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蓦回鸾

第二百五十三章 引荐

蓦回鸾 海青拿天鹅 3048 2025-04-29 06:31

  周昶全然一副不在意之色。

  “不知。你是怎么跟郡主说的?”

  “妾说太傅过今冬尚可,明年就难了。”

  周昶露出淡笑。

  “但凡长了双眼睛,但凡看了我如今的情形,也就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众所周知之事,又何须你来卜算?”

  “太傅如此坦然,心中已然没遗憾了么?”

  “有话就说。”周昶冷声道。

  “当年怀显太子死于非命。”孙微道,“太傅因此漂泊半生,难道打算就让这件事过去了么?”

  周昶灰白的眉毛下,双目微微定住。

  “不让它过去又能如何。”他说,“莫非你想让我拖着这残躯,去找王磡拼了?”

  “妾替太傅引荐一人如何?”孙微道,“他能帮太傅。”

  “谁?”

  “庾逸。”孙微道,“太傅离京时,庾公子尚未成名,太傅恐怕并不认识他吧?”

  “哦,庾家那小子。”周昶道,“听闻他此番归京,闹得满城风雨。人人挤破了头,就为了见他一面。不过他跟怀显太子有何关联?”

  孙微并未直接回答,只道:“庾公子游历多年,曾造访名山大川,拜访各地名士。他将百家之见一一记录,著书成册。前阵子,妾曾问这套书何时成书,庾公子却面露难色,似乎遥遥不知其日。他不曾道明缘由,妾却知晓。庾公子以为,这百家之言,有几人不可或缺,否则书不成书,著不成著。这几人之中,怀显太子便是其中之一。怀显太子可是太傅的学生。太傅以为怀显太子堪当此名么?”

  “自然当得。怀显太子才情出众,乃世所罕见。”周昶说罢,抚了抚须:“我还以为这庾逸不过是个无病呻吟的花架子,不想,倒有这般见识。”

  “庾公子若是泛泛之辈,又如何当得世人喜爱?”孙微道,“据妾所知,庾公子也为怀显太子的死而惋惜,并且手中有其死因的铁证。太傅若是还惦记着怀显太子,要为怀显太子报仇,那么妾以为,太傅当见庾公子一面。”

  周昶振奋起来。

  “见!”他道,“现在就见。”

  说罢,周昶亲自写了拜帖,令人送往庾府去。

  周昶这作为,全然在孙微的算计之内。

  “不过,妾有句话和所在前头。妾只做穿针引线之人,至于太傅打算着怎么做,与庾公子如何商议,均与妾和世子无关。”

  周昶笑了一声,道:“我若惹出事端来,你以为你能脱得了干系?”

  “脱不脱得了干系,日后再谈。”孙微道,“太傅应当知晓,世子已经树敌太多,如今万不可轻举妄动。还请太傅见谅。”

  周昶不理会这些,却道:“庾逸手中的铁证,是什么?”

  “妾不知。”

  他又问:“你如何知晓此事?这可是会招来杀身之祸的。你和他是什么关系,他竟将这秘密告诉你?”

  孙微笑了笑,道:“妾的本事,太傅还不知道么?庾公子说不说,与妾知不知晓,是两回事。妾可是头一个把太傅从庐山挖出来的人,太傅可曾将行踪告知妾?”

  “又是那怪力乱神。”周长不悦。

  “太傅已经领教过了,有什么好怀疑的?”

  周昶没说话,仍抚着须,似乎还在忖度。

  孙微由着他,并不多解释。

  上辈子,庾逸因在朝堂上怒斥王磡而获罪,最后死在了牢狱里。在那以前,他早知晓自己的下场,于是留下了遗书,交给自己的学生。

  他的学生几经周折,终于将那遗书现于世人。

  庾逸在遗书上痛斥王磡窃国,其中一条,便是王磡杀害怀显太子。他声称自己存有铁证,可那究竟是什么,并未写明。

  不过在那个时候,什么铁证已经不再重要。

  太子落在王磡手上,身中剧毒,不省人事。王磡窃国,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世人差的不是庾逸手中的证据,而是起来反抗王磡的勇气。

  所以,庾逸用性命谱写的慷慨之言,便如一发爆竹,虽然响亮,却短暂。很快被疲于奔命的人们忘在脑后。

  孙微道:“太傅既然知道此事会招来杀身之祸,稍后见了庾公子,万不可操之过急,省得吓着人家。”

  周昶瞥她一眼,道:“这自不必你来叮嘱。”

  ——

  没过多久,庾逸来了。

  甫一见面,他就向周昶郑重拜道:“晚生久闻太傅大名,请太傅受晚生一拜。”

  周昶笑着请庾逸坐下。

  他果然并不着急,上茶之后,只向庾逸问起这些年外出游历之事,言谈之间,提起他正在写的书,似颇有拜读的兴致。

  庾逸看了看陪坐在周昶边上的孙微,知道周昶见自己,大约是她牵的线。

  “此书尚在整理,还未写完。”庾逸恭敬道,“待有了成稿,晚生必先呈与太傅,请太傅不吝斧正。”

  周昶笑道:“如此,公子盛情,老叟便厚颜答应,不推辞了。”

  庾逸道:“此乃晚生之幸。”

  二人又交谈了一阵,周昶仍旧不急于问起怀显太子的事,只说自己得了些大儒的私藏,邀他过几日再到郡主府里来共赏。

  庾逸应下,见周昶已经有了些疲惫之色,识趣地起身,向他告辞。

  孙微亲自送庾逸出门。

  路上,途经着郡主府的花园,孙微放慢脚步。

  阿茹知道她有话要对庾逸说,于是故意早走前头,将带路的仆从隔开。

  孙微对庾逸道:“妾今日见公子,是要向庾公子赔个不是。”

  庾逸了然,笑了笑。

  “在下并未介怀,王妃不必放在心上。”他说,“更何况,小公子已经来向在下赔过不是了。”

  孙微知道他说的是孙乔,心中稍有宽慰:“原来如此。小公子近来如何?”

  庾逸笑道:“小公子如今长大了许多,也有了自己的主意。早前,他还说要拜在下为师。可前几日问他,他却说不想做学问,只想当个武将,上阵杀敌。看来,在下一时的犹豫,竟丢了个徒儿。”

  孙微愣住,顿觉难以置信。

  庾逸的学问和人品,她是知道的。否则当年,祖父不会对他这般赏识。

  再者,庾逸在建康的地位崇高,拜在他的门下,对孙乔的前程大有裨益。

  这等好事,多少人盼着也得不到,也不知孙乔怎就昏了头,竟作罢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abq.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sabq.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