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水浒超凶凶

第255章 兄弟有难求援救

水浒超凶凶 书山有路秦为静 2151 2025-03-15 23:08

  蔡攸出了宣政殿,只觉得脚步轻快,浑身充满了力量。

   官家如此看重自己,这可是天大的恩典!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权倾朝野,名垂青史的那一天。

   秋日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他深吸一口气,只觉得空气都变得格外清新。

   他意气风发,大步流星地赶往枢密院。

   枢密院内,官员们正忙碌着处理公务。

   蔡攸的到来,让整个枢密院都为之一静。

   “蔡大人!”众人纷纷起身,恭敬地向他行礼。

   蔡攸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多礼。

   他走到主位上坐下,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奉官家旨意,即刻拟旨,调集天下十节度使,领兵勤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十节度使,那可是手握重兵的地方诸侯!

   朝廷轻易不会调动他们,如今竟然要同时调集十位,这是要发生什么大事了?

   众人心中疑惑,但没人敢多问,立刻开始拟旨。

   蔡攸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旨意拟好,盖上玉玺,蔡攸又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其他事宜。

   “传令下去,将高俅之前调动的丘岳、周昂二人调入京城,听候调遣!”蔡攸目光锐利,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想起了高俅兵败梁山之事,心中冷笑。

   高俅那个废物,白白浪费了朝廷那么多兵马粮草。

   不过,他调动的那些人,倒还有些用处。

   “另外,从四厢禁军中挑选精兵两千,作为我的亲军!”蔡攸继续吩咐道。

   亲军,那是拱卫京师,保护皇帝安全的精锐部队。

   蔡攸要从中挑选士兵,可见他对这次行动的重视程度。

   一切安排妥当,蔡攸心中稍安。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士兵匆匆跑了进来,神色慌张。

   “报!刘梦龙水军因延误战机,导致高太尉兵败,现已退回东京,前来请罪!”

   蔡攸闻言,眉头一皱。刘梦龙这个废物,竟然也敢回来?

   “传他进来!”蔡攸冷声道。

   片刻之后,刘梦龙战战兢兢地走了进来,跪倒在地:“小人刘梦龙,叩见大人!”

   “哼,你可知罪?”蔡攸厉声喝道。

   刘梦龙吓得浑身颤抖,连忙叩头:“小人知罪!小人甘愿受罚!”

   蔡攸看着他那副狼狈的模样,心中鄙夷。

   不过,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杀了他也无济于事。

   “念在你及时回京请罪的份上,这次就饶你一命。”蔡攸缓声道,“将你的水军编入大军,听候调遣!”

   刘梦龙闻言,顿时如释重负,连忙叩头谢恩:“谢大人!谢大人!”他原本还忐忑不安,生怕蔡攸会怪罪他,没想到竟然这么轻易就过关了。

   蔡攸看着刘梦龙那副感恩戴德的模样,心中冷笑。

   废物就是废物,给点甜头就感激涕零。

   他挥了挥手,示意刘梦龙退下。

   “大人,我堂兄李应遭人陷害,被关进了东平府的大牢,还望大人能够出手相救!”

   蔡攸抬头,看着跪在地上,满脸焦急的韩忠,这李应又是何许人也?

   晁雄征立于济州城墙之上,望着下方黑压压的兵士,秋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袍,发出猎猎声响。

   肃杀之气,弥漫在空气之中。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这支刚刚整编完毕的四万大军。

   这是他在处决高俅之后,历经数日,从俘虏的六万余人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

   夜袭战术果然奏效,能留下来的,都是身强力壮,胆识过人的汉子。

   “父亲大人,这八万人,老弱病残已剔除,剩下的四万,当如何处置?”晁雄征沉稳地请示着晁盖。

   “我儿决断即可。”晁盖捋着胡须,眼神中满是赞赏。

   晁雄征点了点头,心中已有定计。

   他转身,面向众将,声音洪亮:“众将听令!现有四万精兵,分六部统领,即日起,加紧操练,准备攻城拔寨!”

   他大手一挥,点将道:“鲁智深,林冲,听令!你二人各领本部兵马,驻守东西二营,操练兵士,不得有误!”

   “得令!”鲁智深和林冲齐声应道,声音如洪钟般震耳欲聋。

   “李逵,武松,听令!你二人各领本部兵马,巡逻四方,维护治安,不得扰民!”

   “得令!”李逵和武松抱拳应道,声音粗犷,气势逼人。

   “李应,杨志,听令!你二人各领本部兵马,负责粮草辎重,确保供应,不得短缺!”

   “得令!”李应和杨志沉声应道,神情肃穆。

   一切安排妥当,晁雄征回到中军大帐,召集众将,商议攻打东平府的策略。

   “诸位,东平府乃是山东重镇,易守难攻,我们必须制定周密的计划,方可一举拿下。”晁雄征目光深邃,缓缓说道。

   就在众人聚精会神地听着晁雄征的作战部署时,一名亲兵急匆匆地跑进大帐,抱拳禀报道:“禀太子殿下,帐外有一老者求见李应将军,说是从其堂兄庄上而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