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准备就绪
第94 章 准备就绪
话音刚落,只见黄忠义、赵有卫和李东三人迅速站起身来,挺直腰板,向着张凤祥敬了一个标准而又庄重的军礼,齐声回应道:“是,司令!请您放心,我们一定坚决执行命令!”
紧接着,张凤祥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卫三狗和宋三宝二人,语重心长地说道:“卫三狗、宋三宝,接下来就由你们两个师兼顾黄忠义、赵有卫和李东他们所部原来负责的防御阵地。同时,要与第八军紧密配合,共同肩负起守护我国东北地区安全的重任,不得有丝毫懈怠!”
然而,当卫三狗听闻自己和宋三宝的部队不能参与到此次北上进攻日军的行动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失落之情。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急切地说道:“司令,属下实在不甘心就这样留在后方防守。我也希望能够亲率部下北上抗击那些小鬼子,请司令准许我的请求吧!”
与此同时,宋三宝也赶忙附和着说道:“是啊,司令!即便不让我部直接参加前线作战,哪怕只是让我们充当预备队也好,只要能为出一份力,我们在所不惜!”
面对两位将领的强烈请缨,张凤祥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他那双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睛紧紧盯着卫三狗和宋三宝,严厉地呵斥道:“住口!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现在我下达的命令就是让你们坚守原地,确保东北地区的安稳。难道你们想要违抗军令不成?”
被张凤祥这么一喝斥,卫三狗和宋三宝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言半句。过了好一会儿,两人才回过神来,连忙低头应道:“是,司令!属下定当谨遵命令行事。”
张凤祥深知众人皆怀有雄心壮志,渴望建立功勋,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总需要有人坚守后方,后方不稳一切都是空谈,所以为了确保整体战略部署的顺利推进,这是必须要做的。张凤祥回想起曾经劝导李小胖时的情景,如今面对眼前这两位得力干将——卫三狗和宋三宝,张凤祥用同样坚定而沉稳的语气说道:“此次行动,我将继续留守司令部,若有需要,我可以与你们二人调换岗位。”
话音刚落,只见卫三狗和宋三宝迅速挺直身躯,动作整齐划一地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并齐声回应道:“司令,请您放心,我们坚决执行命令!”他们那坚毅的眼神仿佛燃烧着熊熊斗志,令人不禁为之动容。
张凤祥微微点头,表示赞许,接着嘱咐道:“很好!我已与第十八集团军完成协商,决定携手共同防御华北地区的鬼子。至于具体的作战细节及相关安排,还需由你们二人亲自前往沟通协调。记住,我的身家性命此刻便交托于你们手中了。”
听到这番话,卫三狗和宋三宝顿感肩头责任重大,但他们毫无畏惧之色,异口同声地答道:“请司令放心,定不辱使命!”这一刻,他们深刻意识到自身所肩负任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张凤祥满意地笑了笑,挥手示意道:“行了,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大家抓紧时间吃完饭,然后立即展开行动吧。”随即,包括张凤祥和其他三人在内的五个人一同高声应道:“是,司令!”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已是三日之后。吴国伟心急如焚地手持一封紧急情报,一路小跑来到张凤祥面前,气喘吁吁地说道:“凤祥,天大的消息!小鬼子这回可是下了狠手,又搞出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张凤祥缓缓转过头去,目光落在墙上那本陈旧的日历之上,张凤祥的眼神深邃而凝重,仿佛能够穿透时间的重重迷雾。此刻,张凤祥的心中正暗自思忖着,那些可恶的小鬼子果真如历史中记载的一般,向对岸的美丽卡太平洋舰队展开了疯狂的偷袭行动。
就在此时,吴国伟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手中紧紧握着一份刚刚获取到的重要情报。快步走到张凤祥面前,将那份珍贵的情报递了过去。张凤祥接过情报,迅速浏览起来,只见上面所描述的情况与他心中所想完全一致,不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哈哈,看来咱们进攻这些小鬼子的时机已然成熟了!”张凤祥兴奋地说道。
然而,吴国伟却显得有些犹豫,他皱起眉头问道:“可是,我们难道不再等待延州和国府那边的回复了吗?”
张凤祥闻言,轻轻摇了摇头,反问道:“当初制定作战计划之时,我们可有将他们两方纳入其中并寄予厚望?”
吴国伟思索片刻后回答道:“当时确实只是希望他们两方不要从中作梗、扰乱我们的部署罢了,至于后续增援我方等事宜,并未过多考虑。”
张凤祥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这不就对了嘛!你赶紧与我父亲再次仔细确认一下各自负责事务是否都已准备妥当。我计划于 12 月 13 日正式向这群丧心病狂的小鬼子发起猛烈攻击!”
听到这话,吴国伟先是一愣,随后恍然大悟般地点头应道:“好啊!原来你选择这个日子并非仅仅因为它是与北苏签订协议后的第九天,更重要的是为了纪念四年前的十三日,便是这帮畜生在金陵城大肆屠杀无辜百姓的开端!”
张凤祥的脸色瞬间变得冷峻无比,眼中闪烁着仇恨的火光,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没错,我之所以选定此日发动进攻,就是要让这些侵略者血债血偿,为曾经惨遭屠戮的同胞们讨回一个公道!”
吴国伟面色阴沉,语气沉闷地说道:“鬼子对咱们犯下的这些滔天罪行和深仇大恨,应当深深地铭刻在骨髓之中!”他的声音仿佛带着无尽的愤怒与哀伤。
一旁的张凤祥重重地点了点头,应道:“那是自然,这血海深仇怎能忘记?不过现在既然咱们已经拥有足够的实力去复仇,那就一定要让那些可恶的鬼子们血债血偿!”他紧握着拳头,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吴国伟微微颔首,表示明白张凤祥的意思,接着说道:“好,我会将此事告知你父亲,并在今后的宣传工作中着重强调这一点,要让每一个人都清楚鬼子所欠下的累累血债。”
张凤祥略作思考后,转过身来,开始亲自拟定一份重要的命令。只见张凤祥奋笔疾书,很快便完成了这份指令。张凤祥将攻击时间明确地定在 12 月 13 日上午十点整,并迅速传达给了远在远东地区的三支强大攻击集群。
与此同时,吴国伟则找到了张天佑,两人一起开始仔细核对所有相关事宜。期间,吴国伟还特意将发生在金陵的一系列事件详细地讲述给了张天佑。
就在东北地区忙碌的时候,三统领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延州总部。他一路奔波,显得有些疲惫不堪,但却丝毫没有停下脚步休息的意思。刚一到达总部,甚至顾不得稍作休整,便径直朝着大统领办公的窑洞走去。
当他走进窑洞时,发现里面不仅有大统领,还有二统领以及延州的主要负责人。众人见到三统领的身影出现,纷纷迎上前去,热情地向他打招呼问候。一时间,窑洞里充满了关切之声。
待大家相互问完好之后,大统领看着略显憔悴的三统领,关心地说道:“这段时间你在外奔波,一定吃了不少苦吧。还是先抓紧时间好好休息一下,身体要紧嘛。”然而,三统领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回应道:“多谢大统领的关心,但眼下事情紧迫,我哪有心思休息呢。”
紧接着,三统领神情凝重地开口道:“今日趁着诸位皆在此处,我觉得务必要尽快向大家禀报一件要事。”听到这话,大统领面露疑惑之色,追问道:“听你这语气,莫不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三统领郑重点头应道:“正是如此!”大统领见状,赶忙说道:“既如此,那咱们便一同商讨一番吧。”
得到大统领首肯之后,三统领方才缓缓道出张凤祥需援助之事,并详细阐述了其所提出的相关条件。待三统领陈述完毕,一旁的二统领不禁长叹一声:“哎呀,这张凤祥可真是给咱们出了一道棘手的难题!若能与远东兵团相互协作,无疑将会赢得无上荣耀,但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会丧失掉这些部队的掌控权。”此言一出,在座的其他延州方面负责人纷纷颔首,表示对此观点极为认同。
就在此时,大统领默默地点燃了又一支香烟,深吸一口后,不紧不慢地说道:“依我之见,此事恐怕未必如此简单。”听闻此言,黄文华连忙追问:“莫非其中另有隐情不成?还望大统领明示。”大统领微微一笑,弹了弹烟灰,然后沉声道:“诸位不妨回想一下去年咱们新编第四军所遭遇的困境,再仔细思量思量其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故……”
二统领神色凝重地立刻说道:“诸位有所不知,现如今国府那边已经无法容忍新编第四军的存在了。然而,东北地区光复这件大事却硬生生地将这股势头给压制住了。就在今年年初,当国府再次提起新编第四军之时,恰好碰上了咱们部队在华北跟鬼子打了一场立威之战。自那以后,国府便再也未曾提及让新编第四军北上抗击鬼子之事。”
大统领微微颔首,接着说道:“不过,即便如此,新编第四军的发展仍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据我所知,如今这支队伍规模已然接近十万人之众,但令人痛心的是,其中竟有七成左右的战士手中并无像样的武器装备。”
听到此处,陈廖云不禁怒发冲冠,愤然说道:“更为可恶的是,国府还处处对我们加以刁难!”
大统领目光如炬,环视众人一圈后,缓缓说道:“倘若将新编第四军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与张凤祥之前提到的支援一事联系起来,不知道各位是否察觉到了一些端倪呢?”
话音未落,三统领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明白了!张凤祥的这个提议实际上就是要调遣那些备受排挤的部队前往远东地区!如此一来,就算国府有心阻拦,他们也绝不敢冒着天下人的指责而轻举妄动!”
大统领面色凝重地补充道:“然而当下,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乃是国府,因此若想要调动新编第四军奔赴远东地区,这一提议断不可由我们率先提出!”听闻此言,三统领恍然大悟般地点了点头,应声道:“我明白了。”紧接着,延州方面针对这一议题展开了紧张激烈的讨论,并最终进行了投票表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投票结果竟是全体一致通过,赞成新编第四军前往远东执行任务。
当延州方面做出此项决策之后,冯老将军便马不停蹄地踏上归程,返回雾都。奈何他年事已高且舟车劳顿,身体状况欠佳,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歇息一宿,待恢复些许精力后再向国府统帅禀报具体情况。可偏偏此时,那张凤祥所提及之事着实错综复杂、棘手难解,令冯老将军倍感焦虑与困扰。于是乎,他只得在书房里苦思冥想应对之策。
就在这夜深人静之时,冯老将军的长子冯红之轻手轻脚地推开房门,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宵夜走了进来。只见他满脸关切地看着父亲,轻声劝道:“父亲,今夜您几乎未曾进食,这样下去身子骨如何吃得消?还是趁热吃一点吧,也好保重身体呀。”冯老将军微微抬起头,目光慈爱地看了一眼儿子手中的宵夜,缓缓摇头说道:“你将它放在桌上即可,为父眼下有要事亟待处理,实在无暇顾及其他。”说罢,他又重新低下头去,继续沉浸于那纷繁复杂的思绪之中……
冯红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半夜三更还能让父亲如此费神思索的事,想必一定是非同小可的大事!真不知这次东北之行对父亲是好是坏,害得父亲这般不顾身体。”他的这番话犹如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向了冯老将军的心窝。
冯老将军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双眼圆睁,怒声呵斥道:“住口!此乃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岂是你这臭小子所能明白的!”他那如雷般的吼声在房间内回荡着,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然而,冯红之并没有被父亲的威严所吓倒,反而镇定自若地回应道:“父亲一生都在为国家鞠躬尽瘁,只要坚守原则底线,那又岂会有解决不了的难事?”他的目光坚定而清澈,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与睿智。
冯老将军听后,不禁长叹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唉,此次情况非同一般。”言语之中满是忧虑和困扰。
冯红之见状,眼珠一转,故意调侃道:“莫不是这次竟要让父亲您舍弃一直以来所秉持的原则不成?”
冯老将军狠狠地瞪了长子一眼,但终究还是没忍心继续斥责,沉默片刻后开口说道:“此事乃是由一个年轻后生提出来的,着实给老夫出了个不小的难题。”
冯红之听闻此言,顿时来了兴致,满脸好奇地追问道:“哦?原来是这样!父亲,既然这是年轻人给您出的难题,那我也算是年轻人吧,要不您跟我讲讲具体情况,说不定咱们年轻人的想法能够不谋而合呢!”
冯老将军略作思忖,觉得长子所言不无道理,便点了点头,将张凤祥所提出的要求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番。待冯红之耐心听完之后,他稍作停顿,紧接着便将延州那边吩咐他所述的相关信息道了出来。
待冯红之将所有情况讲述完毕之后,冯老将军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突然间恍然大悟,脸上随即绽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并和颜悦色地对着冯红之说道:“这夜宵我一定会吃得干干净净,你呢,也别太累着自己了,早些歇息去吧!”
冯红之听到父亲这番话语,心中明白父亲已然听取并认可了自己的建议,不禁喜笑颜开,赶忙回应道:“好,父亲!那您也早些安歇。”言罢,轻手轻脚地退出了房间。
然而,就在踏出房门的那一刻,冯红之便迅速行动起来。只见他疾步走向书桌前,摊开纸张、提起笔来,匆匆忙忙地写下一封紧急电报。而后,亲自将这份电报传递至延州方面,希望能够及时送达相关人员手中。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大地上。冯老将军精神抖擞地来到了统帅府,准备向国府高层详细叙述此次事件的全部经过,同时转达张凤祥所提出的援助请求。
当冯老将军结束他绘声绘色的汇报之后,整个会议室内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在座的各位高官们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无人发声。此时,一直端坐在首位的蒋瑞元缓缓开口打破了这片寂静,他眉头微皱,语气略显沉重地说道:“这张凤祥可真是给咱们出了一道棘手的难题!”
此语一出,原本还有些细微声响的大厅内瞬间变得鸦雀无声。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此刻若贸然应承下来,很可能意味着要将自己麾下的部队调遣至遥远的远东苦寒地区。因此,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保持缄默,生怕统帅会将这个艰巨的任务派给自己的军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五分钟过后,终于有人打破了僵局。只见白健生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统帅,依我之见,当下国内局势颇为紧张,大部分部队都正与小鬼子侵略者对峙着,实在难以从中抽身调拨。不过,唯有新编第四军目前尚未有军事部署,可以考虑派遣他们前往远东地区执行支援任务。”
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引起在场众人的热烈反响。绝大部分人对这一决策表示赞同和支持,然而,冯老将军却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并未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蒋瑞元突然开口道:“既已如此定论,那即刻给新编第四军下达命令,让他们迅速赶赴远东地区,听从远东兵团的统一调度指挥。”
听到这番话,冯老将军心中不禁一紧。他深知,如果自己再不做出回应,那么接下来被推出去充当牺牲品的很可能就是自己的部队。想到这里,冯老将军终于不再保持缄默,缓缓说道:“依我之见,新编第四军目前的兵力略显单薄,恐怕难以胜任此次艰巨任务。因此,我建议将我所统领的西北军中的嫡系部队一同增派过去,以增强整体实力。”
冯老将军的这一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与支持。就在局面逐渐明朗之时,何敬之又站出来发言道:“冯老将军所言极是。此外,我觉得不妨将原本的东北军也一并加以整合,共同奔赴远东地区,协同作战。”
何敬之的这一提议正中蒋瑞元的下怀,当即拍板决定道:“好!那就这样定了!我们将新编第四军、冯老将军的西北军以及东北军集结起来,组建成远东增援军。相信凭借这支强大的联合军队,必能圆满完成这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使命!”
随着蒋瑞元的话音落下,现场紧张的气氛顿时得到缓解,所有人都如释重负般地松了一口气,并纷纷点头表示赞成。
当这一则消息如同一道闪电般迅速传至远东兵团时,此时的远东兵团司令部内是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氛围之中。然而,作为这支军队的指挥官,张凤祥却显得格外冷静和沉着。张凤祥只是简单地向国府发出了一封充满感激之情的电报,然后便下达了一道命令——让负责预备役部队的王朝和马汉立即前来司令部报到。