战。”

   “这充分表明主上的声威远播。”

   “依我看,主上还没到樊城,那大耳贼可能就已经吓跑了。”

   袁绍的老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冷哼道:“我倒希望他狂妄自大,不敢逃跑。”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在襄阳彻底击溃他了。”

   “这样胜利的话,拿下三州简直轻而易举!”

   郭图立即附和道:“说得不错,只要在襄阳打败刘备,我们就赢得了一切!”

   袁绍满意地举起酒杯。

   正当此时,一个斥候急匆匆闯入。

   “报告主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