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钱钱钱钱钱!这个崇祯太有钱!

第101章 皇极殿朝会!发行银本位纸钞!!!

  顾辰走出仓库,对着门口的士兵吩咐道。

   “传令下去,把其中50%的字画珠宝等运到京城进行拍卖,全部换成白银!”

   “剩下50%,拿来奖励那些在基建、农业、军工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工人和农民!”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大为震惊。

   连王承恩都忍不住皱起眉头。

   “皇上,穷人要钱何用?他们就算有了钱,也不会花!”

   “最终还是回到那些商贾地主手里!”

   “与其让他们浪费,不如全部充入国库,用于军费开支!”

   顾辰轻笑了一声,缓缓说道:

   “赏赐不是施舍,而是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工匠有了银子,会买更好的工具,才能造出更精良的机械。”

   “农民有了银子,会买更好的种子,才能种出更丰收的粮食。”

   “士兵有了银子,会更忠心于大明,不会为了几两碎银去做别人手中的刀。”

   “大家都富了,都有干劲了,国家才会越来越强!”

   “这天下的火焰,只有大家一起添柴,才能越烧越旺!”

   王承恩眼神渐渐亮起,拱手说道:“奴婢愚钝,陛下圣明!”

   顾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所以,这钱必须发!”

   “让百姓知道,他们的辛勤劳动!”

   “朕都看在眼里,做得好,朕就让他们活得更好!”

   王承恩彻底服气,肃然起敬地说道:“陛下,奴婢明白了!”

   “传令下去——凡是对大明建设有贡献者,皆有赏赐!人人有份,按功行赏!”

   “同时,推动生产,所有工厂、农田、矿场的工人,每人额外赏三个月工钱,让他们有钱过年,有钱投资,有钱拼搏!”

   “只要好好干活,就能赚到钱!”

   王承恩高声应道:“奴婢遵旨!”

   ..........

   皇极殿,顾辰端坐龙椅之上。

   下面站着的官员全是他从系统中“购买”的。

   这些大臣虽然身着明朝官服,头戴梁冠,脚踏皂靴。

   但眼神凌厉如鹰,精神头比起以往的那些尸位素餐之辈强出百倍!

   他们站在殿中,每个人都挺直了腰杆。

   目光炯炯有神,眼里透着对大明的忠诚与一股必胜的狠劲!

   ——不再是东林党的那群空谈误国的腐儒!

   ——不再是趋炎附势的佞臣!

   ——更不是尸位素餐的老朽!

   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大明必盛!大明必强!”

   王承恩手持拂尘,站在丹陛之下。

   清了清嗓子,尖声高喝——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工部尚书拱手禀道:“启禀陛下,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基建项目已全面展开。”

   “公路、桥梁、工厂、学堂等设施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百姓们干劲十足,士气高昂。”

   “但——”

   “沥青储备严重不足,导致许多道路无法铺设,极大影响了工程进度!”

   话音一落,朝堂内众人纷纷交头接耳。

   如今,大明的国力蒸蒸日上,基础建设更是步步推进。

   可若是道路不通,物资运输受阻,不仅会影响城市发展。

   甚至会拖慢整个经济腾飞的步伐!

   沥青的获取,关键在于石油!

   而现阶段,大明国土没有石油产出地。

   单靠辽东大庆污染环境,还不如直接从系统里购买!

   顾辰回复道:“此事不难,朕自有安排。”

   “两天后,你率人前往南郊军营,届时会有一批石油物资交给你们。”

   “你工部立即筹备专门的炼油作坊,优化沥青提炼工艺”

   工部尚书听闻此言,立刻伏身叩首:“臣遵旨!”

   礼部尚书出列:“启禀陛下,百姓读书热情高涨,目前全国已有3000所新式学堂投入使用,但教材紧缺,纸张供应不足!”

   “目前全国造纸厂已经加班加点生产,但仍远远不够。”

   顾辰点头:“纸张问题简单,可以从东南沿海采购,甚至进口也行。”

   “但教材编撰,必须尽快跟上!”

   他目光一扫:“让翰林院和各地学者全力编写新课本,朕要的不只是四书五经,还要实用技术,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医学、军事,全都加进去!”

   “这才是真正的新学!”

   “另外,选派人才前往工厂、军队、实验室学习,将技术书籍整理成册,编入教材,朕要未来的学生不仅能读圣贤书,更要懂制造、懂军工、懂经济!”

   户部尚书躬身叩拜,语气凝重地说道:

   “启禀陛下,随着全国经济发展加快,各地市场愈发繁荣,百姓交易频繁。但——”

   “目前我大明仍以白银为主要货币,流通受限,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经济体系!”

   “白银重量大,携带不便,且存储、结算皆受限制。”

   “尤其是跨地区大额交易,极为不便,影响商业发展!”

   “微臣建议,设立纸币制度,由朝廷统一发行,以官方信誉支撑流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