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言情 胎穿:被王爷爹捡走后

第120章 皇帝的心思

  箫瑜安心头猛跳,她缓缓走向皇帝,低头,小心翼翼地保持着恭敬的姿态。

   然而,低着头的她并未察觉到皇帝微扬的嘴角,那一瞬间的笑意在她走近时显得尤为隐秘。

   就在她即将走到皇帝面前时,突然一只温热的大手伸出,轻轻抚上了她的脸庞。

   箫瑜安愣住了,下意识放轻呼吸,她的心跳在这一瞬间几乎停滞,脑袋一片空白,不敢相信自己正被皇帝如此近距离触碰。

   大手轻轻捏了一下她的脸,柔软的触感令她呆滞,她的眼睛瞬间瞪大,满脸错愕,一时间完全没有理解皇帝此举的含义。

   “嗯……”皇帝微微皱眉,似乎在思索什么,随即又一捏,像是在评估着什么。

   “回去坐着吧。”他语气轻描淡写,仿佛刚刚并非发生了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

   箫瑜安连忙行礼后退,心中却依然迷迷糊糊,不知所措。

   她坐回自己的位置时,脸颊带着些因紧张浮现的红晕,心跳急促,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六弟教养得不错!”这时,皇帝又开口了,语气随意,却似乎又带着不明意味。

   “陛下过誉了,”箫珏答道,语气里有些许的谦逊,但箫瑜安却从他的话中听出了更多的警惕,“她不过是学得臣弟一般,不学无术。”

   皇帝轻轻拨弄着茶叶,动作优雅且流畅,“六弟不必过谦,她将来说不定大有作为呢!”

   他说这话时,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某种可能。

   箫珏的眼神暗了暗,眉头微皱,显然他并不想认同皇帝的评价。

   箫瑜安的心中微微一紧,据她所了解的历史与话本子,皇帝一般都是难以琢磨的。

   他们的每一句话背后都藏着深意,任何表面上的简单话语都可能成为一种危险的信号。

   “陛下,瑜安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纨绔,她……”

   “瑜安,日后可想在京城安居?”箫珏话未说完,便被皇帝打断。

   皇帝突然转向箫瑜安,眼神寒光一闪,似乎带着某种试探的意味。

   这一问让箫瑜安心中一紧,她顿时感觉到一股压迫感,心中更是疑虑重重,仿佛皇帝的话语不仅仅是在询问她是否想在京城安居,而是带着某种隐藏的命令和考验。

   她轻轻吞了吞口水,紧张道:“京城很好,臣一直向往不已,多谢陛下允臣父子来此为太后祝寿,完臣一个心愿。

   只是臣天资愚笨,怕闯祸,如今随父王来此便已知足,日后定当好好随父王学习,管理好凌州,不让陛下忧心。”

   她这番话说得小心翼翼,额头已开始冒出细汗,心里感叹这皇帝真是阴晴不定,莫名其妙的就变脸,果然伴君如伴虎。

   话音落下,四周一时寂静无声,箫瑜安几乎能听到自己急促的心跳声,低着头等待判决。

   然而,皇帝缓缓放下茶杯,漆黑的瞳孔内倒映出她那“不成气候”的模样,眼中又流露出似笑非笑的意味。

   片刻后,他突然笑出声来,爽朗的笑声打破了屋内的压抑气氛。

   “哈哈哈,朕怎么感觉你小子很怕朕的样子?”皇帝放松了语气,目光玩味。

   他的笑声在殿内回荡,仿佛刚才不过是一句闲聊,箫瑜安仍然有些惊魂未定,心跳依然没平复。

   “陛下气势恢宏,臣从未见过,一时有些紧张。”箫瑜安听到皇帝的笑声,连忙恭敬答道。

   她心中松了一口气,但还没完全放下,毕竟,皇帝的心思难测,性情古怪,谁也无法确定下一秒他会做出什么事。

   “是么?”皇帝淡淡转动手中的茶杯,目光微微沉思。

   “对了,六弟曾提到请封世子之事,朕倒是没什么意见。”皇帝话锋一转,又提起正事。

   “但你也知道,朝中有些家伙很固执,这件事还是得由六弟亲自出马了。”

   “臣弟知晓。”箫珏答得恭敬,但语气里难掩一丝不满,似乎这场面并非他所期望。

   皇帝点了点头,似乎没再多想,继续低头品茶。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皇帝轻轻放下茶杯,眼神变得柔和,“六弟,瑜安,朕要继续处理政务,退下吧。”

   “谢陛下,臣弟/臣告退。”

   箫珏缓缓低下身子行礼,语气依旧平稳,却能从他微微紧绷的肩膀间察觉到压抑的情绪。

   箫瑜安在一旁看着,不由得心头一紧,而皇帝挥了挥手,神情自然随意,仿佛这场会面不过是一场简单的交谈。

   正当“父子俩”转身准备离开时,皇帝淡淡的声音再次响起:“对了,太后二十天后就要到达京城,她应该挺想见见瑜安。”

   箫珏的眼眸瞬间垂落,隐隐的寒意在眼底闪过,然而在他看到箫瑜安担忧地望着他时,那抹黑暗的情绪迅速消失,仿佛被一阵风轻轻带走。

   他依旧保持着冷静,眼神沉静如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箫瑜安察觉到这一切,她的心猛然一颤,心底涌起一种不明的感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