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言情 胎穿:被王爷爹捡走后

第142章 如期而至

  最近,京城流传着一桩小八卦,传得沸沸扬扬。

   话说,唐家三公子唐青岚在河边悠闲垂钓,正好遇到四皇子路过,两人闲聊了几句。

   然而,就在这时,恰巧相府的连姑娘也路过此处。

   三人简单照面一番,便相互准备离开。

   可这时,意外横生,连姑娘突然失足掉进了河里,水花四溅,她在水中惊慌失措地挣扎,嘴里不断喊着:“四皇子,救命!”

   她身边的婢女手忙脚乱,却因为不会游泳无能为力。

   而四皇子与唐青岚的侍从,皆为男子,一时间竟无从下手。

   此时,唐青岚灵机一动,想用鱼竿将她拉起,但似乎连姑娘太过惊慌,始终抓不住竹竿。

   她继续在水中挣扎,嘴里不停地呼喊着四皇子的名字。

   眼看事态愈发紧急,唐青岚灵光一闪,忽然开口道:“水不深,你站起来试试!”

   但连姑娘显然被吓得六神无主,根本听不见他的话,依旧慌乱地挣扎着。

   唐青岚有些无奈,眼见连姑娘的侍女也没有能力帮助,只好下定决心,把连姑娘的侍从“不小心”推入水中。

   侍从一落水,大家这才发现,原来河水不过才到侍从的腰部。

   连姑娘好歹也及笄了,个子再矮水也不会漫过她脖子才是。

   见此,连姑娘停止挣扎,水还不到她胸口,可见她的恐慌完全是因为过度惊吓,才未曾冷静下来。

   众人见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能说什么呢,在婢女驱赶下纷纷离去。

   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但出乎意料的是,事后竟然发生了更大的波澜。

   连姑娘不但没有感谢唐青岚,反而状告他故意绊她,企图谋害她。

   她道:定是唐青岚因前些日子唐清若落水之事,故意报复于她。

   然而没多久,就有几位当场目睹的见证人纷纷出来作证,证明唐青岚当时根本没有动手。

   明明是连姑娘见四皇子离去,似乎有什么事想追上,却在慌乱中失足,撞上唐青岚,才导致跌入水中的。

   人家唐青岚好好坐那儿,被这么一撞,差点也被她拉下水。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四皇子也被请来作证。

   箫瑞琛叹了口气,略带无奈地说道:“连姑娘恐怕错怪唐三公子了。”

   话音一落,京城里的闲言碎语顿时愈加热烈。

   有人猜测,这一场误会是否真有其背后的阴谋。

   而连姑娘因为落水受了些风寒,这几日不便出门,但这一事件无疑让她在京城名声大跌。

   箫瑜安听闻了此事,眉头轻挑,“青岚倒是有仇必报,说到做到。

   不过,这件事不太像是他能想到的办法。”

   此时,唐青岚一脸幸灾乐祸地跑到唐清若院子,向唐清若及她身边的人讲述了连姑娘的出丑经过。

   “你不知道,她只顾着喊四皇子救命,完全不搭理我。

   她还肖想四皇子舍身救她,也不瞧瞧自己配不配得上!”

   唐清若轻轻戳了戳他的额头,“你呀,日后可不许这么做了,要是被揭穿了怎么办?”

   “噢。”唐青岚撇了撇嘴,嘀咕着:“谁叫她欺负姐姐的!”

   唐清若笑了笑,眼里透出感激:“不过,谢谢阿岚!”

   今生连依还没对她做太多事,但前世,连依可因四皇子对她各种为难,害得她困扰良久。

   如今唐青岚为她出气,也解了她心头烦。

   唐青岚笑嘻嘻地看着她,心里却在想着:多亏珉璋出的主意,不然他又怎能如此顺利脱身?

   夜深人静,唐清若收到了箫瑜安的来信,信中问及她对于太后寿宴的记忆。

   唐清若顿了顿,回信道:“太后寿宴日,似乎并无什么特别之事发生,只是那时父兄、凌王父子以及秦玉竹并未在场。”

   箫瑜安当晚也梦到寿宴时间段,然而记忆模糊不清,实在无法提供什么有用的线索。

   如今许多事不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在一片忙碌的准备中,太后寿宴如期而至。

   这日,晨曦初露,宫城的钟声悠然回荡,宫城在金辉中缓缓苏醒。

   今日便是太后寿辰,整个皇宫张灯结彩,金红色的缎带悬挂在殿宇之间,瑞兽铜香炉中袅袅升起檀香,一派祥和喜庆的气象。

   辰时刚至,皇帝亲率百官,身披正装,步入寿康宫朝贺。

   文武百官依次跪拜,齐声高呼:“愿太后慈辉永照,福寿安康!”

   朝贺结束,太庙钟鼓齐鸣,祭祀仪式隆重展开。

   皇帝亲焚檀香,以金爵盛酒,向列祖列宗敬献寿酒,祈愿国运昌隆,太后福寿绵长。

   司礼监朗诵祷文,太常寺乐官奏起《颂圣乐》,气氛庄严肃穆。

   宫外京城各大寺庙亦设斋诵经,百姓在街头挂起红绸,燃放吉祥爆竹,共庆太后华诞。

   与此同时,宫门处百官家眷也在陆陆续续通过宫门。

   等仪式结束,便是万众期待的午宴了,此刻不少人已在偏殿等候。

   箫瑜安在公公的引领下,步入了另一个偏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