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清末:大洋铁舰

第98章 进攻计划被推迟

清末:大洋铁舰 小小德拉科 2109 2025-03-15 23:07

  出兵关外仲权不担心部队的作战素养,冲绳的报刊编辑文职上尉已经抵达东京。

   在日本的情报收集工作难度远高于在欧洲,只有十分了解日寇文化才能不引起日寇这个民族团结性超强的国家。

   过人的语言天赋只是成为潜伏在日寇内部的初级门槛,仲权到达顺顺港的时候并没有收到日寇海军出海的迹象。

   第一批运兵船和货船在营津渡出发在顺顺港的白玉山塔下的深水海湾抛下船锚,

   海湾内停泊着一艘巨大的战列舰和数艘炮艇。

   战列舰四周挂着两层防鱼雷网,

   水面上的鱼雷艇上两发待发鱼雷上反射着夕阳的余光,好似在展示着种花家港口的实力。

   战列舰的防鱼雷网打开,战列舰上的小龙门吊将钩锁挂在鱼雷艇之上。

   营津渡陆军新编第1师背着单兵装备和制式步枪在舰船之上来到岸上,

   蔡棘去欧战后仲权便改掉了远赴欧战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番号,成为远征军第一陆军和远征军第一海军陆战队。

   庞大的抚恤金的流水营津渡还是负担的起的,

   仲权担心的是等战后原本有些番号的建制还能剩下多少有作战能力的士兵。

   仲权乘陆航的飞机在塘州起飞于胶州转机后抵达顺顺港,何蜀江走水路还在海上漂荡,

   已经在西门子公司合作修建之下完成海上钻井平台的廖怀安已经抵达顺顺港。

   浑身仍旧散发着淡淡石油味的廖怀安看着自信满满的仲权指着沙盘上的珲春厅:

   “少爷,日寇在关外的驻军是第二师团和6个独立守备大队,但兵力分散聚集驻守在交通要道。”

   珲春这名字唐朝便有,元朝的《金史》里就提到它可能是是满语 “浑蠢” 的音译,

   意思是 “边陲”。

   在这个重要的位置日寇驻守了一整个独立守备大队,并且铁路线路连接着黑龙江的日寇第一师团总部。

   珲春是最靠近海参崴的边防城市,顺着高丽的边防线即可抵达,

   兵力上分散的关外守军不敢对顺顺港轻举妄动。

   新编陆军第一师装配了大量自行车与挎斗摩托车组成机械化步兵师,

   营津渡没有这么大的汽车工业实力造出运输型的卡车,并且除铁路外的交通状况一塌糊涂。

   卡车首先被后勤征用,种花家大部分的陆军运输纯靠海运和铁路运输。

   步入初夏的顺顺港的清晨依旧寒冷刺骨,仲权紧了紧军大衣的扣子说道:

   “老廖,消息封锁后机械化部队突袭盛京做好日寇得知情报的作战计划,

   最近我们侦察机的起飞架次变多一定会引起日寇方面的注意。”

   其实日寇在关外并未注意到营津渡和顺顺港的异动,军港内对日本人管控非常严格。

   但真正阻碍仲权的却不是日寇驻守的武装,而是仲权从未想到过的自然天灾。

   侦察飞机的两名看起来刚成年的女飞行员敲门进来,飞行皮革帽下的脸充满血色,

   飞行员是一名少尉,观察员是一名空勤士官,少尉将手上的黑白照片交给仲权说道:

   “总指挥,您看一下。”

   图片上很明显的关外为抵御寒流围在一起建造的聚落式民居特征,

   大家房子挨在一起这样冬天能互相挡风,保暖。

   但照片很糊曝光度很高,仲权以为是士官没有控制好光圈的大小导致的,

   然而第二张图片仲权才发现这是葬身于一片火海的村落。

   廖怀安急切地问道:“日本人烧的?”

   少尉摇头说道:

   “我们尽量降低了高度在一片平坦的地面降落了。”

   这时候的飞机轻滑跑距离非常短,营津渡飞行教程内允许技术好的飞行员可以选择迫降后再起飞。

   “当我到村子旁的时候整个村子都已经烧尽了也没有看到第二个人。

   我们起飞后向北侦察也没有发现有军队行军的痕迹。”

   这架飞机巡航速度速度为180千米每小时,

   速度不算快也不慢,所以担任直线侦察的侦察班次,并不是按铁路沿线飞行侦察。

   仲权打开作战地图,关外的地图非常简易并且从未更新过,大致位置少尉也不能确定,

   只能大致标出位置,如果要更加精准的地图需要大量飞机侦察的人力和地面部队的考察。

   这还不如给日寇第一师团师团长借一份仲权心想。

   感到此事很蹊跷,而廖怀安却认定这是日寇穿便衣所为,这位老水师都督对日寇具有非常强的主观看法,

   但陆航的女少尉也恨日寇但毕竟年纪小没有廖怀安所见日寇之罪行。

   仲权斟酌良久后认为侦察任务完成后出兵的时机需要推迟,指挥战斗需要充分的想象力和记忆力,

   而这两项能力又靠智力和体力的支撑。

   自诩想象力不是超群般存在的仲权聚集了顺顺港所有校级以上军官,

   准将师长还有各校级团长和各参谋军官包括顺顺港的文职几十名军官挤在顺顺港要塞狭小的会议室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