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中祖:朱慈烺

第139章 京山县

  一个时辰之后,朱慈烺率三万骑兵已到城外,三万骑兵呈半圆形分布,三万人马,当真是铺天盖地,只见成为一片红色的地毯铺面,威慑力十足。

   从腰间抽出单筒望远镜,朱慈烺向城头看去,只见城头已经人头攒动,刀枪林立了,往下一拉,城门已经关闭,城外不少百姓还在门洞处拍打城门,让守军开门,这自然是叫不开的,所以,绝大部分早都顺着城墙两边跑路了。

   “呵呵,倒也还算警觉,手脚也麻利。”朱慈烺轻笑一声,守军的反应还是相当迅速的,“周将军,派人进入四里范围,试试他们的深浅。”

   “臣遵命。”周遇吉让勇卫营的把总,带了五百骑,上前试探。

   见城外骑兵分出一队直冲而来,城头果不其然亮出了大炮的炮口,只是没有发射,想看看这骑兵想干什么?

   一众文臣武将基本都在使用望远镜观看,朱慈烺可没少淘换这玩意儿,现在指挥使一级基本人手一把。

   试探到三里范围内,见城头还是毫无反应,朱慈烺命人鸣金。

   “诸位看到了吗?”

   “回禀殿下,臣数了一下,城头有大炮十门,要是满配四十门,那就县城来说,已经是大大超标了,府城也不过如此。”腾骧右卫指挥使李弘济分析道。

   “不错,不过,以臣的推断,京山县城乃首冲之地,布置超常也情有可原,要是每座县城都如此配置,哪来这么多的大炮。”武骧右卫指挥使陈光裕补充道。

   “嗯,言之有理,不过无所谓,他们的炮再多也只是挨打的货,走吧,我们出发,今晚找个村镇扎营过夜,煮些熟食吃吃,不能老吃干粮。”

   朱慈烺他们这边绕城而过,这下就把城内的主将给整懵了,咋滴,不攻城,绕城而过?想干嘛?也要学咱流寇前几年的路数,抢劫大西的村镇?

   坏了,要是明军真不要脸了,反过来这么对付大西,那还搞个屁啊,事情大条了。

   这人不敢耽搁,一边派出几路信使,绕开前方的大明骑兵,向府城和襄阳汇报军情,一边派出精锐老营亲兵做斥候,跟住大明骑兵,他们这么大队的骑兵,非常好跟踪,几个老兵不在话下。

   除了这些,他也没法救援城外的百姓了,只能在城中备战,加固城防,这骑兵不攻城,说不好只是大明的前锋,保不住后面马上就有大规模步兵跟进攻城了,这些骑兵,多半是去断自己补给的。

   京山县还在自己吓自己,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朱慈烺则已经率大军悠哉的围住了一个大镇子。

   当三万骑兵分路堵住镇子的几条出入口,包围整个镇子的时候,里面的人才发觉被围,此时再想逃走或者突围,简直如痴人说梦。

   夕阳已经偏挂,镇子东头的打谷场上,全镇五千多口已经被集合在场上蹲着了,四周只剩勇卫营两千军在外围警戒看管,其他军队,都已经去镇子外围,依托地形和外围民房等建筑扎营布防了。

   主大营就扎在打谷场以东,距离河流两百米的地方,以作依托。

   “诸位父老乡亲,大家不必惧怕,相信你们也看到了,我们是朝廷的军队,自然不会加害大家,我军要向北,路过此地,今晚会在此驻扎一夜,请大家过来,就是想要告诉大家,待会儿回去之后,晚上宵禁,不许出门游荡。”

   “以免和大军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还有,朝廷军队遵纪守法,不会侵犯大家的财物,你们大可放心,大军不会进入镇子,诸位也安稳些,不要出镇,另外你们这里有没有镇长,起来说话。”

   朱慈烺说完,半天无人应话,场面有些尴尬,祖泽清凑上前来说道:“殿下,百姓无人答话,可审问一下叛军,在镇子北部,发现了一处军营,据查是流贼设立的巡检司,有一百多人驻守,杀了两个顽固的小头目后,已经全部被拿下了。”

   “哦?早说嘛,带上来问问。”朱慈烺顺势在临时搭建的高台摆放的座椅上坐下,等着锦衣卫提人上来了解情况。

   “跪下。”不一会儿,锦衣卫就带着两个人过来了,押着的锦衣卫一人一脚,踢在两人的腿弯,押着二人跪在地上。

   场上的百姓,这会儿也看到了前面的情况,一个个的怯生生的偷偷抬头观看,这才看到,刚才喊话的人,竟然是个少年人,此刻正一身戎装的坐在台上。

   “殿下,经过初步审讯,这二人是他们的头目,流贼称之为巡检使,一个是正使,一个是副使。”祖泽清为朱慈烺介绍着二人的身份。

   “带上来,孤有话问。”

   “是,殿下。”祖泽清挥手让人将两人押到近前。

   “我问你们,承天府府城驻扎了多少军,襄阳张可望又领军多少?”朱慈烺低头看着跪在眼前的二人,温声问道。

   “。。。”二人只是抬头看了看这戎装华丽的少年,猜测他是哪个富家公子,不以为意,并未说话,像他们这种小喽啰,还看不出朱慈烺山文甲胸前那两条盘龙,代表着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