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中祖:朱慈烺

第232章 北伐!北伐!北伐!

  “次辅此言,下官不敢苟同,如是坚守潼关,那不管是李自成部还是建奴,到时潼关必然腹背受敌,如何能长久?”侯恂却是认为吴牲的想法不切实际。

   “那就全面出击,江北各军全面北上推进,按照朝廷现在配置的火炮,随军携带方便,而且威力巨大,若是没有重兵把守的城池,完全可以一路平推。”

   “朝廷若是全面北推,将河南大部收复,将战线推至黄河一线,凭借黄河天险,守住黄河以南,李自成部,要么被朝廷消灭,要么投降朝廷,要么,就北逃黄河北岸,去面对建奴。”

   “最好是赶进山西,让他们和建奴里外里的夹击,大混战消耗建奴,也算是尽了他们为国的本分了。”吴牲则面善心狠的说道。

   “李自成据报在河南陈兵二十多万,而且现在从大同、延绥撤军众多,随时都在准备或者已经派兵增援河南,朝廷如何能速胜数十万大军,将战线推到黄河一线。”侯恂继续质疑。

   “呵呵,侯阁老既是河南人,自是知道,河南有多大了,中原盛地,城池村镇繁多,李自成二十万大军撒进河南,如撒盐入海,根本看不见浪花。”

   “他要是分兵挨个驻守,那朝廷自然以优势兵力一路横推,他要是集重兵防守一处,那朝廷就先解决周边空虚地带,使其成为孤军。”

   “然后,凭借朝廷的火器优势,短时间内也能破城,最后,若是李自成敢和朝廷野战,那就更简单了,就让他们尝尝朝廷的新式火炮,一举歼灭。”

   朱慈烺听着阁臣们的争论,笑意盈盈的喝着茶,说实在的,他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切入战场才能利益最大化,不过,吴牲的建议朱慈烺听来有些意动。

   见侯恂不说话了,陈演开口补充道:“次辅所言,有些道理,不过,若是朝廷不按常理出牌会如何?”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陈演这才不再卖关子,笑吟吟的低沉道:“朝廷若是两头进军,不按常规行军路线向北推进,而是从两头包围,不知可否?”

   “西路让第三军和第八军夺取潼关,最不济也要盯着潼关,然后沿黄河东进,占领沿岸,东路让第九军从徐州北上然后西进,一路攻占沿岸。”

   “先将战线推到黄河一线,然后再调头四面包抄围剿河南境内的流寇,这样一来,河南的流寇必死无疑,就是不知黄河沿线能否抗住有可能发生的两面作战的压力。”

   “啊哈哈。。。元辅果然才思敏捷啊,黄河北岸的压力倒也无妨,如果建奴执意全力进攻黄河南岸,朝廷在山东可还有三个军,数十万兵马呢。”

   “朕要是命三军西进,攻击济南,建奴会不会回防?或者说建奴在东线会留下足以匹敌三十多万大军的防守力量?朕猜想,若是山东大军西进,建奴的两路大军,必有一路回防。”

   “要不然济南失守,东昌府、广平府就在我军马蹄之下,一旦出错,建奴将会被拦腰掐断,腹背受敌,他们不会不防的。”

   “所以,南路军回防的可能性巨大,而北路军可能会照常西进山西,夹击大同一线,说不得,这就是建奴本次战略的目的呢。”

   “那。。。陛下的意思是?”

   “既然建奴开始动起来了,我们就要更早动起来。”朱慈烺起身,来到右手边的墙边,看着墙上一整面巨大的地图,细细思索考虑着部署,诸位大臣、司礼监大太监也跟了过来肃立。

   “丘致中,记录一下。”朱慈烺沉思良久道。

   “陛下,奴婢准备好了。”丘致中拿着炭笔和本子恭立。

   “命海军第三军顾肇迹部,三月二十五出发,逆流西进,往荆州以西的江面驻防,阻止张献忠的水师救援或东进。”

   “命陆军第三军徐文爵部,即刻从岳州府,沿长江北岸西进,到达大巴山后北上,直插郧阳府。”

   “命兴都独立师黄蜚率部即刻向西进攻,与第三军在大巴山汇合后,驻守大巴山,防止流贼增援或西逃。”

   “命第八军刘良佐部,分别从荆州、武昌向北攻伐,包围襄阳。”

   “命中都独立师李辅明率部即刻出发,向西攻伐,推平汝宁府南部区域,继续向西,配合第八军包围襄阳,三师合计十五万大军,拿下襄阳。”

   “命第七军左良玉部,主力向西进攻,拿下汝宁府城及北部区域,偏师向北挺进,拿下沈丘和鹿邑。”

   “命第九军刘泽清部,即刻将海州撤防,驻军西进,留三万军驻守徐州,率七万军沿黄河南岸西进,拿下归德府城。”

   “江北各军,自接到圣旨起,即日北伐,朕这次要的,是无论如何也要扫平湖广、河南,诸军拿不下指定任务者,严惩不贷。”朱慈烺沉声喝道。

   “谨遵陛下旨意,臣等必然向各军传达圣上的决心,北伐扫清寰宇。”诸位阁老当即起身,齐声应道。

   “还有,山东的牵制也不能落下,可不能放建奴这么悠闲的西进,命第十军朱国梓部,即刻西进,换防第二军的青州府及所属防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