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给你看看淮州附近的地形。”燕行说道:“淮州和岭南不同,岭南多山林,但淮安却是大片的平原。”
燕行说到这,抬起头看了陆晨阳一眼。
陆晨阳会意点头:“我知道,又是对我不利的因素。”
燕行刚说完,鞑靼最厉害的是骑兵。平原多,就代表着骑兵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而陆家军的骑兵……唉,不提也罢。
燕行说道:“这次的骑兵我都留给你,至于怎么用,还是那句话,就全看你这个主将的用法了。”
现在陆家军的骑兵只有三千,要知道,陆家军好歹也是有五十万兵马的。这三千听起来真的是可怜,事实上也确实是可怜,这三千骑兵还是陆晨阳节衣缩食,绞尽脑汁才凑齐的。
还是那个原因,马匹真的太难得了。别说成年的马匹,就算是小马驹,陆晨阳都买不到。
这三千骑兵,陆晨阳当成宝贝似的,生怕有一丝损伤。
陆晨阳点了点头,他眼神一闪:“人数少,可以打游击……”
燕行弯了弯唇角:“不错,这是个办法。但是你也要考虑到一点,淮州不是岭南。在岭南,你是德高望重的陆大人,你一声令下,百姓们皆是以你马首是瞻。但淮州可不是,百姓们未必会如此配合你。”
游击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团结,陆晨阳能让当地配合吗?
陆晨阳听到这,心情极其沉重。
当初镇国公说过,他打赢南阳王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了,所以哪怕纸面上的实力是他弱于南阳王,最后也能胜利。
但经过燕行这么一分析,现在天时地利人和他是一样都不占。
这场仗该怎么打?
陆晨阳虚心求教:“若是你,你该怎么打?”
燕行想了想,说道:“我没想好,恐怕只有到了地方,亲眼看到实际情况才能知道。我爹曾说过,不管设想过多少次种情况,到了战场上总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而且我也不希望我的想法禁锢你,我们两个打仗的方式不同。”
陆晨阳若有所思。
燕行见他眉头深锁,其实也心疼的很。这么重的压力,都落在了他的身上,若是阻止不了鞑靼,大乾就完了。
燕行又跟陆晨阳说了一些淮安的情况,尽他所能的让陆晨阳了解到战场的情况。
宁州是去淮安的必经之路,车队到了宁州,燕行下了车,陆晨阳则是去见了崔俊。
现在崔俊已经在帮着陆晨阳打通商道,在季平的协助之下,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
这一次陆晨阳进城直接住进了崔家,给足了崔家的面子。
安顿之后,陆晨阳和崔永、崔俊父子俩又去了崔家的书房。
崔永看到陆晨阳便说道:“恭喜大人,此次进京又更进一步。”
陆晨阳被封为中书令一事已经在官场上传遍了,崔永又高兴又庆幸。还好他醒悟的早,认怂的快,没有跟错人。
关于这事,很多人都跟崔永有共同语言。
陆晨阳摆了摆手:“鞑靼攻下淮安,雁回军退走一事,你们可听说了?”
崔永见陆晨阳脸色毫无升官之后的喜色,心中暗骂自己说错了话。
陆晨阳还是陆晨阳,永远是那个将百姓放在第一位的陆大人。在陆晨阳的心里,他升官一事并不重要,比不上受苦的百姓。
可那是中书令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书令!多少读书人一生所求的不过是入朝为官,而中书令正是为官者的天花板。
陆晨阳用了短短六年的时间,打破资历、打破年纪、打破一切限制便已经坐上了这个位置。
而他却如此轻描淡写,不以为意,甚至这件事都不足让他接受一次恭喜。
崔俊立刻说道:“我就知道大人会问起此事,我已经派人去打听过了。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虽然四皇子带领雁回军退了,但是还有一部分的雁回军不肯离开,正在积极抵抗鞑靼呢。”
陆晨阳愣了一下,立刻想到了燕行。
雁回军中有一部分将士不是光听命令行事的,他们是有自己的判断,也有自己的意志。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可是对他们来说抵抗鞑靼更是刻在骨子里的使命。
他们不会因为命令就放弃,所以这一部分人,哪怕违背命令,哪怕背负骂名,也选择了自己心中的坚守。
陆晨阳动容不已,还有人没有放弃,即使螳臂当车也不肯后退。
陆晨阳神色都变了几分:“现如今战况如何了?!”
崔永看着陆晨阳显然对对崔俊的话更感兴趣,立刻不说话了,将场面让给儿子。
崔永心里又生出了一种想要交班的想法,也许崔家该交给崔俊了。
这一点,沈百城跟崔永也很能有共识。
崔俊道:“现在他们正守在海城,听说还收留了不少百姓,闭城不出。季将军在收到了大人的信之后已经点兵三万过去救援了。”顿了顿,他连忙说道:“这次季将军还带走了一批粮草,算算时间,现在他们应该已经到了海城了。”
陆晨阳点了点头,神色轻松了不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