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第11章 和老朱结为儿女亲家!

  一番话,说得感人肺腑,潸然涕下。

   但李善心里清楚,这老朱这纯粹是戏精上身,生来就有着绝佳的表演天赋。

   临别之际,故作挽留,只是为了彰显自己重情重义罢了。

   反正两片嘴皮一碰,浪费点唾沫星子而已,自然怎么好听怎么说了,又没啥成本。

   实际上,巴不得你早点走呢!

   何况,就算他真心实意,求爷爷告奶奶,想把老子留在京城,那也没得商量。

   开玩笑!

   手里攥着宝贝系统,不赶紧回去开荒种田,实现发家致富的美梦,还等什么?

   难不成留下来等死?

   想到这一层,李善收敛心神,把思绪拉回到现实世界,正襟危坐,开始见招拆招。

   拼演技是吧,看咱们谁更会演!

   就凭老子曾经观摩过上百部电视剧的深厚底蕴,还能输给你?

   不给你感动哭了,算我输!

   至此,只见他抬起头,与朱元璋四目相对,故意装出依依不舍的样子。

   “其实,臣也不想离开您啊!”

   “想当初,臣不过是一介布衣书生,身无长技,只会寻章摘句,念几篇道德文章......”

   “乱世之中,有幸相逢陛下这样的英明之主,才能施展生平所学,略尽犬马之劳,至此已别无所求!”

   “后新朝成立,又承蒙陛下信赖,委以重任,封为尚书左丞相,统领百官,负责处理朝中一切事务!”

   “您的知遇之恩,臣定当铭记于心,虽九死也不能报答万分之一,不敢再劳烦您费心了。”

   “从今以后,即便远离朝堂,臣定当每天焚香祈祷,敬告上苍,保佑我大明风调雨顺,国力蒸蒸日上......”

   “也保佑您龙体康健,万寿无疆!”

   一套信口拈来的说辞,把朱元璋的龙屁拍得震天响。

   整个人云里雾里,如听仙乐耳暂明啊!

   不由得心花怒放,笑逐颜开。

   甚至有些怀疑,这位追随自己多年的老伙计,一直自命清高,总端着读书人的架子,怎么突然变得会说话了?

   而且,句句都戳到了心坎,好听极了。

   甚至某一瞬间,他真的想把人给留下,不许其告老还乡!

   即使从此赋闲在家,不再过问朝政,只陪他聊天喝茶,也是可以的。

   念及至此,朱元璋顿时哈哈一笑,故作谦虚道。

   “善长,言过了!”

   “没有你们竭力相助,用心辅佐,仅凭咱一个人,如何能在乱世中重整山河,定鼎天下?”

   “能有如今的局面,你更是厥功之首,不可磨灭!”

   说到这里,他稍作沉思,接着提起了一件往事。

   “几年前的鄱阳湖之战,你还记得吗?”

   “咱们以二十万对六十万,可谓敌众我寡,势力悬殊!”

   “但结果如何?”

   “咱们众志成城,苦战了整整一天,硬是将陈友谅杀得丢盔弃甲,大败而归!”

   “这其中,当然有将士用命,奋勇拼杀的功劳。”

   “还多亏你坐镇后方,夜以继日筹划调度,把运输粮草军械,辎重马匹安排的面面俱到。”

   “否则,安能取得那场空前的胜利?”

   由于穿越时,全盘接收了原主的记忆,加上自身对明史的了解,李善很快就想好了说辞。

   谈笑间,就将脚下的‘皮球’踢了回去,给老朱奉上了一记高帽。

   “陛下要是这么说,臣可就更加惭愧难当了!”

   “臣依稀记得,鄱阳水战时,是因为风向的突然转变,陛下想到了火攻破敌,才扭转局面......”

   “危急关头,连上苍都在暗中相助,这不正说明您是真龙天子,鸿运加身,理当坐拥江山,治理九州万方。”

   此刻,朱元璋已经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了,嘴上连连谦让,心里却是美得不行。

   打量着跟随自己多年的老伙计,那是越看越顺眼。

   同时想到。

   不能就让他这么走了,今天一定要聊得尽兴才行。

   哪怕多留一会儿也好!

   很快,一个主意便在脑海中诞生。

   “善长,咱们聊了半天,想必你是有些饿了吧?”

   “咱马上吩咐御膳房,安排一桌酒菜,等会儿到御花园中小酌几杯。”

   “就当是为你践行了!”

   看着盛情款款的老朱,李善不禁摇头苦笑。

   这回好了!

   刚才还忆往昔,峥嵘岁月呢!

   现在又把酒话桑麻了!

   不过,既然是皇帝请客,临走前品尝下宫中御膳,也算不虚此行了。

   正所谓,不吃白不吃,白吃谁不吃?

   ......

   “来,先干了这杯!”

   御花园中,一座六角凉亭内。

   君臣二人在此开怀畅饮,把酒言欢。

   两杯下肚,朱元璋心情大好,主动引起了话题。

   “你这一走,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如果路上需要人手,尽管和咱开口,不必客气。”

   李善放下了酒杯,随口说道。

   “不必,不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