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言情 古今,我靠网购辅佐探花郎成宰相

第26章 围观

  上官槟和谷雨对望一眼,都猜测那男子说的甘薯就是红薯,上官槟从窗户边走到靠近楼梯处,就见一名三十多岁的商人从一楼快步上来,满脸喜色,手里果然拿着一把红薯秧苗和几块红薯。

   旁边一桌是两个商人打扮的中年人,听到后转头看去,其中一人用不可置信的眼光看着上来的商人,“陈兄,你说什么?甘薯,真的?”

   看到他手里的红薯,这位赵兄不等他走到桌前,立刻起身迎过去,由于起身太快甚至踢翻了脚下的椅子,他也毫无所觉,冲上去双手接过两样东西,边看边说惊喜的喊,“真的,果然是甘薯!”

   这两人动静比较大,吸引了茶楼二楼所有人目光,上官槟坐到最靠近这两人的座位上和大家一起围观他们。

   那赵兄递给第三人一个,满脸喜不自禁,“张兄或许不知,此物我俩在南洋寻到后,一直想带回家乡,只是那吕宋对此物视为禁品,但凡有人敢私自带出就是死罪!”

   陈兄此时坐下擦擦脸上的汗水,“哎,本来这次回乡,看到家乡好些地方遭大水,我就想再过去一趟,拼着脑袋不要也要带些回来!”

   说完这句他喘口气,再次欢喜的开口:“还好,还好,真想不到,我竟然在码头南边的茶铺门口捡到了,而且还有藤苗!”

   周围茶客听闻都十分好奇,有几个好事的就凑过来询问:“是吗,这是何等宝物?”

   “看着,好像是种芋头!”

   “看不出啊,这东西好在哪里?”

   也有好几个茶客狐疑地打量这三人,有些怀疑是否有圈套,这码头处各色人等杂处,不乏青皮、混混设局算计人钱财,不过到二楼来坐的都是较为体面的,不少人都带有仆从,倒是不惧怕这些,暂时没人离座。

   赵姓客商紧紧护住两样东西,对来询问的人道,“这是一种粮食,南洋也是近几年由佛郎机人从海外带来的,我俩亲眼目睹当地人栽种,不挑土质,而且十分高产,在南洋一些沙土、贫瘠之地都能亩产千斤,差不多三、四月就可收获。”

   陈姓客商小心拿起一颗红薯叶说:“表兄请看,这叶子扦插就能存活,我家乡刚被大水冲毁许多良田,这些薯苗我拿回去好好育种,怕是来得及栽种!”

   赵姓客商对张兄说:“张兄,不瞒你说,我此次回乡,家乡土地至少八成变成滩涂,如今虽然乡民在挑水冲刷沙土,但那地肥都被冲走,恐怕两三年都追不回来,所以我俩才急着到海港去,看看有无商船可搭,打算到南洋去想办法带出甘薯来。”

   那张兄听完两人的话,也很高兴,开口问:“表弟,你捡拾到的地方在何处?会否附近还有?”

   陈姓客商端起上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没了,我在码头看到个小乞丐手里拿着几个甘薯,当时就问他,说是在巷子口捡到的,我让他带我去寻过,就捡到这些藤苗。”说完指了指红薯叶。

   张兄:“既然如此,说不定其他地方还有,应该再找找看。”

   上官槟朝谷雨使了个眼色,谷雨立刻喊了一声:“哎呀,少爷,这个是不是我们在前街那边见到过?”

   上官槟低头喝茶,做出无所谓的样子:“是吗,你别记错了乱说。”

   那陈姓客商立刻起身推开茶客过来,“小兄弟,在哪看到?可否告知在下?”

   谷雨肯定的点点头,“看到过,我刚过来的时候在前街牙行那,还有西北米豆店这都见过,我还想这东西好奇怪,土坷垃似的。”

   上官槟放下茶盏,打开折扇遮住半张脸,皱眉呵斥谷雨:“不要多事!”说完也不理会陈姓客商的,起身背着手就往楼下走,谷雨做出犯错的样子,立刻招呼茶楼结账离开。

   那三名客商见上官槟文士打扮,气度不凡,不敢再搭腔,互相对视后也大声招呼店家结账,匆匆离开往谷雨所说的方向寻找。

   四周茶客都纷纷议论,有二、三个胆大的就跟过去,也有人认为是个骗局,更多的人就觉得十分稀奇,把这件事当做趣闻讨论。

   等到后面跟去的二、三人回来,说这三人果然又寻摸到那些地方,又如何从乞丐嘴里抢下几个甘薯、如何从哪家的店铺伙计这出高价买下几个藤苗、从哪个大嫂的篮子里看到后又惹来怎样的一番纠葛,最后竟然真的如获至宝般坐船离开,这段故事就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在码头、甚至州府流传出去。

   当上官槟傍晚去府学拜访师长时,那教授都已知晓这件事,很是发了一番感慨,说起若真有这样的良种,那岂不是可救活无数黎民百姓。

   上官槟表示出适当的惊讶、欣喜之情,连声说一定要想法寻访到这甘薯,也好缓解家乡灾情。

   辞别教授和训导、学正,上官槟刚出门就在府学遇到薛立轩,他显然已在门口等了一阵了。

   “子繁,我等你好久了,来来,今日好几位同窗都等你这个探花郎请客呢!”

   说完就拉着他到了以前常去的酒楼,里面已有十几位旧日同窗等候,众人一番见礼,又再次恭贺一番上官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