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钱钱钱钱钱!这个崇祯太有钱!

第102章 皇极殿朝会,加快基建的速度!!!

  大殿之中,各部官员已经将本部门的事务一一禀报。

   所有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王承恩手持拂尘,正准备高喊“无事——退朝!”

   可话音未落,顾辰却抬手打断。

   声音沉稳且不容置疑——

   “你们的事情都解决了,可朕的事情还没问呢!”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肃然。

   所有大臣纷纷挺直腰板,等候皇帝谕令。

   顾辰目光扫视一圈,直接落在工部尚书身上。

   “朕最想问的,是工部的进度。”

   “全国铁路、公路等交通建设进行得如何?”

   “主干线铁路,什么时候能全线贯通?!”

   铁路——不仅能加强全国各地的文化交流。

   提高经济发展,最关键的是——还能极大提升物资运输的效率!

   平时——可沟通南北,加快商贸流通,拉动内需!

   交通发达了,整个国家的发展才能真正腾飞!

   ——这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

   工部尚书出列,拱手奏道:

   “启禀陛下,按照目前的人力与工程进度!”

   “要彻底打通全国主干线铁路,至少还需要25年!”

   “25年?!”

   顾辰当场皱眉,摇了摇头,毫不犹豫地说道——

   “不行!必须在五年之内竣工!”

   工部尚书没有敷衍,更没有拍马屁,而是直白地回道:

   “陛下,若要达到这个速度,除非……加钱!”

   这三个字一出口,朝堂上不少人悄悄抬头,眼神微妙地望向皇帝。

   但还不等众人细想,站在御阶旁的王承恩忽然挺直了腰板!

   不就是钱吗?

   ——我大明就是不差钱!

   顾辰闻言,说道:“钱不是问题!”

   “你要多少我就可以给你打多少!”

   顾辰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把银子花完正好升3级商城!

   到时候有二战武器抢钱打仗的速度更快!!

   顾辰问道:“全国铁路建设,缺多少钱?”

   工部尚书闻言,脑海里快速计算。

   “启禀陛下,按照当前的物资、人力、工时计算……起码需要白银一亿五千万两!!”

   “嘶——!!”

   话音刚落,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仅仅是铁路,就需要这么多钱?!

   那……全国公路呢?!飞机场呢?!

   岂不是要直接把大明的财政彻底掏空?!

   王承恩站在一旁,听到这个天文数字。

   心里也“咯噔”一下,一时有些没底了。

   但此时,朝堂上最开心的,竟然是顾辰!

   ——没想到工部尚书竟然直接帮他完成了一半的商城升级进度!

   “行!朕给你两亿白银!”

   “顺便加快一下公路建设进度!”

   工部尚书瞬间一震,脸上露出狂喜之色!

   他没想到,皇上不仅毫不犹豫答应了铁路建设的资金,还多给五千万两白银!

   “臣——领旨!!”

   然而,户部尚书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陛下,国库目前存银有限,短期内很难支撑如此巨大的支出……”

   “微臣建议,不如等纸钞发行之后,再来结算,届时各项原材料价格会下降许多,至少能节省三成开支!”

   不少大臣听到这话,纷纷点头。

   但顾辰却直接摇头,语气坚定——

   “朕等不了!”

   “大明的未来,不能拖!”

   “再等三年五载,成本虽然会下降,可进度呢?朕要的,是现在就能用的东西!”

   “内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点银子,朕还不放在眼里!”

   户部尚书彻底哑口无言。

   其他各部尚书纷纷站了出来,请求财政拨款!

   礼部尚书:“陛下,随着全国新学堂的建设,我们目前缺少大量书籍、纸张、教学器材,求陛下拨款五百万两,以解燃眉之急!”

   刑部尚书:“启禀陛下,边境地区的治安仍需强化,我们急需资金组建正规巡检营,以确保地方安稳,至少需要六百万两!”

   工部尚书又站出来:“启禀陛下,除了铁路、公路之外,京城自来水系统、南北桥梁修建,仍需额外资金……**”

   ——大臣们一个接一个站出来,各自陈述部门的需求,场面一下子热闹非凡!

   ——以前是财政紧张,谁也不敢多要银子,现在倒好,全都铆足了劲儿开口!

   但顾辰却毫不犹豫,直接一挥手——

   “全部批了!”

   “银子按需拨付,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见到成效!”

   王承恩站在一旁,看着陛下毫不手软的挥霍。

   “不愧是我大明皇上,这才叫真正的富国强兵!”

   ——银子,就应该花在该花的地方!

   即便顾辰过量满足各部大臣的需求。

   但距离3级商城还差200万银子。

   现在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实在不行买点粮食吧。

   正当顾辰打算靠买粮食凑到200万银子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