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灵异 民间故事小集

第144章 画中人

民间故事小集 毛毛小溪 1927 2025-03-23 01:55

  

第144章 画中人

   明朝末年,世道动荡不安,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在江南的一隅,有个宁静的桃源镇,镇中虽也受乱世影响,却仍保留着几分古朴的气息。镇中有个年轻书生叫宋逸尘,自幼父母双亡,他便在祖上传下的一座老宅里长大。老宅虽有些破旧,却满是书卷气,书架上堆满了古籍,那是他最珍视的财富。宋逸尘生得眉清目秀,气质儒雅,一心只读圣贤书,心中怀揣着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梦想,每日都刻苦攻读,盼望着有朝一日能走出这小镇,踏上仕途。

   一日,恰逢镇上赶集,平日里一心扑在书本上的宋逸尘也想出来透透气,便放下书本,漫步在集市的街巷中。集市上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宋逸尘在人群中穿梭,目光不经意间瞥见一个画摊。画摊的摊主是个形容枯槁的老者,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眼神中透着几分疲惫与沧桑。老者面前铺陈着一幅幅画作,大多是些山水花鸟,笔法普通,并无特别之处。宋逸尘对绘画虽没有深入的研究,但也略懂一二,见这些画并无新意,正欲转身离开,眼角的余光却扫到一幅被压在角落的美人图。

   那画上的女子身着绯色罗裙,犹如盛开在夜色中的玫瑰,鲜艳夺目。她的眉如远黛,轻轻一蹙便似含着无尽的哀愁;目含秋波,仿佛藏着一汪深不见底的湖水,让人一看便会沉溺其中。她的肌肤胜雪,在昏黄的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一头乌发如瀑般垂落在纤细的腰间,发梢似乎还带着淡淡的香气。她的姿态优雅,仿若一朵盛开的幽莲,散发着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气息,瞬间摄住了宋逸尘的心魄。

   宋逸尘仿若着魔一般,脚步再也挪动不得,目光死死地钉在那画上。他感觉自己的心跳陡然加快,一种莫名的冲动涌上心头。良久,他才缓过神来,忙向老者询问价钱。老者抬起浑浊的双眼,瞥了他一眼,伸出五根手指,声音沙哑地说道:“五两银子,少一文不卖。”宋逸尘家中虽不富裕,但此刻为了这幅画,竟想也不想便应下了。他匆忙跑回家中,翻箱倒柜凑齐了银子,又飞奔回集市,买下那画。

   回到老宅,宋逸尘将美人图挂在自己的床头,从此,他的生活便发生了改变。他日夜凝视着那幅画,越看越觉得画中女子仿佛有了灵性,她的眼神似乎能与他交流,倾诉着无尽的情思。每到夜晚,他更是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画中人的模样,仿若陷入了一场旖旎的梦境,难以自拔。他开始对着画中的女子喃喃自语,诉说着自己的心事,仿佛她就是他最亲密的知己。

   如此过了半月有余。一晚,宋逸尘正在灯下苦读,夜已深,四周一片寂静,只有烛火在微风中摇曳。恍惚间,一阵轻柔的香气袭来,那香气淡雅而迷人,仿佛是从画中飘出的。他抬眼望去,只见那画中的女子竟缓缓从画中迈出,莲步轻移,衣袂飘飘,活生生地站在了他的面前。宋逸尘惊得瞪大了双眼,手中的书“啪”地掉落在地,半晌才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问道:“你……你究竟是人是鬼?”女子朱唇轻启,声音仿若黄莺出谷:“公子莫怕,妾身名唤嫣娘,本是前朝一位画师笔下的精魂,因感公子深情凝视之恩,特来相伴。”宋逸尘望着眼前倾国倾城的女子,心中的惧意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欣喜。

   自那以后,嫣娘每晚都会从画中走出,与宋逸尘吟诗作画、秉烛夜谈。嫣娘才情出众,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皆有涉猎,两人交谈甚欢,情意绵绵,仿若一对恩爱的夫妻。宋逸尘沉浸在这温柔乡中,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功名梦想,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刻苦读书。他每日盼着夜晚的到来,盼着嫣娘的出现,生活的重心完全围绕着她。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与嫣娘相处日久,宋逸尘越发地嗜睡,白日里总是无精打采,精神萎靡。起初,他只当是自己读书太过劳累,并未在意。可渐渐地,他的身体愈发虚弱,面容憔悴,眼眶深陷,原本红润的脸颊变得苍白如纸,走起路来都摇摇欲坠。

   一日,宋逸尘在镇上偶遇一位云游的道士。道士一见他,便面露惊愕之色,上下打量着他,眼神中透着一丝忧虑。道士上前拉住他,直言他周身妖气环绕,怕是被邪祟缠身。宋逸尘心中一惊,却又想起嫣娘的温柔缱绻,想起两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犹豫再三,还是矢口否认。道士见他执迷不悟,长叹一声,留下一句“若不醒悟,性命不保”,便拂袖而去。

   宋逸尘回到家中,心中烦闷不已。他坐在床边,望着挂在墙上的美人图,心中思绪万千。夜晚,嫣娘又如往常一样从画中走出,宋逸尘望着她绝美的容颜,心中却第一次泛起了疑虑。嫣娘似是察觉到了他的异样,眼眶微红,泫然欲泣:“公子,可是厌烦妾身了?”宋逸尘心中一软,想起两人曾经的点点滴滴,将道士所言抛诸脑后,连忙安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