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言情 古今,我靠网购辅佐探花郎成宰相

第41章 中秋

  香附县衙的二堂,汪县令快速的来回踱步,眉头一直紧锁,下意识的揪着自己的胡子,偶尔揪下几根都不自知。

   堂外一个声音,“大人。”

   汪县令抬头见冯师爷进来,也不等他行礼,忙迎过来几步,“真的是王巡按吗?”

   冯师爷点点头,“是的,县丞已是过去了。”

   县令连忙整理下衣冠往外走,“快,我等一起过去迎接。”

   冯师爷跟在后面,低声说,“大人,等下王大人问起这码头案情......”

   汪县令脚步顿了一下,又接着往外走去,“你觉得他为何到的码头?都被他撞破的事了。”

   又连连叹气,“哎,这真是,林府这里有消息没有?”

   冯师爷紧跟在旁边,低声道,“说是林讲叙昨天就去府城接林老大人了,不在府里,管家不好自行做主。”

   汪县令哼了一声,很快脸上堆起笑容,快走几步对着由县丞陪同的王巡按行礼,“王大人,有失远迎,失礼失礼!”

   王巡按回礼后四下看了看大堂,“汪大人这是已审过案子了?”

   汪县令眉头挑了挑,边往二堂走边说,“此案涉及人数众多,下官已将这批人下狱看押,因这伙房乃是翰林编修上官大人捐纳钱粮,上官大人也是苦主,还待与他知会后另寻时间审案。”

   王巡按在大堂站下,没有跟着进去,“本官受命江南分巡道,巡察香附县的受灾情况,依我看,这码头修缮也是以工代赈的救灾之事,本官也很想知道此案缘由,不如就请汪大人尽快安排审理如何?”说完就在大堂下首位置坐下。

   汪县令无奈,只能朝冯师爷使个眼色,自己到堂上坐下,让人去押送案犯上来。

   冯师爷默默退下,喊过一个衙役,“快去请上官大人过来,就说巡按大人来了,马上要审理案子,要快!”

   这里大堂压上来一批人,门口也还有不少百姓跟过来探听热闹,他们虽然进不去走了一些,但仍旧围拢不少人,还在外面四处打听,“听说都压进去了?”“有没有审理呀?”“刚才那个郎中进去了,你们知不知道?”......

   很快几个衙役出来喊了一嗓子,说是县令大人马上审理案情,允许百姓旁听,这下大家都跟着进去了。

   就见几个浑身泥土的瘦弱男子跪在地上,还有一个没了声息的人躺在地上,那些跪地上的人一个劲的嚎,意思是吃了伙房的饭才死的。

   王巡按过去看了看这刚死去的人,“这人早已病入膏肓,刚才又折腾一番,已是没救了。”

   汪县令立刻对王巡按点点头,“有劳王大人。”又对着这帮人喝问,“这位是巡按王大人,刚才情形王大人都是清楚的,你等还有何狡辩,还不快快招供!”

   那些人本就跪在地上,听说这郎中就是位官员,此时很多人直接瘫倒了,尤其是没有那些领头的人在,都不需要汪县令打板子,把做的事情一股脑吐露出来。

   原来这些人其中有几个在码头干苦力,有人花钱让他们闹一闹,这地上死去的人却不是在码头做役夫的,而是个得了重病的佃农,眼瞅着活不下去了,被同村的苦力一块带过来,都是给了银钱的。

   至于为何要让他们闹事,他们就答不上来了,要他们指认出闹事之人,他们四下看看,也都说不在此地。

   上官槟到了之后,大致情况已经很明了——就是有人故意要闹事,目的就是陷害于他,时机选择也很巧,恰是王巡按到的时候,这怕还是要做给王巡按看的。

   汪县令见他来了,请他也在下首坐下后,飞快处理起案子来,对这批闹事就按律法立刻处理掉。又言明此案幕后必定是有奸商为哄抬粮价所为,派衙役立马将林家门市的掌柜拿下,不管此人如何叫屈,先按着打了二十棍,又按了个罪名捉拿下狱。

   围观百姓一片叫好,都说这汪县令处置得当,不少人喊起“汪青天!”来。

   上官槟知道此案怕是也只能到此为止了,至于真正的幕后之人,不要说并无其他人证,即使有,也不是区区一个汪县令能够如何的。

   等审理结束他上去谢过汪县令,汪县令疲惫地撑起一个笑脸,将他介绍给王巡按,“王大人,这位就是新进探花郎,翰林编修上官槟大人,本地的灾后重建,上官大人对本县支持颇多。”

   王巡按在后续审案之中一言未发,对上官槟捻须微微颔首,“久仰久仰,老夫今日也仗着年长几岁,奉劝上官大人以此事为鉴,日后行事务必谨慎小心才是。”

   上官槟听了有点怔愣,不知道这位王巡按的意思是要让自己小心被人陷害,还是要奉劝自己不要太高调。

   回去的路上,天色已经变暗,谷雨已经从家里拿了马灯过来接他。昏暗的烛光只能照到脚尖前方一小片石板地,上官槟心情有点烦躁。

   今天这案子其实了解的不清不楚,既没有说要对他这个苦主的损失进行补偿,也没有提官府怎样加强对伙房的保护,更不要说那个粮铺掌柜,明显就是个替罪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