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 东风入律 1972 2025-03-15 23:08

  在青岩镇,老汪头可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年逾古稀,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脊背也微微有些弯曲,但一双眼睛却总是闪烁着温和又明亮的光芒。老汪头孤身一人,无儿无女,可他的日子却过得充实又满足。他在镇子边上有一间小小的杂货铺,铺子不大,却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平日里,附近的乡亲们都爱来这儿买东西,不为别的,就图老汪头实在,从不缺斤少两,价格也公道。

   一天傍晚,天色渐暗,老汪头正准备关上铺子门,回家休息。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跌跌撞撞地走进铺子。年轻人面色苍白,眼神中满是疲惫和迷茫,看上去像是饿了很久。老汪头见状,心里一紧,连忙迎上去,关切地问道:“孩子,你这是咋啦?”年轻人有气无力地说:“大爷,我……我从外地来,盘缠都花光了,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老汪头听了,二话不说,转身从柜子里拿出几个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馒头,又倒了一杯热水,递到年轻人面前,说:“孩子,快吃点,先填饱肚子。”年轻人接过馒头和热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几个馒头就被他吃得干干净净。吃完后,年轻人的脸上恢复了些血色,他感激地看着老汪头,说:“大爷,您真是个好人,等我以后有了钱,一定回来报答您。”老汪头摆了摆手,笑着说:“别这么说,谁还没个难处的时候,能帮一把是一把,快赶路去吧,找个安稳的营生。”年轻人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望着年轻人远去的背影,老汪头微微叹了口气,心里默默祝福他能一切顺利。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老汪头依旧不紧不慢地经营着他的杂货铺,时不时地帮衬一下周围需要帮助的人。村里哪家孩子上学交不起学费,他会悄悄塞点钱过去;哪家老人行动不便,他会帮忙跑跑腿,买点生活用品。他做这些好事,从来不求回报,也不声张,在他看来,积德行善是做人的本分,就像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一年,青岩镇遭遇了罕见的洪涝灾害。暴雨如注,一连下了好几天,河水迅速上涨,淹没了大片的农田和房屋。老汪头的杂货铺也没能幸免,洪水涌了进来,把店里的货物冲得七零八落。老汪头看着被洪水毁坏的铺子,欲哭无泪,这可是他一辈子的心血啊。更糟糕的是,洪水退去后,老汪头发现自己多年的积蓄也在洪水中不知去向,他一下子变得一无所有,生活陷入了绝境。

   就在老汪头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陌生人找到了他。来人西装革履,气宇轩昂,见到老汪头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说:“汪大爷,您还记得我吗?”老汪头仔细打量着眼前的人,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陌生人笑着说:“我就是当年在您杂货铺里饿了好几天,您给我馒头吃的那个年轻人啊。”老汪头这才恍然大悟,惊讶地说:“哎呀,原来是你啊,都长这么大,变化可真大。”年轻人感慨地说:“要不是当年您的救命之恩,我恐怕早就饿死在街头了。这些年,我一直在外面打拼,现在也算有了点成就。这次听说青岩镇遭遇了洪灾,我特意赶回来看看,没想到您也受灾了。”说着,年轻人从包里拿出一张银行卡,递给老汪头,说:“汪大爷,这卡里有点钱,您拿去重新把杂货铺开起来吧,就当是我对您的一点报答。”老汪头连忙推辞,说:“孩子,我当年帮你可不是为了让你报答我,这钱我不能要。”年轻人却执意要把卡留下,他诚恳地说:“大爷,您就收下吧,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要不是您当年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您的善良一定会有好报的。”在年轻人的再三劝说下,老汪头最终还是收下了银行卡。

   有了年轻人的帮助,老汪头重新开起了杂货铺。他还是像以前一样,诚信经营,乐于助人。经过这件事,老汪头更加坚信,只要心存善念,多做好事,哪怕一时无人知晓,上天也一定会眷顾的。

   在青岩镇的另一边,住着一个名叫李财的商人。李财这人精明能干,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镇上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可他为人却十分吝啬,平日里一毛不拔,对钱财看得比什么都重。他常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这世上,只有钱才是最实在的。”对于老汪头的种种善举,李财总是嗤之以鼻,他觉得老汪头就是个傻老头,白白把钱往外送,自己却落得个一无所有。

   一天,李财外出谈生意,途中经过一片山林。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雨倾盆而下。李财没带雨具,只好匆忙躲进路边的一个破庙里。在庙里,他发现了一个衣衫破旧的老妇人,老妇人正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老妇人看到李财进来,眼中露出一丝希望,她虚弱地说:“好心人,能给我点吃的吗?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李财皱了皱眉头,心里想着:“这老太婆真是晦气,我自己还被淋成这样呢,哪有吃的给她。”于是,他冷冷地说:“没有,我也没吃的。”说完,便不再理会老妇人,独自找了个地方坐下,盼着雨快点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