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雄征的目光如同实质,落在赵佶身上,那目光中带着一丝玩味,一丝戏谑,还有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赵佶被看得浑身一哆嗦,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官家,”晁雄征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朕……我有一事相求,还望官家能够应允。”
赵佶战战兢兢地跪伏在地,“小……小人不敢不从。”
“好!”晁雄征哈哈一笑,声震殿宇,“朕要你亲笔写一道圣旨,晓谕兴仁府知府,识时务者为俊杰,令其开城归降!”
卢俊义闻言,虎目一亮,抱拳道:“哥哥,末将愿率五万精兵,兵临兴仁府,给那知府施加压力。若其不降,末将定将其城池夷为平地!”
“好!”晁雄征龙颜大悦,“就依卢兄所言!待兴仁府归顺,卢兄便可挥师北上,直取河北诸州!”
“哥哥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卢俊义声音洪亮,气吞山河。
晁雄征满意地点点头,转头看向赵佶,“官家,待卢将军兵临城下,还需官家再下一道圣旨,晓谕河北各州府,让他们认清形势,顺应天命,归顺我大梁!”
赵佶连连点头,如小鸡啄米一般,“是是是,小人遵旨。”
殿内气氛热烈,众将皆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似乎已经看到了大梁铁骑横扫河北,一统天下的盛况。
燕青上前一步,拱手道:“哥哥,小弟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晁雄征豪气干云。
“哥哥,如今我军虽已攻下汴梁,但根基尚浅,民心未稳。不如我们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仍举宋朝旗帜,号令天下。如此一来,可减少阻力,更快地占据天下。”燕青缓缓说道,目光如炬。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原本高涨的气氛瞬间凝固。
众将面面相觑,开始认真思索燕青此计的可行性。
林冲眉头紧锁,捋着胡须,沉吟不语。
鲁智深则挠了挠光头,瓮声瓮气地说道:“这…这似乎有些不妥吧?”
“有何不妥?”晁雄征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
这时,阮小七猛地站了出来……
阮小七猛地站了出来,粗声吼道:“哥哥!俺不同意!咱们梁山好汉,打的是替天行道的大旗!如今好不容易攻下汴梁,正是扬眉吐气的时候,怎能再用那昏君的破旗?!”他唾沫横飞,满脸涨红,仿佛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俺也不同意!”李逵瓮声瓮气地附和道,手中板斧在地上重重一顿,发出一声闷响,“俺铁牛就认梁山的大旗!换什么换!谁敢换,俺就砍谁!”他瞪着铜铃大的眼睛,凶神恶煞,殿内众人都不由得后退一步。
刘唐也站了出来,语气激动:“哥哥,燕青兄弟此计虽好,但未免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咱们梁山兄弟,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好汉?怕他宋军作甚!”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情绪激动,义愤填膺,大殿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燕青眉头微蹙,欲言又止。
林冲上前一步,拱手道:“哥哥,燕青兄弟之计虽妙,但恐有不妥之处。如今我大梁根基尚浅,若打宋朝旗帜,招降纳叛,那些归顺的宋军未必真心实意,恐留有隐患。”他语气沉稳,目光深邃,一语道破了燕青计策的弊端。
晁雄征听后,沉吟片刻,缓缓点头道:“林教头所言甚是。燕青兄弟,你的计策虽好,但如今时机尚未成熟。我大梁需得先立威名,再图天下!传令下去,大军一律打大梁旗帜!”他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遵命!”众将齐声应道。
“卢俊义听令!着你率五万精兵,兵临兴仁府城下,劝其归降!若有不从,格杀勿论!”
“末将领命!”卢俊义抱拳,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去。
“林冲、呼延灼听令!着你二人各率三万精兵,分兵两路,攻取河北诸州!”
“末将领命!”林冲和呼延灼齐声应道。
“李从吉听令!你率两万精兵驻守汴梁,维持城内秩序,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
“燕青,你随我一同坐镇汴梁,处理政务。”
“小弟遵命。”
“其余将领,各司其职,不得有误!”晁雄征环视一周,目光如炬,“待我大梁一统天下之日,便是尔等封侯拜相之时!”
大殿内,众将领命而去,气氛紧张而有序,每个人都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鲁智深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挠了挠光头,欲言又止……
“哥哥,”他终于开口,“俺…俺还有一事……”
鲁智深挠了挠锃亮的光头,瓮声瓮气道:“哥哥,俺还有一事……史进、陈达、杨春、李忠,这四人武艺不凡,如今散落在江湖,若能招揽他们来效命,定能为我大梁增添助力!”
晁雄征闻言,剑眉一挑,沉吟片刻,说道:“智深所言极是,这四人确实都是难得的人才。只是如今战事纷乱,要寻到他们,怕是不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