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环抱之中,有一个宁静祥和的村落,名叫桃源村。村子被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贯穿,河上横跨着一座饱经风霜的古桥——安济桥。这座桥建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由巨大的青石砌成,桥身两侧雕刻着精美的瑞兽和祥云图案,虽历经岁月侵蚀,有些地方已模糊不清,但仍能看出当年工艺的精湛。
安济桥不仅是连接桃源村两岸的交通要道,更是村民们心中的精神寄托。老人们常说,这座桥是由一位云游四方的高僧指点修建,镇住了河底的邪祟,保了村子多年的平安。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关于安济桥的诡异传闻也渐渐在村民间流传开来。据说,每逢大雾弥漫的清晨或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桥上便会出现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有人声称看到过身着古装的女子在桥上徘徊哭泣,有人则听到过阴森的笑声和奇怪的低语声。但这些传闻大多被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并未引起太多人的重视。
王二是桃源村的一个普通货郎,三十出头,父母早亡,独自一人靠着走街串巷贩卖些针头线脑、胭脂水粉为生。他为人老实憨厚,心地善良,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日子过得倒也自在。王二有个爱好,就是喜欢收集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物件,每次去其他村子送货,他总会留意那些独特的玩意儿,若是价格合适,便会买下来。
这日,王二去邻村送货,回来时天色已晚。夏日的傍晚,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变得乌云密布,一场暴雨即将来临。王二加快了脚步,想着尽快赶回家中。当他来到安济桥边时,豆大的雨点已经开始落下。王二抬头看了看天色,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过桥抄近路回家。
王二挑着货担,匆匆踏上了安济桥。雨滴打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刚走到桥中央,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吹得王二不禁打了个寒颤。他下意识地裹紧了身上的蓑衣,却突然感觉周围的气氛变得异常诡异。原本急促的雨声似乎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若有若无的嘤嘤哭声,那声音如泣如诉,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王二的心跳陡然加快,他壮着胆子大声喊道:“谁在那儿?出来!”然而,回应他的只有呼啸的风声和自己颤抖的回音。王二握紧了手中的扁担,眼睛紧张地四处张望。借着微弱的月光,他隐约看到桥栏上似乎坐着一个人。
王二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只见一个身着白衣的女子静静地坐在桥栏上,双脚悬空,一下下轻轻地晃荡着。她的头发又长又黑,几乎遮住了整个脸庞,只能看到下巴处那一抹惨白的肌肤。王二只觉得头皮发麻,双腿像被钉在了地上一般,无法挪动分毫。
“你……你是谁?”王二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那女子似乎没有听到他的话,依旧自顾自地哭泣着。突然,女子的哭声戛然而止,她缓缓地转过头,一张惨白如纸的脸出现在王二眼前。她的眼眶空洞无神,两道鲜血从眼窝中流淌而下,顺着脸颊滴落在白衣上,显得格外刺眼。
“还我命来……”女子伸出一只手,指甲又尖又长,宛如锋利的爪子,朝着王二的方向抓来。王二惊恐万分,想要转身逃跑,却发现双腿发软,根本使不上力气。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王二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只能本能地发出绝望的呼喊。
就在女鬼的爪子即将抓到王二的瞬间,他的手无意间碰到了货担里的一个硬物。慌乱之中,王二摸到了那面铜镜,这是他前几日在一个废弃的老宅中偶然发现的。当时,他觉得这面铜镜造型古朴,工艺精美,便花了几个铜板买了下来,打算找个合适的机会卖掉。
此刻,王二也不知哪来的勇气,他下意识地掏出铜镜,对着女鬼照了过去。就在铜镜对准女鬼的那一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镜中突然闪过一道耀眼的金光,光芒如同一把利剑,直直地射向女鬼。女鬼似乎被这光芒灼伤,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形瞬间向后退去,退回了桥边。
王二惊讶地看着手中的铜镜,心中既恐惧又疑惑。这面看似普通的铜镜为何会发出如此强大的光芒?而这个女鬼又是从何而来?王二来不及多想,趁着女鬼暂时退去,他转身拼命地向桥对岸跑去。
王二一口气跑回了家,关上门后,他瘫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回想起刚才在桥上的遭遇,王二依旧心有余悸。他拿起铜镜,仔细端详起来,却并未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
第二天,王二将昨晚在桥上的经历告诉了村里的一位老者。老者听后,脸色变得十分凝重。他告诉王二,这座安济桥在多年前曾发生过一起惨案。当时,村里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名叫秀娘,与邻村的一位书生情投意合,两人私定了终身。然而,秀娘的父母却贪图钱财,将她许配给了村里的一个恶霸。秀娘不愿嫁给恶霸,在新婚之夜,她趁人不备,逃出了家门,跑到了安济桥上。恶霸得知后,带着家丁追了上来,在桥上对秀娘进行了残忍的折磨,最终秀娘含冤而死。从那以后,每到大雾天或者深夜,桥上便时常传出秀娘的哭声和冤魂索命的传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