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318章 南郑城欲生乱,诸葛亮安众心

  诸葛亮之智,并非只在运筹帷幄。

   他久临战阵,多处政务,面对千钧之变时的临场反应能力也是世间顶级。

   面对突然祈雨降雷,致张鲁被劈台下,生死未卜。

   此刻,他最该做的是什么?

   立刻告知百姓,张鲁虽为道教之首,然假借老君,妄自祈雨,今已触犯天威,遂被降雷天谴?

   然后振臂高呼,让百姓摒弃天师道,以己马首是瞻?

   以为主公成功夺下汉中打开局面?

   不!

   不该是这些!

   他环顾四周,大雨虽降下,见此地已现乱象。

   鬼卒蜂拥至前,百姓惊恐万状。

   塔下很多童男童女惊吓得哇哇大哭,皆不知所措。

   米民中有幼童父母,见此情形,奋力向前拥挤,要抢回自己的孩子。

   亦有乡民被雷声所惊,奋力往外逃。

   诸葛亮咬咬牙,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竟扶栏登上篷车,大声高呼道:

   “阎天师何在?”

   阎圃正自慌乱间,闻诸葛亮之言如遇主心骨,大声回应道:“阎圃在此!”

   “速命护坛鬼卒各护一幼童,往东南法坛暂避!着孩儿父母径往该处认领,不得延误!”

   阎圃担忧诸葛亮安危,慌忙言道:“可诸葛天师……”

   “勿复多言!速去!速去!速去!”

   “好,诸葛天师小心!”

   阎圃旋即挥袍召集护坛鬼卒,而后下令:“众护坛兄弟,一人护一孩童,随我去东南法坛。其余人等,告知其父母,皆去法坛接回各自孩儿!”

   “遵命!”

   众鬼卒各抱稚子,高声喝道:“尔等孩童父母,不要往里面挤,速往东南法坛相认!”

   乱象骤减。

   “张卫!张卫将军安在?!”

   张鲁二弟张卫本为护法之首。

   张卫见兄长被天雷劈落,生死未卜,此刻既是恐惧又是悲伤。

   抱着张鲁的身体哇哇大哭。

   听得呼唤,方猛然回神:“……吾在此!”

   “将军暂止伤心,当速斥鬼卒,不得拥近,而后引亲卫抬大天师至城西天师庙,召唤南郑医官全力施救!沿途不得逗留!”

   张卫一怔,乃知诸葛亮在行施救之举。

   而诸葛亮的这句话,也让他本来惶惑无措的心瞬间明白该干什么了!

   张卫用袖口蹭了蹭眼角的雨水,点点头,抱拳道了一声:“遵命!”

   “张愧,张愧将军,汝在何处?!”

   张愧乃张鲁三弟,掌南郑麾下精锐鬼卒,号为“幽冥都督”。

   乃奉张鲁之命欲在今日大天师老君附体之时伏杀诸葛亮。

   可未曾想,竟遇天雷之劫。

   正看着漆黑坍塌的木台,惶惶然不知所措之际,却闻诸葛亮相唤。

   “何……何事?”

   诸葛亮振喉高呼,语速亦快如急雨敲檐:“今城中民乱,将军速遣散此间乡民,再领半数鬼卒,按街巷次第护送百姓归家,老弱病残优先,务必逐户查点,不得疏漏一人!”

   张愧觉得,自己身为张鲁之弟,似乎不该听诸葛亮的安排。

   毕竟那是他今日的伏杀目标。

   可问题是,他现在每一个安排都在帮助迷茫的他们解决当前的困境。

   “我……”

   “将军,我知你必安排鬼卒混于百姓之间,唯你可遣乡民。此间已现乱象,再不迁民,恐酿祸端于须臾,累及满城黎庶!”

   被伏杀目标指挥的感觉并不是很好。

   但此刻张愧已别无选择。

   只得抱拳道了一声:“遵命!”

   安排至此,乱象终于平息,但为平此乱象,却错过了追杀杨松的最佳时机。

   听天由命吧!

   “杨昂,杨昂将军!”

   张卫麾下一个狼狈的将军抱拳道:“诸葛天师,有何吩咐?”

   “速寻杨松,将其擒获在此!此贼已投曹操,乃为害天师之人!”

   “遵命!”

   左右查看,早不见杨松身影。

   遂带亲卒,去寻杨松。

   诸葛亮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而此刻,身上已被雨水浸透。

   赵云拔剑守在诸葛亮身旁,寸步不离。

   见此地终现安稳之势,遂收起宝剑,扶诸葛亮下车。

   而后,解下战袍,围在了诸葛亮的身上。

   “军师,切莫着凉!”

   诸葛亮看着赵云坚毅的表情,心中一暖:“子龙……”

   遂点点头,转身又对在场鬼卒一抱拳:“今暂平此乱,然余波未歇,请通告各位天师祭酒,亮暂往至天师庙,若须相助,即刻传信,亮当随召随至。”

   众鬼卒抱拳称喏,随即散去。

   “子龙,速往城西天师庙,看看大天师现况如何!”

   赵云犹有疑虑:“军师,大天师必做逆天之事,已天雷所谴,何必去看他?”

   诸葛亮沉吟道:“今此汉中之事,其旧部动向、城中部署皆未可知,我等欲稳汉中,此节不可轻忽。”

   赵云一抱拳:“喏!”

   遂驾车与诸葛亮共去天师庙。

   此时,天师庙中亦聚集多人,庙内已经收拾出来一块地方,大天师被放置在案床之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