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在一旁听着李清照的作诗吟赋,微微点头,“清照姑娘,果然才情非凡,这寥寥数语便将今日之事尽述其中,且词意清新自然,又饱含深意。”
李清照谦逊地说:“观音菩萨过奖了,今日之事感触颇深,心中情思涌动,不吐不快,这才化作此词。”
她们继续走着,李清照的思绪却依然沉浸在作词的情境之中。她想着,这世间的善与美,是如此值得被记录和传颂。
她的诗词,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生活中这些美好瞬间的定格。
她们不一会儿就又来到了泥洼地,青蛙“呱呱呱…”有节奏的叫着。一旁 ,就是一片青绿色的香蕉树地,香蕉树在月光下,轻轻的被风吹的摇来摇去。
观音菩萨从瓶颈里取出柳条,向前轻轻一点,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就映入眼帘。
她和李清照慢慢的推开大门,缓缓地往庭院内走去。
庭院里,青砖铺就的走廊蜿蜒向前。走廊两边,悬挂着一些红灯笼。
灯笼里的火光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
几位仙童迎了上来。
为首的仙童,额间一点朱砂痣,他迈着轻快的步伐,衣袂飘飘,笑容满面。
紧跟其后的仙童,大大的眼睛清澈明亮,他双手交叠在身前,恭敬的看着观音菩萨和李清照。
其他仙童紧跟其后,黑色的发丝在风中轻轻舞动,脸上带着纯真无邪的笑容。
走近观音菩萨和李清照,他们就双手抱拳,齐声道:
“恭迎观音菩萨和天下第一才女,我们已经为您们打理好床铺,天色已晚,还请洗漱休息吧。”仙童们恭敬地说道。
观音菩萨和李清照相视一笑,然后慈祥地点了点头,便朝着各自的卧室走去。
那卧室布置得简洁而雅致,床榻柔软舒适,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李清照走进卧室,看到桌上摆放着一些精致的洗漱用品,虽然样式古朴,但却十分精美。
她轻轻坐在床沿,心中还在回味着这一天的奇妙经历,不一会儿便在这宁静的氛围中沉沉睡去。
观音菩萨则是先打坐,然后洗漱休息。
庭院外的那片香蕉树,因为观音菩萨居住在附近,仿佛沾上了仙气一般,显得格外的绿意盎然。
每一片宽大的叶子随着微风轻轻摆动着。
这一夜,南方的大地上一片祥和。
月光静静地洒在每一寸土地上,河流缓缓流淌,水面波光粼粼。
田野里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和拔节生长。
村庄里,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增添了夜的静谧。
几声鸡鸣,东方的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红彤彤的太阳慢慢地升起。
观音菩萨和李清照几乎同时起床,她们来到庭院中的一处静谧之地,开始打坐。
清晨的空气清新宜人,花草的芬芳溢满庭院。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声音:“观音菩萨,妈祖娘娘来了!”一个仙童喊道。
只见妈祖娘娘脚踏祥云,缓缓降落。她面带慈祥的笑容,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绚丽而又温和。
仙童们赶忙迎上前,抱拳施礼:“恭迎妈祖娘娘!”
妈祖娘娘微笑着示意仙童们不必多礼。
观音菩萨和李清照停止打坐,赶紧起身迎接妈祖娘娘。
观音菩萨微笑着说:“恭迎妈祖娘娘!有失远迎,敬请原谅为盼!”
妈祖娘娘回答道:“哪里哪里!知道姐姐回到南海,我理应尽早见你!因事务繁忙,来的迟了。还是请姐姐原谅为盼呢!”
观音菩萨摆摆手,说道:“妹妹言重了,你我皆为济世度人,些许礼节不必挂怀。”
李清照在一旁静静站着,心中满是敬畏。
妈祖娘娘这才将目光投向李清照,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这位想必就是闻名遐迩的易安居士了,今日得见,果真是气质不凡。”
李清照恭敬地跪地行礼:“妈祖娘娘过奖了,我只是略通文墨,怎敢劳菩萨如此赞誉。”
妈祖娘娘轻轻扶起李清照,说道:“居士莫要自谦,你的诗词才情传遍人间几百年,那一字一句中蕴含的情感与智慧。”
观音菩萨接着说道:“正是呢。易安居士的诗词,无论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哀愁,还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气概,皆能触动人心。”
妈祖娘娘微微点头称是。
观音菩萨朝着妈祖娘娘笑着说道:“走,咱们进屋说吧!”
然后和妈祖娘娘、李清照向屋内走去。
来到屋里,她们在客厅的沙发上落座,仙童端来茶水,给她们一一倒上一杯水。
她们从茶几上拿起那小巧玲珑的精致茶杯,端在手心里。一边饮着茶水,一边聊起来。
妈祖娘娘对着观音菩萨说道:“姐姐,今日我前来,一来是看望姐姐与居士,二来……。”
她饮了一口茶水,接着说:“二来是想邀请你们到我那儿居住一些时间,我们也好共同探讨一下凡间和仙界的发展前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