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

第105章 才女倾心

  冬日暖阳和煦,驱散了些许寒意。袁尚备好礼物,再次踏入蔡府。门房见是安平侯亲至,连忙恭敬相迎。

   蔡邕依旧在书房中,见袁尚到来,放下手中书卷,起身相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显甫贤侄,快快请坐,不必如此客气。”

   袁尚执礼甚恭,将礼物奉上,谦逊道:“蔡公言重了,当日宴席之上,若非蔡公赏识,晚辈恐难得扬名之机,今日特来拜谢。”

   蔡邕捋须轻笑,摆手道:“老夫赏识的是真才实学,贤侄文采斐然,又兼具武略,乃是当世英杰,何须言谢?再说,老夫亦有事相托。”

   袁尚心中微动,正色道:“蔡公请讲,晚辈若有所能,定当竭力而为。”

   蔡邕目光温和地看向屏风后,轻声道:“琰儿,你也出来吧。”

   屏风后,蔡琰款步而出,今日她身着淡雅素裙,更显清丽脱俗。她盈盈施礼,轻声道:“小女子见过侯爷。”

   袁尚起身回礼,目光落在蔡琰身上,只见她眉眼含情,娇羞之态更胜往日,心中不由得微微一荡。

   蔡邕待蔡琰落座后,方才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郑重:“老夫年事已高,这身子骨是一日不如一日了。膝下虽有二女,却皆是柔弱之辈,琰儿聪慧,奈何身为女子,终究有诸多不便。 幼女年纪尚小,更是不堪托付。 老夫时常忧虑,日后若有不测,这二女,恐将孤苦无依,难得周全。”

   蔡邕目光灼灼地看向袁尚,语气郑重了几分:“老夫观贤侄,人品贵重,谦逊有礼,更兼文武双全,才华横溢,年纪轻轻便已功勋卓着,实乃人中龙凤,当世英杰。 放眼洛阳,乃至天下青年才俊,能与贤侄比肩者,寥寥无几。 老夫心中思量再三,觉得贤侄乃是可堪托付之人。”

   蔡邕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几分期盼:“因此,老夫今日斗胆,欲将长女蔡琰,托付于贤侄,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袁尚闻言,心中已然明了蔡邕之意,他起身,郑重拱手道:“蔡公之意,晚辈明白。蔡琰小姐才情出众,温婉贤淑,能得蔡公如此信任,晚辈感激不尽。晚辈在此承诺,定会如珍似宝般待蔡琰小姐,绝不让她受半分委屈。”

   蔡邕闻言,欣慰地点点头,看向蔡琰,柔声道:“琰儿,你意下如何?”

   蔡琰面色绯红,偷偷看了袁尚一眼,见他目光真诚,心中更是柔情似水,低声道:“女儿一切听凭父亲做主。”

   蔡邕哈哈一笑,抚须道:“好,好,好!老夫今日便将琰儿托付于你,望你二人日后琴瑟和鸣,相濡以沫。”

   袁尚再次郑重承诺:“蔡公放心,晚辈定不负所托。待时机成熟,定当迎娶蔡琰小姐入门。”

   蔡琰听得“迎娶”二字,心中更是甜蜜,抬眸看向袁尚,眼中情意绵绵。

   蔡邕见状,甚是欣慰,转而笑道:“贤侄既来,不如与琰儿合奏一曲,也好让老夫一饱耳福?”

   袁尚欣然应允,蔡琰亦起身,取来琴箫。两人相对而坐,绿珠在一旁研墨添香,气氛温馨而雅致。

   袁尚执箫在手,蔡琰素手轻抚琴弦。无需言语,两人目光交汇,便已心领神会。

   箫声清越,如山间清泉,琴音婉转,似林间鸟鸣。一曲《凤求凰》,在两人指间流淌而出。琴箫合奏,珠联璧合,时而高亢激昂,如凤凰展翅,翱翔九天;时而低回婉转,如情侣私语,柔情似水。

   蔡邕闭目聆听,脸上露出陶醉之色,绿珠亦是听得痴了,连呼吸都放轻了许多,生怕惊扰了这天籁之音。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久久不散。蔡邕睁开眼睛,抚掌赞叹:“妙哉!妙哉!琴箫合璧,天作之合!显甫贤侄与琰儿当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蔡琰面颊更红,偷偷看了袁尚一眼,眼波流转,情意尽显。袁尚亦是含笑看向蔡琰,两人之间,情愫暗生,无需多言,已是心意相通。

   琴箫合奏之后,袁尚与蔡邕又谈论一番经史子集,袁尚引经据典,见解独到,再次令蔡邕赞赏不已。直至日暮西山,袁尚方才告辞离去。

   回到安平侯府,夜已深沉。袁尚沐浴更衣后,来到书房,却见乌兰琪早已在此等候。

   “夫君。”乌兰琪轻声道。

   袁尚点点头,示意她坐下,问道:“何事?”

   乌兰琪犹豫片刻,方才开口:“妾身听闻,今日主公拜访蔡邕大人,并在蔡府与蔡琰小姐琴箫合奏,情意绵绵……”

   袁尚闻言,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府中之事,怕是瞒不过乌兰琪的耳目。他坦然一笑,道:“不错,确有此事。”

   乌兰琪抬眸看向袁尚,目光中带着一丝探寻,一丝担忧,却并无责怪之意。

   袁尚轻叹一声,柔声道:“乌兰琪,你可知我心意?”

   乌兰琪垂下眼帘,低声道:“妾身知道,夫君心怀天下,胸襟广阔,并非寻常男子可比。”

   袁尚握住乌兰琪的手,认真道:“我与蔡琰小姐之事,乃是蔡公之托。但我对你的情意,日月可鉴。你放心,在我心中,你们,地位相同,绝不会因任何人之故而有所改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