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紧急筹谋
时间悄然来到 1898 年,在过去的数年里,大清在科技工业、军事建设以及外交关系上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让国内产业逐步升级,军事战略的优化与技术的革新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外交上的积极周旋也为大清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然而,看似繁荣的表象下,我却隐隐感到不安,因为我深知,1900 年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的历史阴影正步步逼近。
科技工业领域,尽管市场秩序逐渐规范,国际市场也有所拓展,但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现有的科技发展速度仍显不足。我们急需在军事科技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研发出更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应对列强可能的侵略。可科研之路困难重重,关键技术的瓶颈难以突破,科研资金也时常捉襟见肘。
“皇上,如今军事科技研发进度缓慢,我们急需的先进枪炮和防御工事技术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且,科研资金的缺口越来越大,许多项目面临停滞风险。” 负责科技工业的大臣满脸愁容,声音中满是焦急。
我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眉头紧锁,内心焦虑万分。军事科技关乎战争胜负,绝不能在这关键时刻掉链子。“传令加大对军事科技研发的投入,从国库中再拨出一笔专项资金,务必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召集国内最顶尖的科研人才,成立专项科研小组,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同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引进部分关键技术和设备。”
政治方面,虽然改革在稳步推进,但内部的保守势力依旧暗流涌动。他们表面上对改革举措不置可否,暗地里却在抵制新政策的推行,试图维护旧有的利益格局。这不仅阻碍了改革的深入发展,也削弱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皇上,近来一些保守势力在民间散布谣言,诋毁改革成果,煽动民众对新政的不满情绪。在朝堂之上,他们也时常对改革举措提出反对意见,阻碍政策的实施。” 负责监察的大臣神色忧虑,单膝跪地禀报。
我心中涌起一股怒火,改革是大清崛起的希望,绝不能被这些保守势力破坏。“传令对那些恶意诋毁改革、煽动民众的保守势力进行彻查,依法严惩。在朝堂之上,对于无理反对改革的官员,要进行严厉斥责。加强对改革成果的宣传,让百姓真正了解改革带来的好处,争取民众的支持。同时,选拔任用那些支持改革、有才能的官员,充实到各级政府部门,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军事方面,尽管新军事战略得以顺利执行,军事技术研发也在稳步推进,但面对八国联军的强大军事力量,我们的军队在数量和装备上仍处于劣势。而且,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还有待提高,一旦战争爆发,能否有效抵御外敌入侵,我心中并无十足把握。
“皇上,据情报分析,八国联军的军事力量十分强大,他们的武器装备先进,军队训练有素。相比之下,我们的军队在数量和装备上都存在差距。而且,各军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还有待加强,应对突发战争的准备还不够充分。” 负责军事的大臣神色凝重,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
我心中一沉,军事力量的对比悬殊让我倍感压力,但我深知,此时绝不能退缩。“传令加速军队的扩编工作,招募更多的青壮年入伍,充实军队力量。加大对军事装备的采购和生产力度,优先保障军队的装备需求。组织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加强各军种之间的协同训练,提高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同时,在边境地区加强防御工事的建设,构建坚固的防线。”
外交方面,虽然成功化解了新兴国际势力的挑拨阴谋,巩固了与友好国家的关系,但面对即将到来的八国联军侵略,现有的外交关系能否为大清提供支持和帮助,还是未知数。我深知,外交上的努力或许能为我们争取一些缓冲时间和国际舆论支持,但最终抵御外敌还得靠自身的实力。
“皇上,对于八国联军可能的侵略,我们的友好国家虽表示关切,但在实际行动上,尚未明确表态是否会给予支持。国际舆论方面,我们虽一直在积极发声,但西方列强掌控着主要的舆论渠道,我们的声音很难传达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负责外交的大臣忧心忡忡,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我陷入了沉思,外交关系的不确定性让我感到不安,但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丝希望。“传令外交使臣继续加强与友好国家的沟通与交流,争取他们在军事、物资等方面的支持。在国际舆论上,加大宣传力度,揭露八国联军的侵略野心,争取更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与西方列强进行外交周旋,尽量拖延时间,为我们的备战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这风暴前夕,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每一次应对都需要深思熟虑。无数个夜晚,我独自在御书房中徘徊,望着窗外的夜空,思考着如何才能带领大清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安然度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