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言情 古今,我靠网购辅佐探花郎成宰相

第27章 期盼

  一大早香附县衙里就不断有衙役从仪门东侧的便门进入,到衙门点卯。

   从便门进来是一方池塘,池塘的水是从外面引进的活水,里面原本栽种的睡莲已被大水冲走。

   塘中左右各一假山,一座石桥横跨池塘,过桥后是一块空地,此时站满了各色六房司吏、牢头、阴阳、医官、衙役、夫役头子,以及几个里长和里册书等人,轮流进入右侧厢房的承发房内点卯,出来后边站在院子等着过早堂,边交头接耳互相议论。

   空地左右有两列厢房,厢房上面就是县衙大堂了,此时里面空无一人,汪县令并未到大堂。

   冯师爷走入一侧厢房,与门口侍立的下人点头示意,略等通报后进入这间汪县令的日常办公场所,房间内铺设简陋,桌案上只堆了一些案牍文书和文房四宝。

   冯师爷恭敬的对着汪县令道,“见过大人。”汪县令在桌案后翻看文书,见他进来抬眼示意他坐下说话,两人并无过多的礼节。

   等上茶的下人退出去,冯师爷就说,“大人,昨日壮班来报,县里的街巷已经清理消毒一遍,近期痢疾之症据说也减少很多,此乃大人治理有方。”

   汪大人放下文书抬头,“嗯”了一声,“怎么说这消毒之法确实可以控制痢疾了?”

   冯师爷接口:“听闻确实有效,一些患病之人买了消毒药水回去喷洒,的确家人再无新增痢疾,而且街巷之间臭味也掩盖不少,此法虽是上官大人所出,却都依赖汪大人筹谋策划之功。”

   汪县令捻须展眉,“如此甚好,这消毒之法过去未曾听闻,一般人确实不敢轻易实施,能得此法我县大灾之后未有大疫,也算功德一件了。”

   冯师爷连声附和,随后又轻声道:“现在城内粮价翻了三番,昨日从城外来的灾民已大批聚集施粥铺,据说怕是没几日粮食可以维持了。”

   听到粮食二字,汪大人皱起眉头,问师爷,“县里存粮如何你可问过?”

   冯师爷看了看汪县令的脸色,低声说,“县里仓廒共计十处,因是刚上缴了夏税,本就没有余粮。预备仓的仓夫前几日也被大水所困,今天算是找着了,他说预备仓内粮食都被水淹,里面颗粒无存。”说罢,从袖子里抽出一份礼单。

   汪县令斜看了一眼,见写着鱼干300条,知道是300两银子的意思,以一个预备仓的仓夫来说,也是大出血了。

   其实他上任来的时候就知道,县里除了短期缴纳的漕粮会暂存外,十个仓里都是空的,预备仓估计老鼠都养不活,所谓大水被淹,不过是借机推脱罢了。

   汪县令“嗤”的一声站起来,皱眉背着手在室内快步疾走,“如此大灾,本县还得上报免除秋税,州府此时怕已上报朝廷,只怕不久朝廷就会派人来巡察。那些仓廒都是建在地势高的地方,难不成都是被水淹了!平日如何不论,如今全县民众等着开仓放粮,岂是他一句保不住能搪塞的。”

   冯师爷知道汪县令的意思,若是平时还好说,这次州府、巡察两级都需要打点,这点银子那就不够看了,若是形势不佳,免不了还要推出个把替罪羊,至于哪个是推出的那个,就看他们这些人的诚意和实力了。

   连忙站起回复:“大人说得是,除了这预备仓外,其余几个仓也需查访一下。”

   汪县令停下脚,看了冯师爷一眼,“那是自然,今日过堂后我会交代户房先把几个仓都巡查一下,先生与户房处盯紧一点。”

   冯师爷拱手沉声道,“属下知道了,定会盯紧户房巡查仓储,有那些贪墨私挪者定是不得轻饶。”

   随后又压低声音道:“只是这城外灾民越聚越多,粥铺这里的粮食怕是还得募集一些,不然民情怕是不稳。”

   汪县令摇头叹气,边往大堂方向走,边说:“哎,这好容易疫病过了,现在又是粮食,还有那些路和码头也没修好,这桩桩都是烦心事,也罢,等下了堂就拿我名帖去请城中大户士绅到县里来商议,再募些钱粮才好。”

   说完又停了停,转身对冯师爷说:“上官槟这里务必请到他本人来才好,这段时日还真是多亏他了。”

   ......

   姜家岙的上官家田地里,姜二男和弟弟正在忙着种下第一亩的红薯苗,边上围着一圈人指指点点,不时还要询问几句,不过姜二男没空去搭腔,他打算赶在今天日头好,要先把一亩地都种好。

   他的大女儿领着二个小的正在地里翻找稻草、麦秆等一切可以当柴火烧的东西,主家说过,这些都是可以继续拿去换粮食的,仍旧是十斤换一斤,不过都需翻晒干了,也不能混进石头泥土,不然送到县里,也会被那刘哥儿丢出来。

   这一亩地相对地势比较高,他们兄弟前几日也挖沟排了下水,再加上这几日太阳暴晒,已算是符合种秧苗的条件了。

   他按照主家交代,昨日已把土地平整起垄,今日一早挑着秧苗过来,就只需要挖沟、加底肥、下种即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