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蓦回鸾

第二百三十八章 争执(上)

蓦回鸾 海青拿天鹅 2997 2025-04-15 02:36

  孙微从太后宫里出来,已是午后。

  她一路思忖着,才出到宫门,忽而发现司马隽和万寿郡主在这里等着自己。

  “太后说了什么?”不待孙微开口,司马隽已经上前来问道。

  孙微不理他,只向万寿郡主礼了礼:“多谢郡主帮忙解围。”

  “不过劝两句罢了,见外的话,不必多说。”万寿郡主没好气地对司马隽道,“你为何总是要忤逆你祖母?除了圣上,她便是一言九鼎,又是你的祖母。她连你的婚事也做不了主,还被你当众顶撞,你教她如何想?”

  司马隽平静地说:“别的话,我先前早已经说过了。太后仍要一意孤行,我也只好据实以告。”

  万寿郡主摇头:“璇玑有什么不好?还是说,你心里有了别的女子?”

  “没有。”

  万寿郡主冷笑一声:“那么你究竟是不喜欢璇玑,还是不喜欢王氏?”

  孙微唯恐司马隽那又犟牛的嘴里又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赶紧道:“世子可是太后的亲孙儿,与王氏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哪有什么不喜欢王氏的说法?天色不早,先回去吧。”

  万寿郡主叹口气:“罢了,左右是你们的家事,我急什么?今日,你二人也不必急着回去,随我走吧。”

  孙微问:“去何处?”

  “自是去我家中。”万寿郡主道,“我家那老叟,从昨日就骂世子忘恩负义,回京也不曾上门造访。再这样下去,我怕他又要犯病了。就劳烦你王妃和世子去看他一眼吧。”

  孙微倒是正有去拜访周昶的意思,欣然应下。

  再看向司马隽,他倒是没有了先前那执拗的神色,并不推拒。

  万寿郡主邀孙微同乘一车,待得车马走起,她露出些怅然之色。

  “眼看入了秋,冬天又要到了。太傅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药石不曾断过。你不是有卜算后事的本事么,不妨为我算一算,太傅还有多少时日可活?”

  孙微看她,心想,原来是为了这个。

  她当然是知道的。

  毕竟上辈子,周昶在这个时候,已经去世了。这辈子,因得万寿郡主找到了他,将他带回健康好好医治,他活到了现在。但周昶病入膏肓,只怕纵然如此,也没多少日子了。

  万寿郡主看她欲言又止的模样,便知事情不妙。

  “说吧。都一把年纪了,不过是早走几日晚走几日的事,你说出来,我也好有数。”

  孙微道:“度过今年冬天尚且无碍;可明年冬天极冷,太傅恐怕就难了。”

  “你是说还有一年?”

  孙微道:“这等事,妾也不过能知晓大概。天数常变,郡主切莫因此自苦才是。”

  万寿郡主一时无言,片刻后,似有些不甘心:“可有什么化解的法子?”

  “郡主想必已经给太傅找了最好的郎中,已是尽了人事。”

  万寿郡主微微颔首,神色落寞,不再言语。

  待到下车前,万寿郡主对孙微嘱咐道:“太傅已经这副模样了,他要做什么,我也不拦着。日后,你和阿隽要找太傅,光明正大上门来便是。只要太傅愿意见,可畅行无阻。”

  孙微愣了愣,忙道:“郡主何出此言……”

  “太傅总说惦记那老宅,三不五时往哪里跑,他以为我会相信?不过是为了去见你和阿隽罢了。”

  事已至此,孙微也不遮掩,干笑一声:“原来郡主都知道。那么郡主可知,太傅为何见我们?”

  “他既然不想教我知道,便是些我不能知道的事。既然如此,我不知道也罢。”万寿郡主自嘲一笑,“他只剩这点时日了,想做什么就去做吧,莫非还能把天掀了去?”

  入了府中,万寿郡主只让管事带司马隽和孙微去见周昶,自己则回了内院。

  周昶在书房里等候。

  几个月不见,他又消瘦了许多。

  如今,天将将凉了下来,他已经穿上了冬衣,屋子里也生起了炭火。

  他摆摆手,让他们不必拘泥虚礼,咳了两声,哑声道,“亲事商议得如何?”

  司马隽道,“我不会娶王璇玑。”

  周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水,待咽尽了,问道:“为何?”

  “王磡把王璇玑嫁给我,不过想在我身旁安插棋子,教我受制于他罢了。我不能应。”

  “哦?”周昶看向孙微,“王妃怎么说?”

  孙微道:“王璇玑可以是王磡的棋子,但为何不能是世子窥探王氏的眼睛?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世子若不想一辈子为王氏掣肘,便学会面对王氏,进而才能谈与王氏一较高下。”

  司马隽看向她,皱眉道:“我与王氏,必有一战。夫人让我娶王氏女,是想让她看着丈夫与手足相残么?我的妻子,在夫人眼里是什么?亦不过随时可弃的棋子?”

  这一连串发问,反而让孙微一时语塞。

  ——你是孤的妻子,怎可弃你不顾……

  她又想起了上辈子,司马隽临终的时候,对她说的话。

  周昶似乎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笑了两声。

  他不理会司马隽,转而问孙微:“王妃以为如何?”

  孙微定了定神,看着司马隽:“世子就算觉得妾冷血无情满腹算计亦无妨,妾也还是那句话,世子应当迎娶王璇玑。”

  司马隽瞪着她。

  她也瞪着司马隽。

  周昶缓缓道:“王妃何不说说理由?”

  “世子去见过太子,想必都知晓了。太子要举荐世子入内朝,眼下反对的,正是王磡。”

  “那又如何?”司马隽道,“王妃要我应下这门亲事,就为了入内朝么?”

  “世子莫非以为入内朝不重要么?待明年孝期满,世子官复原职,就不得不返回江州。届时世子远离健康,太子便只能在朝中孤军奋战。世子曾说,太子是那天下苦盼的明君,为人臣者,当全力辅佐。可如今,太子正是需要世子辅佐之时,世子却要离京而去,难道是正道?”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连周昶也忍不住频频点头。

  司马隽却道:“王妃此言差矣。内朝是王磡的地盘,在他的地盘上与他作对,岂是长久之计?他能让我入内朝,莫非就不能将我收拾了么?就算他不杀我,只消将我困住,我不禁失了江州,还不能在朝中立足,首尾难顾。届时不仅帮不了太子,还自身难保。这又是哪里来的正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